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出国选修“理工科”还是“文科”更有利

500

美国政府新出台了一系列签证新规,旨在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STEM)的外国留学生和专业人士长期留在美国提供便利。引起了国内各种评论。这些评论还延伸到国际舆论上的“话语权”——“辩经”的争论。

其中网名“火星土匪”的评论,虽然用词有些过激,但还是值得大家来看看和讨论:(内容如下)

你这诡异到让人不知道该从何处吐槽的言论真的让人怀疑你的文化程度。错漏百出啊。

首先,你认为,理科人才出国相当于给别人送人才,这是不好的。而我想说,去不去别的国家,作为选择这条路的人有很多理由,不是你一句文科弱导致理科人才送人就能解释的。这个世界上的人,约无知越自信,知识面越窄越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知识面去解释自己理解不了的事情。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多听多看多想,而不是多BB。

留学生出国这个趋势,近些年来已经越来越弱,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国外并不美好,但不可否认很多前沿科技国外还是有优势的,那么作为追求前沿科技,希望能给自己镀金的人,去国外留学有何不可?而最后选择留在国外,那也不过是一部分人对自己人生追求的选择,别人无权指责什么!

留住人才最好的办法永远是用优秀的奖励机制和爱国主义教育,而不是所谓的用文科这么搞笑的论调。你如果不理解的话,给你讲个典故:“子贡赎人“,这个道理很简单,优秀的奖励机制会刺激人去完成国家、集体希望人多做的事情,而标榜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人恰恰会阻碍这个事情的发展。

所以你的论调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你打心眼里认为理科生出国不回来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而我想告诉你的是,理科生出国是一个好的事情,因为我们每年毕业大量的人才,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大数法则的概念,优秀的人才越多,留学的人越多,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就越多,那么我们的奖励机制和爱国主义教育做的好,他们回来的也就越多。这不是坏事。

其次,你认为中国文科太弱更是无稽之谈。文科的定义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经济、历史这些文化研究为对象的科学,我国五千年文明史,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个世界其他地区的文科真不是我们瞧得起的。那些事情我们的历史上没有?那些套路我们的古人没玩过?只不过我们的文明制度里,尊崇着仁义礼智信。这些年强调的依法治国,那只不过是我们国家体制上最低一级别的治理方式。比依法治国更高层次的以德治国和以礼治国需要更高层面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

你看看你所谓的“文科“强国们,有这个理论基础吗?而这个理论基础是我们几千年古人玩剩下的。我们去翻书就行了,你所谓的文科强国要么过来跟我们学,要么自己创造,要么从我们这偷!

然后再说说你所谓的“辩经“,你老兄是佛教徒吗?还辩经……看小说看多了吧?你看到的所谓西方媒体和那些没有底线的ngo言论就是你所谓的我们辩经辩不过别人吗?推荐你看些视频,包括交通大学张维为教授在奈克萨斯思想者大会首场圆桌辩论的视频,将近两个小时,张教授一个人怼一群外国知识分子流氓,包括法国”新哲学”代表人物Bernard-henri Levy、美国布鲁金斯高级研究员的Wieseltier、《实力的终结》作者莫伊塞斯.纳伊姆、美国军事思想核心人物、前四星上将Fallon、出身牛津的阿拉伯之春推手RIZA女士。你所谓的辩不过别人,是你没看到,而不是没有。这里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话语权不行,宣传机器力度不够,不能把我们的思想,文化传播出去,让别人去听。这需要积累,而不是无脑的认为自己辩经不够,文科不行!

最后,想跟你说的是,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少说。

我比较赞同他的大部分观点,更欣赏他的“文化自信”气势。

我再补充一下自己的看法:

所谓“辩经”就是“舆论战”的具体表现,是在争取国际话语权和解释权,如同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就“标准的制定”,这一点对于我们国家抵制反对美国西方舆论攻击也很重要。毕竟两人争吵两国争论,作为局外人是很难一下子就明辨是非的,这就需要强有力的声音和方式来给自己做辩护做说明,争取国际上支持者和同盟军。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邓小平早就告诫后人,我们要“韬光养晦”不要“扯大旗,当头子”。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曾经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做事必须要有自知之明。就是遵循这个方针,我们多年来主要精力是在埋头苦干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才获得了今天的骄人成绩。我们不是印度那样好高骛远志大才疏靠经常吹牛壮胆,也不能像土耳其那样野心膨胀不自量力到处惹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基因就是以“和”为贵比较内敛低调。

要想发展就需要取长补短,多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转而为我所用。让我们自己的孩子多出国选修“理科”、“工科”就是国家最实用最需要,也是回国后最容易找到工作岗位发挥才能的。过去我们的很多科技突破都离不开“海归”科学家的贡献,未来还需要更多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海归”人才。

至于“文科”专业大多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即便是出国学习了他们的“文科”,大多数人也不如“理工科”的留学生回国吃香。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有五千多年未曾中断的深厚文化,这一点说明我们才是世界上唯一的文化大国。要想学习研究“文科”知识,中国才是最有优势的。西方和外国文化对于我们只能算是“点缀”一下丰富我们多样性的作用。二是中国的现实国情政治文化体制与国际有很大差异,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非常注重思想文化领域的“纯洁性”,党对文化舆论领域的“异己”很敏感,很多方面都在努力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侵蚀。所以西方的“文科”知识在国内很难立足发展,年轻学子浪费大好年华选修国外的“文科”是很不明智的。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后,我们必然就会加大国际舆论宣传的力度,因为我们那时候既有底气也有实力,发出声音也更有说服力,国际社会也自然而然的要更多关注和倾听中国的发声。毕竟“物质基础才能决定意识形态”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希望今后想要远离故土家人去异国求学的年轻人,在出国前要多慎重思考一下“国情”和国内需求,将个人价值与国家情怀结合在一起,尽量多选择“理科”“工科”等实用型专业学习。由于中国的高速发展给年轻人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即便是美国西方国家暂时还有一些诱惑和吸引力,也无法与中国的庞大市场和巨大需求相比。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自我完善,必将成为世界上最有希望最具魅力的创业发展热土,必将吸引更多留学人才回归。中国提倡的“和美与共”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与美国西方的“弱肉强食”“丛林法则”“霸权思想”截然不同,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理想境界,因此中国未来必将会成为世界人才最向往和汇集的国度。

世界的未来属于中国,中国也属于未来所有年轻人……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