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里滕豪斯案

里滕豪斯案时隔一年多终于有了最终的判决结果,去年“黑命贵”示威骚乱中开枪打死两人的18岁白人少年被判无罪,当庭释放。但案件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事件就此尘埃落定,正相反,这场由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风波如套娃一般在美国社会中荡起一波三折,至今仍在持续。去年五月,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示威,导致黑人男子布莱克示威时被枪击,此事再次引发示威,白人青年南泽里滕豪斯在示威中开枪打死两人,而如今判决结果再次在美国多地引发示威,烈度上升到了骚乱的程度。

作为黑命贵运动的延续,本次里滕豪斯案件贡献了金句,“我是白人,而我打死的也是白人”,仿佛枪击事件还要变成一个区分黑打黑、黑打白、白打黑、白打白的排列组合问题分别看待,把种族问题再推上一个台阶也就是不难预料的结果了。

而与原弗洛伊德之死涉及到的警察执法问题不同的是,里滕豪斯案件中的持枪射击者是合法持枪的普通公民,这也就将公民拥枪权的问题再度放到了风口浪尖。最终里滕豪斯的无罪宣判显然是对公民合法持有枪支和使用枪支的一次鼓励,这背后不难看到步枪协会的推动,是与枪支交易深刻绑定的利益集团对社会治安事件的左右,另一层,也反映了美公权力的缺失给平民带来的不安全感,而给枪支的市场留出了需求和发展的空间。

在案件司法程序的过程中,比案件本身更精彩的是各方政治势力粉墨登场,让一次枪击事件成为了政治秀场。最后的结果显然是川宝完胜,但在我们外人来看,这种胜利挺有失体面的,等于在用实际行动传递一个信号,美国的两党之争已经到了只求胜利,不顾大局的地步,哪怕明知道这样一个非常二极管的审判结果会加剧社会群体的撕裂,造成社会混乱等等负面效应,也还是要把争出个胜负放在首位。美国的社会构成在基因里带着撕裂的基因,不同的政治势力又为了捆绑选票加速了群体的划分和对立,形成了恶性循环:越撕裂,越斗争,越斗争就越撕裂。

反观立法、行政、司法本该分立的三权却在事实上同气连枝相互干预,从前总统到现政府,轮番针对司法程序发声,这不是干预又是什么?开国先驱们美好设想中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发展到今天,该制衡的没有制衡,该团结的倒是泾渭分明地对立起来了。

发生的原因和演进的过程或许是复杂的,但我们最终看到,在资本主义的体制之下,美国的治理逻辑在很多细节上表现出了保护自由优于保护安全。我们都知道,绝对的自由就是丛林法则,优胜劣汰,所以其实优先保护自由是一种保护强势者的逻辑;优先保护安全而为此一定程度上去规范自由的范围则是一种保护弱势者的逻辑。我不评价孰优孰劣,只是作为一个工薪阶层的普通打工人,我不会愿意生活在美国。

说这个绝不是想盲目地鼓吹什么美国体制不行,一看就药丸,我们的制度才是伟光正。只是看到现在,2021年了,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认同,美国的体制绝非很多公知们所说的那么完美,我们肯定有我们的问题,但他们的体制同样有着基因上的缺陷,经过两百多年的成长和演进逐渐暴露出来,在低谷时显现得更加清楚了。引用NBC报道中的一段,“里滕豪斯的故事,是美国所面临的困境的缩影。这是一段危险的旅程,通往一个功能齐全的、多种族的民主社会,这个社会脱胎于黑奴的鲜血、美洲原住民的种族灭绝、以及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但我们仍然没有抵达终点。”美国还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头胎,没经历过兴衰的循环,政权的更迭,没有过在真正的危局里力挽狂澜的实践,那么现在,这个从出生起就写进命运的劫数,他们能不能有办法过得去,就看美国人的智慧了。

而从我们伟大复兴的愿望来看,话要分两头说,美国从人类文明的维度来看还很年轻,但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这个历史阶段里,它是领头羊,在这一套游戏规则里它有着巨大的存量和丰富的经验。他要做我们的对手那就绝对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哪怕真就天不佑美帝地在下坡路上冲得一去不回头,我们这一两代人也看不到故事完结的那一天。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当然也不会一夜崩塌,哪怕真塌了,对于我们来说,也并不全然是好事,我们更希望的是构建大家一起奔好日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他们有一天能想清楚,放下对抗的姿态,寻求合作。而在他们精神分裂和老年痴呆尚且没有痊愈的糊涂日子里,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放平心态,做好自己的事情。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