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格斗天才的巅峰对决,谁会赢?

作者| 阿一

来源| 最人物

500

在综合格斗比赛中,结束比赛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一方以压倒性的优势将另一方终结,也就是“(T)KO”或降服,一旦终结发生,不论此前的点数如何,胜者都属于那个没有倒下的拳手;另一种是谁也没终结谁,裁判就靠点数分出胜负。

过去6年,在唐凯登场的15场比赛中,他13次取得胜利,输掉的2场均以点数告负。

截至目前,他从未被击倒过。

2022年1月28日,他即将出战职业生涯的第16场比赛,对手是ONE冠军赛羽量级世界排名第1位的韩国人金裁雄,也因此,这场比赛被普遍认为是非官方确认的冠军挑战权争夺战。

在传奇诞生的“前夜”,「最人物」见到了他,他说:

“我不会把结果交给对手和裁判。”

由于在前一场比赛中,唐凯以4分03秒快速TKO(技术性击倒)韩国人尹昌敏,所以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伤痕,只有一双粗糙的手,标记着他的职业。那排隆起的关节,即使不握拳时,也像山包一样鼓着,好像准备好随时应战。

赛前的备战没有想象中的紧张氛围,“嗒、嗒、嗒嗒、嗒嗒嗒”唐凯的拳脚有节奏地落在教练的手靶上,发出一连串沉闷的声响。无论身体动作如何,脸上始终面无表情,在综合格斗中,谁先暴露情绪,谁就将被洞察先机,任何能够被察觉的疲惫与欲望都将使对手发起攻击。

当肉体和精神被锤炼至极限,他期待着再次走进圆笼,那里冷酷、直接,有关生存,同时也热血、纯粹,有关尊严。

综合格斗比赛,也被称为“规则最开放的运动”,在规则下,拳脚膝肘,踢抓锁拿均可使用;比赛的连续性强,裁判吹停大多仅发生在一方被(T)KO或降服的情况下,这意味着选手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绝地大翻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某种程度上,综合格斗是一种极致的象征,在这项运动上有所造诣的人往往带有与生俱来的与众不同。

唐凯出生的地方是湖南邵阳的一个县城,缓慢的生活节奏里充斥着平凡的气息,就像小城绿化中常见的冬青,四季常青,没有多少野心。

这里的人们读书、谋生、结婚、生子,仿佛上一辈人生的循环。

500

幼年唐凯

唐凯是个异类,在同龄人上课读书的时候,他更喜欢爬树、翻墙,12岁那年因为向往体操比赛中的空翻闯进体校,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学会了这个动作,也在不久之后,翻出了这座城。

唐凯最初的想法是练体操,但当他走进体操馆的那一刻,这条路就已经终止,“馆里练体操的小孩都是四五岁的,12岁太晚了”。一旁的摔跤教练将他引上另一条道路,眼前的孩子肩宽、步子大、脖子粗壮、鼻翼开阔,这些代表了他的有氧耐力好,抗击能力强,天生就适合重竞技运动,这是父母给的,不是靠谁能教出来的。

对于那个阶段的人生选择,彼时的唐凯想得很明白,如果继续读书自己不会有大成就,他是一个结果论者,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这也直接导致他后来同样选择放弃摔跤。

练摔跤的起初,虽然当地体校的设施简陋,但掉了漆的哑铃和龟裂的垫子没有影响唐凯迅速成长,在他撂倒队内最后一个同龄人后,深圳来的教练选中他成为国内摔跤运动的新苗子。

500

16岁时唐凯的摔跤奖状

在深圳的前3年,唐凯对那里的日子很受用。环境是全国数一数二的,教练都曾经是全国冠军,一切都被安排妥帖,他只负责吃饭、睡觉和训练,甚至还有可能拿到深圳户口。

然而随着年纪渐长,他与生计的距离越来越近,眼见一些资质平平的前辈在退役后去做健身教练,在街头巷尾发传单,而自己的最好成绩一直在全国第三徘徊不前,时隔几年,对未来的怀疑重新被拾起。

那段时间,他开始频繁地缺席训练,就算出现在场馆里,垫子散发出来的塑胶味和汗味都变成让他想要退出的理由。

“我可能不是那块料,再练下去也达不到世界冠军,”对于一个心怀最高领奖台的人来说,局促的上升空间让他觉得自己注定成为过客。

这种感觉长期消耗着他,直到电视机里的综合格斗比赛带来持久的激情。

每当有比赛转播,他的全部视线和心思都集中在两个激烈酣战的身影上,他们被包围在铁笼之内,如果不能打倒对方,就只能被打倒——自由、彻底、刺激,唐凯消沉的意志被打捞起来。

500

彼时,稍有闲暇,他就会照着电视上的动作,踢腿、挥拳。在宿舍、在训练间隙、在两点一线的路上,拳头在空气中划出声音,随时随地。

18岁正式脱离体制内运动员,踏上社会之初,唐凯首先被新鲜感包围。

不再享有包吃包住的条件,赚钱是最重要的事,在朋友的牵线下,他成为地下钱庄老板的马仔:每月7千块工资,有事拎包,无事喝茶,向欠债的人要过账,但都是虚张声势,从没真正动过手。


最丰富的生活是在夜晚,豪车上音乐震响,“大哥”招呼他和兄弟们上车,“谈事”、吃饭、酒吧、网吧、澡堂和KTV,至天亮方归。“老板不走,我们也不能走,那段时间过得浑浑噩噩”,唐凯说。

也是在那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了一场综合格斗比赛。

500

“跟电视上看完全不一样,能听到观众的欢呼,能听到拳头落在身上“砰砰”的响声。”在此起彼伏的口哨声中,唐凯站在灯光之外的黑暗里,紧紧盯着圆笼里发生的一切。拳手的线条、力量、生命欲望让他着迷。

对于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来说,伤疤和拳头都是浪漫的,就像美国作家诺曼·梅勒所说的“我一生中看过很多壮景,而当一名拳击手挨到重拳却岿然不倒,溅起的汗珠和血滴瀑布水雾般从天而降,我彻底被这项勇敢的运动征服了。我现场见证了最壮丽的场面。”

然而,超过1万元的训练费,让唐凯望而却步,直到半年后,他通过老乡认识了愿意免费教他的教练。

对方并不是慈善家,他看中的是唐凯的天赋和胆识。但对于一个出身普通的人,能做出这种职业选择,需要付出的还有很多。

他与综合格斗真正发生联系,是从搭建擂台开始的。他当时签约的赛事方为了省钱,会把体力活交给新手们。与直播信号的近景镜头不同,真正的格斗台有四五十平米,完全搭好需要七八个人忙活3小时,再在比赛结束后的凌晨拆除。

每次搭建好,唐凯总是会第一个跳上去测试牢固程度,钢丝网焊接成的圆笼中是另一个世界,他会在里面模仿业内名宿的步伐,拳头打在空气里,大部分时候,没有观众围观,没有教练指导,旁观这一切的都是像他一样的菜鸟。

“当时我就想无论如何我都要打比赛,我是来打比赛的,不是来搭台子的。”唐凯回忆。

500

成为职业选手的第4个月,唐凯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场胜利,打了整整3个回合,最终依靠点数获胜。“当时我不会打,还是依靠以前摔跤的技术”,这与他设想中的综合格斗大相径庭。

“我喜欢站立击打,更爽、更有观赏性。”然而,技术体系转变的痛苦,无异于刮骨疗毒。

这意味着什么?“挨揍。”

唐凯每周只能上两节拳击课,其他时间就要自己琢磨。和拳馆高水平选手对练,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是常见现象。当力量从腿传到腰,窜上胳膊,再冲出拳头,抵达对方脑袋的时候,他感到一丝真实和满足。有时也能换来疼痛,但飙升的肾上腺素会让痛感消失。

他始终笃信一句话——“合理的训练叫锻炼,不合理的训练叫磨练”。他解释:“后半句不是贬义,只有不合理的魔鬼训练才能让你的能力得到升华。”

500

每个综合格斗选手都知道,单凭天赋拿不了冠军。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的练习,用意志鞭打自己的身体,赋予它全新的本能,使之能够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

职业拳套比业余拳套更薄,一拳打在身上,集中在一个点,300多公斤的力道,整整一年的这样的打击,让他可以在这条苦寂的道路上,迎着暴风雨般的拳头,继续走下去。

不断的磨练让唐凯在15场比赛中,11次以KO取胜,收获了“KO男神”的称号,他喜欢这个称呼,于他而言,KO不仅仅是结束比赛的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方式。

从2021年开始,唐凯陆续给家里转账,夏天添置了电风扇,冬天又买了电暖气。母亲知道这是儿子的血汗钱,她对这行的全部了解都来自于媒体,儿子获胜、缝针、手术的时刻她都无法在场,甚至不知情。

这源于唐凯对家里的消息“封锁”,在2021年7月之前,唐凯六年没有回过家,甚至没有视频电话,最多只是微信消息联络,父亲提出探望也被他拒绝。“我以前跟自己说的是,我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打出名气、一定要有钱,才能回家。”

500

综合格斗的游戏规则是赢家通吃,大部分选手一年都不一定能打上一场比赛,出场费还不够路费。只有迅速攀登到生态链的上游,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刚开始打比赛的那几年,唐凯有时打一场只有几千块,但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2019年,由于在国内出色的比赛战绩,他被亚洲最大的国际格斗赛事—ONE冠军赛签约,在五战全胜战绩的加持下,出场费水涨船高,开始以美金计算,但他仍然回避与父母聊比赛。

“我父母从来没有看过比赛直播,只看重播,确定我没事之后再看。对他们来说,输赢不重要,他们在乎的是我有没有受伤”,唐凯说。


唐凯的母亲哽咽着形容儿子某次比赛的鼻血,“像水龙头打开了一样”。

“不光是我父母,我们这一行的家人都会担心,都会建议你能干点别的就干点别的。如果我现在今天就退役,我父母会很高兴。但我是要拿金腰带的,怎么可能放弃呢?”唐凯说。

半年前,唐凯忽然决定回家,没有戏剧性的转折点,而是一种内心的声音,“只是忽然觉得自己必须回去,有钱没钱都得回去”。母亲骑着三轮车到车站接他,直到亲眼见到儿子,才确定一切是真实的。

唐凯发现县城没怎么变,空气还是那么潮湿,人们的生活还是那么安逸,但父母已经白了头。“我现在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拿世界冠军,赚上百万美金,让我妈不用搬货,让我爸不开长途,到了我该尽孝的时候了。”

500

湖南邵阳,唐凯摄于2021年

对许多综合格斗选手来说,获得拳击最高荣誉“金腰带”是终极的职业追求,唐凯没有例外。

这次的比赛是唐凯通往“金腰带”的必经之路,金裁雄是他在ONE冠军赛遇到的第3个韩国人,前两个都被他以(T)KO迅速结束比赛。

此次赛前,金裁雄放言自己会成为第一个击倒唐凯的人,但唐凯的眼神已经落在了半年后的金腰带争夺赛。

视频连接请戳

唐凯:“我已经把两个韩国人KO了,金裁雄必将是第三个。”

对于眼前的比赛,他直言自己有七八成的胜算,但仍然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两人的技术特点相似,在训练中,他有意识地加强了速度,“我俩的风格都是属于逮到机会一下就结束了,但我比他更快”。

第一回合迅速KO是最好的结果,与此同时,他也准备好了打满三回合的大心脏,在赛前训练中采用了5打1的车轮战,每隔1分钟更换一个精力充沛的对手,“相当于跑步一直冲刺一直冲刺,比力竭还要累的感觉。”

谈及备战,唐凯几乎没有掩饰自己的战术,而关于备受观众期待的出场动作,他坦言不想设计,“我就把他KO掉,什么动作都可以”。

采访中,他的口头禅是“就这么简单”,不强行赋予胜利价值,也不刻意编造人生意义,他的世界是极简的。

500

——“拿到金腰带之后要做什么?”

——“卫冕。”

——“再之后呢?”

——“再卫冕。”

——“什么时候退役?”

——“最巅峰的时候,盆满钵满的时候。”

——“估计还有多久?”

——“很久,大概十年。”

从县城到邵阳,从邵阳到深圳,从深圳到国外,他一拳一拳打出一条路,在他身上有坚持也有骄傲,有斗志也有温情,唯一没有的,就是后退。

他已经走了太远的路,如今,“金腰带”之路似乎已然铺好,他能做,也必须做的,就是在比赛中一场又一场的连胜。

图片来源:受访者、ONE冠军赛、视觉中国

点击「最人物」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