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近20万给女儿打了一针生长激素,比预测身高多了4cm,你说算不算智商税?
【本文来自《毛利超90%,专门赚孩子钱的医疗印钞机,这次熄火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女儿初二时骨骼快闭合了,才149,到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儿科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找专家咨询,基本观点都一样——预测身高152左右,可以打一打。最后找了北京协和医院潘教授,花了近二十万打了一年半,最终身高156,比预测身高多了4cm。你说算不算智商税?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我觉得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身高接近社会平均值,至少将来不至于为这个而自卑,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生长激素在刺激生长的同时也会加速身体的发育成熟速度。过早打生长激素虽然短期内会明显长高,但孩子的骨骼也会很快封闭生长结束发育,相当于拔苗助长,最后并不见得能长得更高。
所以用生长激素之前需要让专业人士测骨龄,就是手腕拍X光片看骨骼的形态,骨龄并不一定等于实际年龄。一般来说在骨骼生长临近封闭前最好,这样的话既能靠生长激素短期内提高生长速度,又不会因此透支未来的生长潜力。太晚的话等到骨骼生长基本封闭之后再用也没有太大效果了,所以时机把握很重要。
我从小一直是班级按身高排队前三,所以爸妈到处找人想办法。总共去两个地方测骨龄估过身高,一是一家著名儿科医院,二是托朋友找的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人家是专门为职业队服务,预测小队员身高选拔苗子的),结论都是172左右。
后来体科所的人介绍的生长激素和购买渠道,当年我用的是舌下喷剂吸收的形式,还不是现在这种直接一次性注射的。记得每天喷差不多用了半年左右,大几千的样子,按当年差不多是父母一个人的几个月工资。
现在我身高179,应该说效果是有的。划不划的来只能说在自己家庭实力承受范围内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话是值得的。
,
还有个亲眼看到的例子。
初中时,学校比较好。招收了、培养了很多体育生。
,
其中有一个小胖子男生,练田径的,早操时间,下午第三节课,都在跑道上训练。
我从初中看到高中的,刚来时150左右,后面三、四年,目测串到180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