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下2021年出生人口下降这件事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出生人口下降到1062万人了,按照这个速度有可能今年(2022年)人口就开始下降了。

我觉得还是简明扼要的说下吧,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人口是肯定会下降的,我国也不例外,因此我国人口也一定会下降,一切的讨论都要基于这个事实为基础。

1:人口数量的意义主要是种族生存和国际竞争

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有3.3亿人,加上他们的铁杆盟友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这些五眼国家,总共四亿多人,当然如果再加上日本,瑞典,丹麦,捷克,立陶宛之类的,总人口得到六亿了,不过嘛国家越多越不好联合起来,所以我们先考虑核心的就是五眼国家(不算新西兰就是四眼),就是四亿多人。

所以我们14亿人的人口规模肯定是够了,实际上少一点比如13亿人,12亿人我觉得问题都不大,依然对美国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这个人口规模下降要以对美国有较大优势为底线。

为什么要保持人口优势,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点是国家和种族之间的竞争其实是残酷的,我们现在在和平状态生活几十年了,以为和平是常态,而其实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还在和越南打仗。

俄罗斯,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印度,以及驻关岛日韩的美军...我们的周边可以说没几个善茬,十四年对日抗战就不用说了,新中国成立后就先后和美国,苏联,印度,越南干过架。

而即使是今天,竞争也无处不在,只不过集中在贸易战,科技战这些经济科技领域,而我也在以前的文章中说了,规模优势对本土的龙头企业发展有很大帮助,一旦技术水平拉齐,中国的本土高科技公司将会的对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的同类企业份额实现碾压,这是我们规模优势的体现。

如果七八十年前中国不是有四五亿人,而是只有一亿人,那么面对着当时人口高达九千多万人(当时日本本土有七千万日本人,加上日本殖民下的朝鲜半岛和台湾人口达到九千万以上),还有技术优势的日本侵略,我们亡国几乎就亡定了。

中国和西方是不同的种族,对于我们来说,必须有完整的产业链,否则他们会不断的利用产业链武器打击我们的产业升级,这几年我们已经有了不少教训,而庞大的完整产业链,是需要有足够的本土人口规模来支撑的,无论是劳动力还是市场。

第二点是全球高水平民族之间,是很难拉开技术代差的,尤其是现在全球各国都很重视科技产业发展,即使你碰上了历史奇遇拉开了技术代差,别人也能最终追上来并且抹平。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面对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我们是非常难以在技术上领先他们一个时代的,最好不要认为自己能在人口相等或者更少的情况下压倒对方,那不太稳当。

1840年英国人鸦片战争几千人就击败了几亿人的大清,那时英国人均工业产值是大清的十倍百倍乃至更多。但那是西方爆发了工业革命+中国在满清统治下闭关锁国,导致东西方的技术差距拉开了一个时代的结果。

不管是西方爆发工业革命,还是自古就是航海大国,对外交流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都很繁荣的中国进入上百年的闭关锁国,都属于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历史奇遇。

我觉得我们是不要指望哪天中国突然爆发了天顶星工业革命,然后领先西方一个时代,人均GDP是他们的五倍,十倍。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不会差太多,看下图,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人均GDP都在四万+美元这个水平,美国现在发展不错,人均六万多美元,但是差距也不到一倍,算不上特别大。

美国今天之所以是发达国家的老大,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在发达国家中人口最多,欧洲人口最多的德国也只有八千三百万,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

而发达国家中人口排第二的日本,人口数量也只有美国的大约三分之一多点。

所以当算上综合国力时,美国可以大大的压倒德日。

500

今天中国的人口规模四倍于美国,所以中美竞争,只要我们自己内部不出问题,几乎是必胜无疑的,我们即使人均只追到美国的一半,在总体经济实力上也能够达到美国的两倍。 

鉴于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人口必然会下降,对于中国的人口规模,我个人觉得未来的底线也得至少是美国的2.5倍,也就是大约八亿人,考虑到美国还有四眼国家盟友,那就是两倍的关系,保持这个比例能带给我们很大的战略优势。而2021年1062万人这个出生人口数,按照我国77岁的平均预期寿命计算,那就已经是1062*77=大约8.2亿人了,

如果未来能维持在年出生人口1000万,总人口八亿人,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出生人口下降太快了,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年出生人口1000万也维持不了几年,一段时间之后还会下降到800万,600万,这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人口是一定会下降的,不可能恢复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工业化社会的人口可以视为不可再生资源,而且会是高产出高消费能力的高价值资源,少了就没有了。

我们要从百年的维度看待中美竞争,目前应该是至少从目前的1.3增加到美国那样1.7的生育率甚至到1.8,这样虽然达不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我们的人口还是会下降,每一代人下降15%-20%左右,但是是和美国同步下降的,那就能持续保持我们的规模优势,从竞争的角度讲是有利的。

第二点是人口质量问题

人口质量其实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二是人口结构

长期以来因为计划生育宣传试图回避和淡化一胎化带来的人口结构问题,所以只宣传人口质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

但其实健康的人口结构也是人口质量的一部分,而且重要性并不比受教育水平低。

健康的人口结构其实就是两个核心:健康的种族结构和年龄结构。

美国现在的问题就是种族结构在逐渐变化,白人在总人口比例越来越小,尤其是在新生儿中比例更低,不管是全球还是中国的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们,种族和宗教冲突是人类最常见的冲突形式,稳定的种族比例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四分五裂就发生在仅仅三十年前。对于中国来说,保持主体民族的比例处于稳定,其实对全国14.1亿各族人民都是好事。

另外一个就是年龄结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老龄化,

年轻人才是创新和消费的主力军,年轻人比例少了会造成消费不振,同时创新乏力,而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老龄化国家最大两个问题,就是经济增长乏力,以及退休年龄延长+养老金水平低,

老人是不如年轻人有活力的,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国家整体老了,不只是人口快速下降,技术进步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我之前做过一个数据统计,看这篇文章:

 从数据看过去十二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实力变化趋势

日本在发达国家中是经济增长最为乏力,最为颓势的,我们可以看下图,来自毕马威的分析报告,主要经济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日本是最高的,达到了28%。

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速最快的美国和韩国分别为16.2%和15.1%,不仅优于日本,也优于德国,法国,英国。当然了我对韩国很是担心,他们虽然人口结构还没有那么老龄化,但是新生儿出生率太低了,低于1.0,是包括了全球所有发达国家的OECD国家中唯一低于1.0的,也是最低的,每一代人人口减少一半,这在以后会导致人口结构快速老化,向日本靠拢,这会在未来导致韩国的经济增长出现大问题。

500

当然了,从上图看,我国的65岁以上老人占比是13.5%,还是比美国的16.2%好的,但是问题在于我国目前1.3的生育率比美国低,因此如果不扭转的话,那么以后这个老龄化程度一定会超过美国。

我国的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顶峰在2010年就出现了(如果看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峰值则是出现在2012年),在那之后以每年几百万人的速度下降,而我国的经济增速,也在不考虑疫情的情况下,从以前的8%下降到了6%这个台阶。

500

 

老龄化国家会呈现老人+外国人的特征,

你去日本,韩国,新加坡,乃至于香港,都能看到不少老人在继续工作,你去欧美发达国家,也能看到不少外来移民在工作。

而老龄化国家除了引进移民补充劳动力这个大麻烦之外(这个问题很致命,但是今天不展开讨论),最大的问题是增长乏力,或者可以称之为不增长。

我国最大的问题是未富先老,意思是还没富起来就经济增速下降了,或者不增长了。

发达国家人口年龄老化了,不增长了,但别人的人均GDP好歹普遍达到了四万美元,所以即使他们不怎么增长了,增速很慢了,也还可以接受。

但我国现在才1.25万美元,老龄化可能导致十年后我国人均突破两万美元了,但是向三万美元,四万美元冲击的时候,增速因为老龄化而被拖累太多,提前进入了“增长乏力状态”,人均无力继续向上,停留在人均两三万美元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到时候我们不仅人均只有欧美的一半,而且因为老龄化程度比他们更深而社会负担更重,生活水平更低。

不仅如此,超低生育率带来的深度老龄化,还可能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速被反超。生育率和老龄化程度相对应的,

我国2020年1.3的生育率比日本2019年的1.36还低,这意味着日本目前28%的人口在65岁以上的局面在我国也会出现,而且比例会比日本更高,我们就算30%好了。

这可能会在未来导致一个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

正如日本现在是发达国家中最老的,增速最低的国家之一一样,

我国未来如果持续的1.3而且可能继续往下的生育率,人口结构变得比美国老太多,如果我们的老龄化程度(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变成30%,而美国的老龄化程度因为生育率更合理(1.7左右)而稳定在大约17%,18%,那美国的经济增速是可能反超我国的。

保持一个健康的人口结构,也是人口质量的一部分,对于保持我国长期增长,赶超美国后再扩大领先地位,是非常有利的。

最后我再简单的总结下:

1:人类所有国家进入工业化之后,除了生存威胁+宗教加持下的以色列,2019年生育率高达3.01以外,生育率都会低于2.1,都会出现下降,人口成为不可再生资源。

所以对于工业化国家,再讨论人多不多毫无意义,因为都会下降,中国现在就是工业化国家了,人口作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数量一定会下滑,而且少了就没有了,无法恢复。非常简单,生育率要想达到2.1,需要一半的家庭生三胎,这在工业化国家是不可能的,别想了。

我看现在网上关于人口的争论,很多还在争论人口红利,争论人是不是太多了,其实这些都是过去式的问题,是因为很多人以为鼓励生育,补贴生育可以把生育率提高到2.1以上,形成人口增加的那种“人口红利”,导致中国人口达到15亿,16亿,这是不可能的,是思想还停留在农业时代中国的结果。

现在中国人口就只有以多快的速度下降这一个问题,而很显然,通过各种鼓励生育的手段,争取把生育率提振到1.8左右,使得人口温和而缓慢的下降,

使得老龄化程度稳定在某个合理的数值(例如65岁以上老人占比20%左右)不再加深,

显然比生育率只有1.3, 1.2甚至像韩国那样1.0以下急速的下降,人口结构最终会极度老龄化(例如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30%)要好得多。

2:考虑到国家竞争和种族利益,对于中国而言,14亿人在数量肯定是足够了,下降一些并不是问题,但是要有底线,我们必须保持对美国两到三倍的人口规模优势(大约八九亿人),因为我们必须维持全产业链,而且要考虑美国还有其西方盟友,这是获得长期竞争胜利,保证种族利益的基石。

而从这几年的情况看,生育下滑实在是太快了,按照2021年1062万的出生人口,77岁的平均预期寿命计算,已经下滑到八亿人左右了,不能再继续往下降了。我们必须要从百年的维度来考虑国际竞争,保持对美国的人口优势很重要,美国的人口如果现在只有一亿,那它的经济总量就只有六万多亿美元,就远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领导地位。

3:人口质量包括平均受教育水平和人口结构,对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不能简单的认为老龄化导致我人口数量减少了,但是还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弥补,实际上老龄化影响不仅是人口数量减少,也会拖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并且越老龄化拖累越多。

国家是由人组成的,所以一个国家就跟一个人一样,越老越不行。

所以人口结构也是人口质量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人口质量方面,我国长期以来人口结构优于美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增长红利,现在我国平均受教育水平在逐渐接近美国,未来需要保证人口结构和美国相当,或者至少不要比他们差太多,不要把优势变成劣势,否则会抵消我们耗费巨大成本实现受教育水平提高带来的好处。

最后,我国2020年七普1.3的生育率是太低了,而且看起来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因此未来一定会不断的出台各种措施提振生育率到1.6-1.8左右,和发达国家持平,

所以2021年放开三孩,取消社会抚养费只是序幕而已。

而且我预计,由于人口的空心化会首先发生在三四五六线城市,因此未来在这些地方反而更有动力推出各种生育友好措施。

2021年7月四川省攀枝花市推出了《促进人力资源聚集十六条》,其中在“养”的方面,对按政策生育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也就是生二孩总计发1.8万元,生三孩总计发3.6万元。

未来十年,这样的地方补贴绝对不会是终点。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