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紧张局势的主因何在?—并议美西方当前处境及心态与台海紧张局面缓解之途
台海紧张局势的主因何在?美还要走多远?
——并议美西方当前处境及其心态、思考台海紧张局面缓解之途
一、美国打台湾牌还能走多远?
近期以来,美国在中美关系上打“台湾牌”的动作似乎在加大。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一次会议上回应“中国是否入侵台湾”这一荒谬提问时,竟然声称“这会是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决定”。
台湾问题本是中国内政,“一个中国”举世公认,现在台湾当局抛弃“一中”,“台独”言行愈发猖獗。而美方一方面鼓励“台独”破坏性动向,一方面却将大陆旨在维护一中原则的军事行动指责为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
在布林肯上述言论后,美防长奥斯汀在一场国防论坛上又表示,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密集活动看起来“像在排练(未来的对台攻击)”,并重申美方将支持台湾“自卫能力”。
这里觉得,有必要回顾分析美国以往在台湾问题上的有关言行。
例如小布什曾经斥陈水扁为“麻烦制造者”。为何美国那时曾管控“台独”,曾斥陈水扁的台独言行为“麻烦制造者”?因为,美国当时的确怕不管控台独,会导致大陆采取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而现在,我们不能不问和“提醒”美国:你不再管控台独,怎么不会导致大陆采取非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小布什那时由于“怕”被拖累而管控台独,现在的美国不在乎了?这理智、清醒吗?
现在,美国用“承诺确保台湾有自卫能力”,能吓唬谁?
一个不容美国忽视的现实是:恐怕美国越不管控台独,继续实际挺台独,“承诺确保台湾有自卫能力”,台独距离“灾难性后果”就越近了!
正如美前驻华大使芮效俭所认识到的:美中关系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和苏联状况不同。苏联当年处于正在削弱的地位,但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没有多少动因在其国家核心利益上让步。
台湾,绝对是中国的国家核心利益。美国还要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挑事,鼓动台独,这样的作为是走不远的。美台再如此走下去,大陆不得已采取断然措施,恐怕会在不远处!
而如果走到那一步,恐怕美国会很“头疼”……。美国还是应该记取芮效俭的忠告:“想办法稳定台海两岸关系,非常符合美国的利益。”
二、从美国前政要近言看,台海紧张局势的主因何在?
美国现在说是中国大陆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似乎台海紧张的原因在中国大陆。是这样的吗?
这里人们不妨可以从美国前政要近言看,台海紧张局势的主因。
近日,美国政坛元老基辛格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年度会上说,“尼克松访华时见毛泽东,毛泽东在台湾问题上表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但在解决台湾问题上表示“可以等一百年”,从而在中美建交谈判上表现出灵活性。基辛格说,这意味着毛坚持双方必须发现方式来使得一个中国原则能够得以维持。”
而曾在美国国务院从事对苏和对华关系长达45年、前美驻华大使、现任伍德罗·威尔逊中心杰出研究员芮效俭认为,“十年前,两岸关系蓬勃发展,紧张度较低。现在情况不再是这样了,中国领导人视台湾为“定时炸弹”。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现任台湾“政府”拒绝承认一个中国的框架。这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北京增加对台湾的军事压力以阻止台湾独立,而美国以加强与台湾的军事关系作为回应,北京认为这违反了双方关系正常化的协议。双方都认为对方使威胁变得更糟。”
从这两位美前政要的上述言论中,就可看到台海紧张局势的主因:是
现任台湾当局拒绝承认一个中国的框架;而美国在从言论上支持,并以军售、加强与台湾的军政关系在支撑不断趋独的台当局。
不是吗?十年前两岸关系“紧张度较低”,其原因在于两岸有“九二共识”;现在紧张,主因正是“台独”和美国在纵容、支撑而非如前那样管控台独。
而五十年前毛主席曾说的“可以等一百年”的条件是:坚持“一个中国”。现在台要改变“一个中国”现状,美国在挺台独。中国大陆还应该、可以“等”吗?
从美国前政要的言论中,人们不是已经看到台海紧张局势的主因在哪里?谁该对此负责,不是很清楚了吗?
三、美西方当前处境及其心态与台海紧张局面缓解之途
人们还应该看到,当前美西方的处境,并非他们的实力在上升,在如日中天。美西方特别是美国已不是实力强大时,可以狂傲自大的俯视中俄,而以此为底气与中俄争斗(美国除了在台海“挑事”,在西边也在欲图用北约“核”围俄罗斯,……);美西方,特别是美国,现在是在实力有下降且内部矛盾问题频发的处境中,已经面临“底气”不足之虞。可能可以说,美国现在要与中俄“激烈竞争”、乃至甘冒大国对抗风险,是在做“困中之斗”(当然,也要看到美国这样做,除了想用对中俄的矛盾来转移焦点为自己纾困的用心,也可能有“困中犹斗”,乃至不顾后果、“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不过,美国也应该听听芮效俭建言:“想办法稳定台海两岸关系,非常符合美国的利益。”否则,其前景并非更妙,完全可能更糟。
那么,如果要使台海紧张局面缓解,其途何在?
其实,从两岸十年前关系“紧张度较低”、而现在“紧张”的原因,就能看到缓解之途。
在缓解台海紧张上,可能要如基辛格所提到的,要“表现出灵活性”,并如当年毛主席那样“坚持双方必须发现方式来使得一个中国原则能够得以维持”。
看到芮效俭还认为,现在美国处理对华关系也处于类似克林顿第一任期的困境,美方确定了对华关系的三个方面:竞争、合作和对抗,但还没有明确界定主导特征。……美国忽视了危险因素,过分强调战略竞争,将不可避免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边关系的军事方面,并可能引发一场代价高昂和危险的军备竞赛。……美中关系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和苏联状况不同。苏联当年处于正在削弱的地位,但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没有多少动因在其国家核心利益上让步。他指出,稳定美中关系不可避免的竞争性方面,可作为短期目标,这是有价值的。然而,长远战略目标应该是合作,合作应成为两国关系的主导因素。
这恐怕是美国前政要对美发出的清醒、理智之言。而对于中美两国“合作”,中国近些年来一直是在维持和推动的,此前还曾提到不同意中美“激烈竞争”。
而中美要“合作”,要缓解台海紧张局面,美国是要改变近年来的思路,要消除由其支撑的台海紧张的“主因”的。有言说,实力相近而有竞与争的双方关系,若并不愿或不能激烈对抗,想确实防止出现“零和博弈”,则需要博弈和妥协。那么……
陶文庆(文磬)
备案个人主页中文域名:http://www.陶文庆.cn
个人主页_风闻 https://user.guancha.cn/user/personal-homepage?uid=80966
个人知乎主页 https://www.zhihu.com/people/twq5105
参阅资料——
基辛格:美中应讨论维持有意义的一中概念 http://www.crntt.com/doc/1062/3/9/8/106239898.html?coluid=93&kindid=7950&docid=106239898&mdate=1204001322
芮效俭:美中关系与美苏冷战有五大不同 http://www.crntt.com/doc/1062/4/0/1/106240161.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6240161&mdate=1205124205
社评:美方还在为“灾难性后果”聚风险埋祸根 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45qyBhdyR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