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汉自由通婚到底有没有奖励?!
前不久,一些新疆自媒体在宣传“民汉通婚”时,涉及到了“民汉通婚优惠政策”问题,其中有若干错误。本平台因为长期关注民汉自由通婚问题,因此本篇文章将与各位读者讨论:是否存在民汉通婚优惠政策?如果有,这类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此类政策对民汉通婚现象存在什么样的影响?以及笔者自身联系亲身经历,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笔者这几天在某个公众号上看到了关于民汉通婚优惠政策的一些内容,但是在笔者的印象中,虽然若干年前的南疆极少数地区曾经存在过这样的优惠政策,但也是只是极少数,并没有扩展到全疆。至于如今,这类政策还是否存在,笔者未查到明确的相关条例。如有读者朋友对此较为了解,可以在评论区加以说明因为好奇,笔者开始查阅一些资料,来看看如今到底还存不存在这些优惠政策。
笔者根据资料有查阅到,在巴州且末县在2014年确实出台过《关于鼓励民汉通婚家庭鼓励办法(试行)》条例。在此条例中也罗列出了民汉通婚之后,当地政府对通婚家庭在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笔者要说此条例也只是地方条例,其法律实行性只是在当地有效,在新疆其他地区并没有法律效应。而且,据我所知,当时因为境内外势力的攻击炒作,这一政策早已废止。
笔者认为此类政策具有其两面性。从积极性来看,此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加强民汉通婚,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政府对民汉通婚的支持态度。至少能够让一些对民汉通婚不怀好意的个体不敢直接对民汉通婚家庭进行“攻击”,也能够让民汉通婚家庭在政策上得到一定的保护。因为政府的积极态度,民汉通婚家庭所处的舆论环境也会相对较为放松。笔者能够理解,为什么当地政府会出台这样的政策,也能够明白当地政府的初心是好的。但是,笔者认为实行方式有点过于简单直接,可能会被某些势力抓住把柄、借题发挥。笔者曾经就在一些民汉夫妇的抖音下的评论里看到过,就有一些极端分子会拿此类优惠政策对他们进行讽刺。比如:嘲讽少数民族女生是为了好处才和汉族通婚;又或者嘲讽她们:钱在你们眼里就有那么重要吗?”等等……把原本是因为爱情才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当作是为了某些利益、一些好处。明明是为了鼓励通婚的政策,却被他们利用、成为另一种攻击民汉夫妻的工具。
但这并不代表,笔者认为就应该对民汉通婚家庭置之不理。因为,笔者明白民汉通婚家庭如今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笔者从自身经历出发,认为如今民汉夫妻面临巨大压力以及一些民汉情侣为何最后无法得到圆满的结果。除了自身感情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外界舆论环境对民汉通婚不是那么友好,这个我们从各大媒体平台的留言区就能看出,这种舆论环境也正是为什么一些父母会如此反对子女与汉族通婚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上述中提到的优惠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这样的舆论导向,但也会演变出另一种舆论导向的出现,并且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并且很多民汉通婚夫妻可能真正需要帮助的不是在这些方面,因此此类政策没有抓到帮助重点。
以下为笔者在结合身边民汉通婚案例后思考得出的一些建议,可能会有一些偏饽之处,还望指正。
首先,笔者认为纵观“民汉情侣”这一群体,所承受外界压力更大的多为少数民族女性。无论是舆论攻击还是人身威胁,少数民族女性大多处于较为危险的情况。当她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她们除了会选择报警(但因为出于亲情、威胁报复等多方面考虑,绝大多数不会选择报警),也会去选择求助于妇联。但是很多时候,妇联会因为对这样的事情复杂、也没有专门的解决机制而无从下手。因此,很多时候在类似情况下妇联、社区等机构都需要发挥其作用。在此,我有几个想法想要说说。
妇联可以专门设立专项组解决此类事件。此专项组可以专门出一套流程,在面对“民汉情侣”求助时能够按流程办事。在她们第一次来寻求帮助的时候,首先就要查明她们所说的情况真实存在。如果这些情况属实,就按所确定好的流程一步步解决。这样不仅能够使这类事件受到重视更能够给其他“民汉情侣”足够的安全感。
此部门还能够在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将在帮助过程中收集到的故事发布出来,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民汉情侣”这一群体。运用大众媒体的方式可以将事情缘由、帮助过程、最后结果等内容刊载出来,并且能够给那些正在“追爱之路”中披荆斩棘的青年们提供方法和途径更要倡导社会加大对这一现象的关注、这一群体的关心。
此部门可以开通这样一个特别的节目专栏,能够将那些民汉通婚者聚集在一起,大家可以相互加油打气、交流经验、互相帮助。此节目专栏更可以开通一项婚恋节目,在这里各族青年能够自由搭配、自由恋爱,并且能够为他们以后的通婚生活提供一个强大的后盾。如今,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也成为了社会问题之一。如果能够有这样一个平台给他们提供相识、相恋的机会,这不仅给各族青年提供了更多的婚姻选择还能够加深民族团结。
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如何给“民汉情侣”提供帮助也应该是官方应考虑到的内容,在这里社区就能够发挥其“亲民”作用。众所周知,社区是最接近于居民的一个基层组织。如果社区能够联系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民汉通婚者,让他们将自己的故事说出来并给予肯定的支持态度。在“民汉情侣”向他们寻求帮助时,能够设立一套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能够为“民汉情侣”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帮助,更是一次态度的传播:是向居民表达“坚决支持与鼓励自由恋爱”的态度。
以上读者说提出的几项建议,虽然看起来较为简单但是付出实际行动却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实施力。这些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进行一次演讲、写几篇文章而已,需要的是相关部门的顶层设计和深入执行。
“民汉情侣”为何在今天的二十一世纪都遭受着这么大的威胁,笔者认为不正常的舆论环境的压迫与相关单位保护的缺少有很大的原因,而这两个原因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很多家长为什么会对这件事有这么强烈的抵抗情绪,除了一些极端思想的作祟,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忍受不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这种舆论压力就是“三股势力”最为隐秘的武器,用各种方式对“民汉情侣”进行辱骂、欺压、孤立,将他们视为“异类”,试图用“舆论压力”让他们妥协于所谓“世俗的眼光”,然而对于父母来说,这样的“孤立”是他们所无法承受的。
因此,在这里政府就需要发挥其公信力的作用,通过宣传民汉通婚故事……等方式将自身“坚决支持民汉通婚”的态度表达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为“民汉通婚者”制造最好的舆论环境,不再让他们承受“社会异类”的包袱,让他们能够堂堂正正、大大方方的在一起。
笔者认为,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给这些民汉通婚家庭带来更为实际的帮助,而且也不会被某些势力抓住把柄,更加体现了国家对人权保护、提倡婚姻自由等方面最大的支持。很多民汉通婚家庭需要的并不是给了多少钱又或者是有那些优惠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正常、轻松的舆论环境。能够使他们不用再躲躲藏藏、他们的父母不用承受周围环境的指指点点,他们不用再被看作一种特殊群体,笔者认为这才是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帮助。
笔者认为,一些自媒体在宣传民汉通婚时,不是一味地宣传这样的政策,而是能够提出真正对民汉通婚有帮助的建议。提出的建议多了、提出建议的人多了、大家一起聚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真实的声音”传播出去、让官方听到民汉通婚家庭真正的需求、真正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解决现实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那么民汉通婚这样的趋势会自然而然地越来越多、民族团结也会在无声无息中发生。
作者:莎莎,哈萨克族,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