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针对科技新事物的构词非常无能为力

【本文由“蛋蛋_”推荐,来自《汉语和英语学习有巨大区别,掌握五千个汉字听说读写都没问题了,但英语不是这样的》评论区,标题为蛋蛋_添加】

  • 乌鸦飞翔
  • 现在连初中生都知道英语构词规则,英语初级词也就几千个,外来语属于高级词,直接对音,比如鬣狗,英国也没有俺们也没有,他们直接hyena,俺们整个“有鬣毛的狗”,很多人以为这是优点,汉语可以用词组pk拼音文字的单词,词组多少可以猜到点意思,英语是完全猜不到,缺点是这种猜经常是误导的,更麻烦的是一个新事物经常有几个翻译词,乱得一比。科技英语词汇基于拉丁语词根而不是英语词根,原因很简单,整个欧洲要交流,常用的拉丁语词根才几百个

can算是初级词吧,为什么有两个完全不同不相干的意思?这个和构词规则有一毛钱关系吗?难道不是英语本身就是大杂烩,基本词的来源都是不同的的。

一本牛津大辞典,词源的29%是拉丁,29%是法语,26%日耳曼,6%希腊,10%是其他和专有名词。

英语对于外来物的翻译完全和你说的不一致。前两天我翻阅一本花卉花语的书,里面花卉的英语名称主要来源一个是拉丁语,一个科学分类的组合缩写,一个是发现者姓名或命名,一个是外貌特征描述。以当地土语音译的少之又少,粗略估计不到5%。但显然,全世界花卉以英国为原产地的肯定不可能有95%。

至于科技方面更是鬼扯。英语对于科技方面的新事物是非常无能为力的,只能通过造新词和将复杂的多个单词缩写来达到能够日常交流的目的。DNA,CD,PC,Laser都是这种东西。

科技方面不少内容用拉丁语是因为拉丁语已经死了。死了的拉丁语是不会再有变化了。它的语义不会随着人们使用而改变,用来表述特定内容,拉丁语可以避免歧义。

植物和医药大都干脆用拉丁语来分类和命名,更是让普通人读都读不准,意思更不懂。

许多名校的校训,校徽上面都是拉丁文,一般人看了也不知道在讲什么。

英语只会5000个初级词的,很可能连个报纸都读不懂。光靠构词规则,一个flammable ,Inflammable就能坑死你。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