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眯眯眼都是“辱华”吗?

作者: 雷斯林&小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01.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雄狮少年》,情节很燃,口碑很好,但就因为里面出现的角色长成这样,被认为“辱华”了。

500

500

有人说,普通人根本不长成这样的。

500

有人说,导演把人物形象画成这样,是因为他们要投外国人的喜好拿奖。

500

还有人说到,主角名字阿猫阿狗在广东话里是骂人的,这是在暗暗地骂观众。

500

总之他们觉得眼距宽,眼睛小成一条线是在迎合外国人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妥妥的辱华。

面对这样的非议,主创表示这不是空穴来风的,而是他们在民间采风后的结果。

结果这样的采访,被某媒体报道后,一些网友们觉得,主创心中的“中国人/广东人长那样(不好看)”,照镜子看看自己模样就知道。

500

最后“主创说广东人就长这样”的误会在互联网世界疯狂传播,于是又产生了一波口水战。

其实这段话说的是一个创作手法。

团队尽量以按照真人形象,又不完全按照的方式去创作,所以“照镜子”的比拟说法,其实是创作者说给自己的话,和普通人无关。

500

和普通人的长相自然也无关,和羞辱广东人的样貌无关。

强调艺术创作手法,是因为这样能做得比真的还真的,能带来好口碑,这点大家也看到了。

当然吐口水的人没想到这些,在他们看来,导演们就差以死谢罪了。

500

实际上,除了主角团,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并非所谓的“眯眯眼”。

500

阿娟这样的主角也不总是眼睛眯成一条线。

500

但在舆论风暴中,没人想去注意这些更多的细节。

于是乎,这样一部难得高质量的动画电影,就这样成了争议电影。

当所有人都只关心这电影是否辱华时,谁还会关心电影本身呢?

02.

上周末,三只松鼠两年前的一个广告也被翻了出来。

他们说这广告的女模特眼睛太小,涉嫌辱华。

500

还说这模特本来挺好看的,非要把她化妆成这么丑,显然是丑化中国人。

他们找了所谓同样是她的图片进行佐证,认为三只松鼠就是恶意抹黑中国女性。

500

难听的话,离奇的话,还有很多很多。

包括有人说,女模特的厚唇是黑人才有的特征,女模特的脸型在辱华照里很常见。

500

后来,拍三只松鼠广告的四川姑娘出来澄清,她自己就是长这样的。

500

“眼睛,确实就是长成这个样子,因为我的性格,和表演风格被选中做这个广告模特。”

500

可以看到,这位模特本身就是小眼睛。

如果一定要将她的形象塑造出大眼睛来,难道不是另一种的审美霸凌和刻板印象吗?

试问,小眼睛就不代表美了吗?

一些网友自然继续不相信,就开始对她制造更多的网络暴力。

500

反正就是不愿意去关注产品和真相本身。

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想过一种可能,就是品牌方希望塑造出一个没那么好看的广告形象呢?

会不会他们就不想搞一个美女出来,然后让美女给大家做广告呢?

然而这些人不管,就是觉得这形象辱华了,最后竟然逼得品牌方为了2019年做的一个广告道歉了。

500

与此同时,一些人则讨论起文案里“撸粉大法好  撸粉大法妙”的问题了。

500

他们觉得这段话毫无疑问地涉及邪教宣传了。

500

500

但其实网友只要把“大法好  大法妙”放到搜索工具里,就能出现很多内容。

500

500

500

各个领域的内容都有。

不能说因为邪教用过相关的句子,正常的情况下类似的句子一律不得使用,使用了就是邪教。

这样的推论很明显也站不住脚。

如果中文字句因为被邪教、坏蛋使用过,就要一一被封,那中文早就成了语言禁地了。

03.

话说回来,其实这些年,网友觉得辱华的事情还真不少。

开始还是觉得外国品牌辱华,现在终于发展到认为国货也辱华了,未来不知道那些现在被赞“民族品牌”的,会不会也被认为是辱华。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其实兵马俑中有不少模样,本身就辱华了。

500

跨越2000多年的辱华,甚至在公元前就把华给辱了,你说牛逼不牛逼吧。

现在的某些网友非常热爱出警,什么都觉得是辱华,已经到了浑身都是G点的地步了。

张文宏医生直播时说疫情期间要多给孩子补充蛋白质,多喝牛奶吃鸡蛋,不要给孩子吃白粥,结果就被一些大V扣上了“崇洋媚外”的帽子。

500

矢野浩二2012年在日本参加一档综艺节目时说,中国人遛狗不太注意狗狗大小便,日本人遛狗注意狗狗大小便,当时他的结论是中国人没有资格养狗。然后矢野浩二就被当做辱华了。

500

但事实上要补充蛋白质,就不要喝白粥,这在营养学上没问题吧?

同样,很多中国人遛狗不仅不讲卫生,还容易伤害路人,这在公共环境中要格外注意吧?

这些客观,自然不会被人注意;各种主观情绪的煽动,倒是带来了一阵又一阵的热搜。

其结果便是,只要你想,“辱华”这条所谓的底线的枪,就能狙击到任何人。

太高的辱华了,太矮的辱华了,不高不矮有点晒黑的辱华了;

太胖的辱华了,太瘦的辱华了,不胖不瘦皮肤过于白皙的辱华了;

特别会踢球的辱华了,不会踢球的也辱华了,有点会又有点不会踢球的,也是在辱华……

中国人那么多,总能在其中找到一定的少数派的。

就像你拿着显微镜去他人身上挑毛病时,总能挑出绝症来。

而当事人就会遭受最严厉的处罚,包括社死、退圈、职业前途尽毁……

而旁观者看得兴高采烈,再去寻找下一个倒霉蛋。

作恶过程继续循环。

我觉得,辱华是一个很重的指控,如果什么都指责是辱华,只会让辱华这个概念变得没有分量。

慢慢的,谁都不会在意辱华与否。

这样一来,那些让不少中国人失去工作,破坏中国行业发展的辱华行动,反倒不被人重视了。

这非常像狼来了的故事逻辑。

喊多了“辱华”,人们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辱华了,人们也就不知道怎么去保障遭受伤害的人的权益了。

这才是整个事件里最吊诡之处。

这才是最恐怖最伤人的地方。

庆幸的是,现在有一种声音出来了:

为了支持那位模特、那个具体的人而反对,为了告诉企业和雇主不必规避某种长相而反对,为了保有文化艺术得以繁荣的空间而反对,为了建筑使每一个人感到更为安全的世界而反对。反对有效或无效,我都反对。

500

盖楼的声音多了起来,说明大家早就对此深恶痛绝了。

或许这算一些坏消息里的好消息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