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对“民主”做个自己的定义,再去找一个更为恰当的英文翻译?
【本文来自《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民主国家》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谁能说“Democracy”翻译成“民主”一定没有歧义?我们为什么不对中文的“民主”做个自己的定义,再去找一个更为恰当的英文翻译,而不是用中文的“民主”去不准确地翻译“Democracy”?这样可能更有利于争夺”优良政治制度“选择的话语权,更能推进“优良政治制度”的研究与实践。
如果钻到人家的语词系统,却非要纠正别人语词的本义,说明自己的正确,是事倍功半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当中文的”民主“被定性地作为“Democracy“的翻译,那人家就将“Democracy”定义成“投票决定统治者”,所以,你就不是“Democracy”,因而你就不是民主,你有什么可反对的?
反过来,如果对于中文的”民主“我们就定义为“以实现全社会正义为目标,以从人民中选拔精英、人民监督精英、精英为民做主相结合为特征的政治制度“,明确宣示与英文“Democracy“制度有重大差别,其恰当的英文词汇让外国人自己去翻译(比如:XXX),不是更清晰吗?
如此,当面对一个事实:非投票产生的精英定下了严重疫情下全国清零的政策,挽救了该社会所有城市民众的生命健康,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而“Democracy”制度下政策互相掣肘,各群体自行其是,结果死亡百万;于是得出结论:”民主“制度(英译xxx)比“Democracy”制度对保障民众利益更有优越性,谁能反对?
当然,中国的制度也有自己的问题,即便采用以上中文定义的”民主“,也未达到要求,也应当不断改革。但现在的问题是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新中国的成功实践,给了中国自己建立自己话语体系的基本条件,而要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就应该从根本的语词定义上做起,进而建立自己的逻辑系统;然后可以与作为”他山之石“的“Democracy”进行平等的比较,去伪存真。这既是争夺话语权的正路,也是重塑中华文明的需要,虽然仍然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