北方有一半人享受不了集中供暖,我老丈人家去年用电取暖一冬天花了1w2
【本文来自《中国气象局:春节期间南方冷的程度可能不是北方人能承受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在定
- 一直开空调一个月都不止1300。
北方有一半人享受不了集中供暖,
农村,乡镇,部分县城都要自己花钱取暖。
华北地区不让用煤炭,木柴等取暖。
为了环保都用电。
我老丈人家去年用店取暖花了12000元,没看错,一万二千元一冬天。
这还是人在房间才打开取暖,人出去就必须关掉。
不开是省钱,外面零下二十多度,房间零下十七八度的温度三四个月,非把人冻死不可。
一个月1300元就多了?
反正我去南方冬天出差都是住在宾馆,空调都是24小时开,也不感觉冷也不感觉潮湿。
出门感觉就如北方春天一样的温度。
但是北方的冬天外面……
我经历过内蒙古的白毛风,东北呼伦贝尔零下四十多度,也经理过北方海边潮湿寒冷的空气。
总之相比这些,南方那些所谓寒冷真的没啥。
冬季我待过的南方城市,广州,成都,南京,上海,长沙,武汉。
广州就不用说了,我上飞机穿的是羽绒服,零下二十八度(去长春开会后直接飞广州),下飞机22度的温度,脱得只剩下加绒衬衣。
北方人在南方感觉冷可能有几点原因吧。
1、南方的房子保暖性真的很差。
北方房子都是需要做各种保暖的,有专门的保暖层。
门窗的缝隙也是密封的要好得多,我老家现在没到冬天还有用宽胶带吧所有窗户都封死的习惯,只留一个排风扇的口,需要通风换气开排风扇(现在也部分换成空调了),更不要说双层加厚玻璃了。
双层玻璃效果确实不一样,我家有两个大小一样的房间,一个阳面一个阴面,暖气片数也一样,但是阴面双层玻璃,阳面单层玻璃。到冬天双层玻璃房间都比单层玻璃房间要高3-7度的温度。
南方的房子一般不加保暖层,门窗就是全关闭了密闭性也不是那么好,双层玻璃更是没有用的。
2、南方的被子保暖也不够
南方我也看过比较厚的被子,这点要承认,在江西农村,山区吧。
但是大部分南方家庭也好,宾馆也罢,都没有太厚的被子。
北方人一般加厚的被子起码四五床,反正我家储物间挤满了大厚被子,十几年前我结婚那时候就做好的,到现在还只用了一半。
南方人的被子也不少,但是要薄得多。
---
总之,北方要应对的是更冷,更长时间的低温。
南方只需要应对短时间内的偏低的温度。
所以在准备方面差距确实巨大的。
这不是那边更冷的问题,那边更冷,看温度就行了。
我老丈人老家河北沧州,但是现在住在辽宁内蒙交接地方,冬季大概5-6个月。
我家比较靠南了(也算北方,毕竟11月开始零度以下,第二年2月底甚至三月初都在零度以下),这几天白天温度能到零度以上,晚上也就零下七八度,毕竟最冷的时候过去了。
————————————————————————————————
分!居住、办公建筑不仅分南北,其实还要更加精细化:我国气候分区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而确定的,主要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气候区。在这其中,根据要求不同,相应的等级还要再细化,不过起码的要求是节能至少50%
想想俄罗斯的常住纬度,再看看美国人的常住纬度,他俩的冬季采暖成本差距那才叫人比人得死。
除了阿拉斯加美国人可以享受哈巴洛夫斯克俄国人的待遇之外,诸如蒙大拿、宾夕法尼亚等北部州美国人,木屋加空调就能过冬,在阿拉斯加和哈巴洛夫斯克你住个木头房子试试?
所以我们以前疑惑,为啥前苏联的居民楼建的跟碉堡一样厚重?废话,不把外墙建1米厚,那冬天不冻透了啊?
现在南北方的老百姓对冬季供暖都有微词,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供暖成本高。
先说北方,北方有煤炭,但是环保不让用。只让用天然气或者纯电力。国家政策咱不能瞎几把说,但是供暖成本的确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
再说南方,南方能源少,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三大化石能源基本都靠北方供应,当然了,现在中国是石油纯进口国,南方毕竟有港口,获得石油的能力比北方要强。
实际上,南方冬季感觉寒冷,是有两个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第一个问题不是供暖,而是建筑。南方建筑的规格拿到北方来远远不达标。
一般南方农村的房子,外墙两层砖就算完了,有钱人家最多三层。这墙体厚度才多少?有三十公分么?这寒潮一来,不冻透是假的,热量不流失也是假的。(下面这个例子,嗯,大家别骂我德吹就行)
大家有时间可以去青岛看看德国殖民青岛时期建设的建筑,是采用山东的条石垒起来的,条石的规格是800×(1000~1300)×800(单位mm),也就是说,他外墙墙体至少有800毫米厚,也就是80公分。
如果南方的房屋墙体能达到80公分厚度,冬天可能不暖和是有,但是你要说挨冻,可能性要小一点。
南方供暖第二个问题才是供暖方式和供暖成本。
南方的供暖方式大多数为气暖。你比如讲烧火盆,这只是加热了室内空气,从而达到保温。还有南方人常见的空调,无非也是冷热空气置换。
咱们都学过,自然界中,谁的比热容最大?水,对吧?空气的比热容完全比不上水。那么想要达到理想的供暖效果,水暖是不是效率最高的供暖方式?
所以老百姓的智慧都是异曲同工的。无论北方烧炉子,还是南方烧火盆,或者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烧火坑,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在火上面放个水壶,让水一直烧开释放水蒸气,这样一来室内升温效果快,保温效果好。
因此,南方供暖的破局,一要破解建筑物墙体厚度不足以抵抗寒潮的问题;二要破解供暖方式由气暖向水暖改变的问题;三要破解传统化石能源价格高昂的问题。
1.所有窗改成双层双玻璃,就是内外两个窗,外窗框齐外墙朝外开,内窗齐内墙朝里开。内外窗都用5毫米的双层玻璃,中间断桥隔热,总共四层玻璃。
2.墙面和天花用轻钢龙骨,用竹木集成墙,龙骨中用无机发泡材料填充,单这么做就能比一层砖墙保暖好。
3.购置家用天然气锅炉和水地暖。
按我说的这三条做,一百平房子每个月天然气消费低于一千。
不过电地暖在最冷那段时间效果也不如水暖(好像最高温度65度),而且持久性更差(自己烧的那种水暖地暖,停了火,管子里的水还能散热三个小时左右才完全凉下来,电地暖关了半小时不到就凉了),所以还要加上用上电暖气片,小太阳等其他东西才行。
虽说电费政府补偿一部分,但是自己承担的还是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