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驰名双标”
出处| 有理儿有面
2021年12月29日上午,香港传来喜讯。香港警队国家安全处以涉嫌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拘捕7名乱港黄媒《立场新闻》的管理者。包括前总编辑及前董事钟沛权,前董事周达智、吴霭仪、方敏生、何韵诗,以及署理总编辑林绍桐。还有曾在《立场新闻》撰文、正被羁押的《毒果日报》前副社长陈沛敏在狱中再次被捕。
《立场新闻》这个乱港黄媒具体犯了哪些事?有理哥在《为啥加拿大人何韵诗现在才被抓?》一文中有详写,有兴趣的小伙伴可移步上面的文章进行了解。
简要概括,就是分裂国家、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等触犯《香港国安法》的事儿,《立场新闻》基本都干了个遍。所以说《立场新闻》的7个管理者是罪有应得,抓的没有一点儿毛病。
但是这个时候,总有人要跳出来找点存在感。是的你们没猜错,就是自封“世界警察”的漂亮国。
当天下午,美国就带着他下头的“世界驰名双标”匆匆赶来,占据“自由的高地”又开始对中国的所作所为指指点点。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9日下午就香港警队突袭逮捕《立场新闻》的7名高层人士发布声明。他称“新闻工作并非煽动叛乱”,话里话外都在指责中国侵犯了媒体的“新闻自由”。最后,布林肯还得出了“一个无惧事实真相、有自信的政府,会选择拥抱新闻自由”的结论。
美国自诩“自由灯塔”并在世界上四处“扫射”,但是扪心自问,美国政府是否是一个“一个无惧事实真相、有自信的政府”?是否做到了“拥抱新闻自由”?美国是否成为了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家?
“不惧怕真相且自信”?
美国政府是一个“一个无惧事实真相、有自信的政府”?阿桑奇和“维基解密”明确地告诉了世界:不是。
朱利安·保罗·阿桑奇,泄密网站“维基解密”的董事与发言人。维基解密,一个“透过协助知情人让组织、企业、政府在阳光下运作的无国界非营利的互联网媒体”。
前者正被美国指控17项间谍罪名和1项不当使用电脑罪名,面临最高175年的刑期,即将被引渡回美国。后者则长期被美国指控为“非国家的敌对情报机构”,被美国安全部门的长期监控。
为什么他们会被美国如此针对?因为自2006年创办至今,“维基解密”公布了相当数量的机密文件,其中包含大量的美国丑闻。
2017年,“维基解密”发布了近9000份属于CIA机密文件,显示CIA秘密侵入了手机、电脑乃至智能电视等智能设备。
2010年4月,公布了一段美军在直升机上射击伊拉克平民的视频,射击造成数名平民死亡。
同年7月25日,曝光了逾9万份美军关于阿富汗战争的秘密文件,内容包括驻阿富汗美军“误杀平民”、掩盖塔利班获得先进武器的事实等。
同年10月22日,曝光40万份美军伊拉克战争文件,显示在2004年初至2009年末的6年间,伊拉克战争共造成至少10.9万人死亡,其中包括6.6万名平民。
以上只是“维基解密”曝光的美国掩盖的真相的冰山一角,但只是这些就足以撕开美国华丽的皮囊,将其恶臭的本质公之于众。“维基解密”让美国政府恐慌,更让美国对其创始人阿桑奇恨之入骨。
“新闻自由”?
“维基解密”无论是在自我定位还是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它都是一个网络媒体。那么按照美国政府一贯的说法,所谓的“新闻自由”,是“维基解密”这个互联网媒体应享有的权利。
然而事实却是,美国把“维基解密”打上“敌对情报机构”的名号,并将其创始人阿桑奇定罪,对他们进行“围剿”。
阿桑奇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中开启了逃亡之路。2010年,阿桑奇被瑞典检方指控在瑞典逗留期间涉嫌强奸和性侵犯。2012年6月,阿桑奇进入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阿桑奇在大使馆中呆了7年,英国警方便在大使馆外“虎视眈眈”了7年。直至2019年4月,厄瓜多尔撤销对阿桑奇的庇护,英国警方被允许进入厄瓜多尔大使馆逮捕阿桑奇。随后,美国就以“维基解密”公布涉美秘密文件危及他人生命安全为由,要求引渡阿桑奇。
2021年12月10日,美国终于得偿所愿,英国高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允许美国引渡阿桑奇。这一天,美国的“新闻自由”被他们亲手埋进了“自由”的坟墓中。
“维基解密”不是第一个被美国“封口”的媒体。
2020年,弗洛伊德被警察跪压致死事件在美国闹得沸沸扬扬,该事件在美国引爆了大规模的反种族歧视示威,后演变为暴乱。持续的示威游行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暴乱相关的新闻信息飞速传播。
为了控制舆论,美国警方多次与记者爆发激烈冲突:CNN记者被捕、福克斯记者遭围殴;摄影记者琳达·蒂拉多在明尼阿波利斯被橡胶子弹击中,其左眼有可能永久性失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记者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现场直播时,遭警方胡椒喷雾袭击;美联社8名记者受伤,其中一人遭殴打、三人被橡胶子弹击中等事件;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等多地都有记者在表明身份后,被警察用枪指着,有些人甚至遭到橡胶子弹射击。
据英国媒体《卫报》消息,在5月26日至6月2日期间,至少有148位报道弗洛伊德事件的记者被美国官方逮捕或受到攻击,而这只是记者被攻击或者被捕案件中的一部分,真实数字可能会更高。美国的“新闻自由”,在对记者的拘捕中,成为了天大的笑话。
除了新闻媒体外,网络新媒体、自媒体也将美国的双标展现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推特总统”特朗普一贯喜用推特进行“政务要事”的处理。特朗普在位时,总计发推超过万条,单日最高发推达200条。
如此高频的发推频率,再加上四处点火的推文内容,那时候推特都没有把特朗普的账号封上一小时。然而等到总统换届,大选投票趋于明朗时,仅因特朗普的三条推文,其账号就被永远地关进了推特的“小黑屋”。
事情起因在1月6日,一群特朗普支持者冲进美国国会大厦抗议“大选舞弊”。冲突爆发后,特朗普在社交网络平台发布视频宣称总统大选中存在舞弊行为,但同时也让示威者回家。
当天晚些时候,推特、脸书、Snapchat等平台宣布暂时冻结特朗普的账户12至24小时不等。
2021年1月7日凌晨3时40分,美国国会正式确认拜登赢得大选。脸书公司立即宣布,将“无限期”冻结特朗普的账号。紧接着在1月8日,推特以“存在继续煽动暴力的风险”为由,也永久停用了特朗普的账号。一国前总统尚且遭受如此对待,可想而知美国对其他异议人士态度如何。
从美国两面三刀的行径来看,“自由”的标准只存在于美国政府的主观评判,而美国的主观评判与美国的政治需求紧密挂钩,这样的一种自由只是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是美国用来抨击别国的借口。
乱港黄媒《立场新闻》的管理者违反了《香港国安法》,香港警方的抓捕行动严格依照《香港国安法》,美国却打着“言论自由”的大旗恬不知耻地在一旁指手画脚,估计19天前被引渡的阿桑奇不服,年初被封号的特朗普不服,148位遭逮捕或攻击的美国记者也不服。在美国此前斑斑劣迹的衬托下,其言行不一、虚伪狡诈的嘴脸根本瞒不过世界上所有有正义感的人士。
正如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所言:“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发展重回正轨,新闻自由得以在安全、稳定、法治环境下得到更好保障,这是任何不带偏见之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的家务事绝不允许美国或者任何势力插足,劝美国收好自己那虚伪的关心,带着自己的“驰名双标”去管好自己的“言论自由”吧!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