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备警巡+制裁名单,对台湾“围点打援”已开始,和平统一在望!


大家看到今晚文章的标题,已无须再频繁的问笔者这样的问题了:“美国和台独势力最近互动越来越频繁,而且已把问题国际化和扩大化,和平统一还有希望吗?我们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统一啊?”因为看完本文,大家就清楚答案了,而且北京已经着手开始写答案,大家看看今天国台办的发言(附图和视频),实际上,已宣告对台已经开始实施“围点打援”战略的第一阶段:海空战备警巡(武力的“围”)+制裁台独经济(经济的“围”)。笔者强调的是,随着局势的演变,未来将有第二第三第N更深层次的“围点打援”阶段级别。(笔者之前多次撰文呼吁只要执行“围点打援”,最后大概率能实现“和平统一”,详见文章:台海万一冲突,“围点打援”是最优战法,复制链接,看知乎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429789600)

笔者今晚就明确的告诉大家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和平统一还有希望,而且希望还不低,至少有五成把握!
什么?至少有五成把握?作者你是不是患了臆想症啊!我知道绝大部分网友肯定质疑笔者,但是要知道“和平统一”大方面有两种方式,一是被动的等台湾自己回来(笔者也知道这个概率几乎为零),另一种是我们主动的去以“武”促成“和平统一”,也就是“北平模式”。凡对台海局势有点了解的网友,都知道在过去20年绿营“去中国化”教育以及有美国撑腰之下,台湾民众对于“统一”的民调是相当不理想的,特别是随着老一代外省人的老去,加上今年开始台独势力频繁逼近红线,绝大部分网友恨不得解放军直接“登岛武统”,一觉醒来就能到飘着五星红旗的台湾旅游观光。这个想法,在快意恩仇上貌似能让人感觉“舒坦”,但是,这想法只看到面子,未解决里子问题。里子问题是什么?根源是幕后主谋美国,台独分子和近20万台军的能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不是相信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而能够抵抗解放军,而是相信美国盟友们的支援和撑腰!只有一开始就用“围点打援”来灭掉来犯的美军,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台海问题。
高手都知道一个道理:外行谈武器,内行谈后勤。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按敌我双方的现状,下面先看看“后勤”对我军制约因素:
1、现实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联盟对我方的能源物资封锁阻力和攻击力;

2、现阶段我方的战时能源供给量短缺:2020年我国进口石油占比70%,再先进的航母舰艇战机坦克,一旦没有燃油,就变成动不了的废铁靶子。台海一旦冲突,马六甲及外围岛链必被美军封锁,原油供给将受巨大冲击,仅剩占比15%的俄罗斯原油供应,加上30%的自给率,合计剩下约45%的原油量(下图)。那剩下不到五成的燃油量(期许俄罗斯履约供给中国,不狠提价的前提),中国的工业体系、汽车以及军备都得用。而恰恰当下,中国的新能源车占比还很小啊,今年新能源车销量比去年翻了一倍,但销量也才两百多万辆,民间燃油车占比还在九成以上。

既然动用武力,那就离不开军事装备的动力“燃油”,通过分析和计算燃油需求量,来确定用哪个武力方案才是成本最低,而且最有效,假如不去精准测算燃油战略安全的底线,很可能误国误军,近些年中国军力大增是事实,但别以为军力大增就能随时随意出兵,必须考虑能源等制约因素。笔者给大家测算下战时的能耗数据:
一辆比较耗油的车两三吨左右,百公里油耗10升左右,20升就算油老虎了。一个月的耗油量100到200升,一年用量会达1吨左右。而,一辆坦克的重量会在30-80吨,百公里油耗200-500升,并且烧的是柴油,相当于50到100辆轿车的耗油量。中国的轰-6K算中型轰炸机,载油30-40吨,一次作战任务,50多辆豪华轿车一年的用油没了。重型轰炸机和战略运输机载油会以百吨计算,一次飞机任务,近200辆轿车一年的用油就没了。以上这些装备的油耗跟军舰和航母比根本不算什么,只是小巫见大巫,我们看看6万吨级的国产航母,辽宁号发动机总功率为20万匹马力,按经验公式从柴油机功率(马力)估算油耗量为(0.18公斤/马力*小时)×20万马力=36吨/小时。开一个月消耗的柴油为30×24×36=2.6万吨,相当于约50万辆家用轿车的耗油量。如果中国几个航母战斗群加上航母战斗群上的飞机、陆基的数百架飞机以及抢滩坦克一起动起来,北上广深加一线城市几千万辆车全停了,也不够它们用!

3、台海超130公里的海上补给线:英吉利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不到36公里(只有台海距离的四分之一),但这不远的距离,狭窄的海峡,却是近代史上,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最终统治世界的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统领200多万大军,38天征服欧洲第一强国——法国。1940年敦刻尔克大撤退,英法联军虽然撤回不到40万军队,但他们武器全都丢掉了,空溜溜的逃回英国。这时,德国只要有两个集团军能登陆,英国也只能乖乖投降。然而,这35公里的英吉利海峡,成了不可逾越的天堑。直到二战结束,德国除了空袭,希特勒也未能派出军队渡过海峡登陆英国,最后德国战败。
世界战争史上的跨海登陆战,最后登陆失败的,统计率70%以上。大家所熟知的成功战例,诺曼底登陆,仁川登陆,马岛登陆,成功的登陆的前提是,进攻方具有绝对的海空优势。甚至有时候具有绝对的海空优势也不一定能打赢,但至少能把人撤回大部分。

现代战争消耗巨大,后勤补给至关重要,装备厉害却没燃油,士兵强大却没吃没喝,都无以为继,就连无人机无人战车吧,也得靠人操控和能源补给。登陆作战,不是把部队送上岸就结束了,更难的是保证持续的物资供应和运送增援部队,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两栖登陆,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家可以查下1949年10月金门登陆战役)。陆地作战,向前线输送物资时,地面上无论是树林、灌木草丛,还是建筑物,都可借以隐蔽隐藏,躲过敌人打击,就算没有制空权,也多少能运输部分物资。海上运输线不行啊,海面一览无余,运输船无处藏身,一打一个准。
跨海的登陆作战,和陆地战争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低估了跨海登陆作战的难度,而且不能设想敌军不堪一击,听到炮火就立马投降了。敌军不堪一击的误区是怎么形成的?
一是在解放战争中,台军兵败如山倒,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认定台军没有顽抗的战斗基因,只要台海战事一开打,台军必定弃甲投降。二是今年美军从阿富汗撤军,认为美军连穷国部队塔利班都打不赢,说明真是太弱了,就算美国盟军协防台湾,也是不经打的。针对这两点,我要说的是,现在岛上驻扎的已不是当年士气低落的蒋介石残兵败将,现在岛上有20万台军、百万计的台独分子以及日本战败投降时留下的数十万计的“人”,这些人在过去二十几年被“去中国化的台独思想”洗脑,届时是很大概率会负隅顽抗,看看2019年香港事件中被洗脑后的年轻人,没枪支弹药的情况下是多疯多狂,所以我们不能轻视台湾上的疯子。而美军撤出阿富汗,并不是被塔利班打败的,一是大部分阿富汗民心本来就反美甚至仇美,长远看,战争一旦缺少民心,战事将举步维艰。但是台湾上的民意不同,大部分并不反美;二是把阿富汗的军事资源调去更重要的东亚地区;三呢很可能释放烟雾弹,让外界觉得美军真不行的错觉,让对手轻敌。美国的军费和军备相信大家多少都有了解,假如大家了解美军的选拔和训练机制之后,也会清楚美军并不是弱旅。

台海问题,里子根源是中美关系终极问题,我方必须不能心存幻想,觉得美军不敢介入台海战事,从战争因果推演看,战事发展下去中美军队必然再次火烈对碰,只有做足击败美军的准备,在近海解决美军,打服美国,最终才能彻底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统一。中国有足够的核武打击能力之下,大家不用担心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台海冲突将是局部战争。

4、推演一下直接“登岛武统”的战况:台湾的地形是向大陆一侧平缓,向太平洋一侧群山险峻,利于解放军进攻(假如向大陆一侧是群山,那难度系数就高了)。台湾海峡为北东—南西走向,长约370千米。海峡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平均宽度180千米。最窄处在台湾岛桃园市观音区白沙岬与福建平潭海坛岛之间,约130千米。第一轮攻势,我方直接采用WS远程火箭炮系统,射程200公里至480公里,还具备反潜反舰能力,火力覆盖全岛各个角落,一颗火箭炮弹成本10万美金左右。而美军和台军都没有远程火箭炮技术,美军火炮最远只能打五六十公里,超过五十公里的地方,美军是习惯用空军去攻击的。在我方炮火笼罩之下,岛上敌方空军飞不出去的,那敌军那就用导弹吧,而“爱国者”仅导弹单发就是200万美元,一发相当于一辆超跑飞上天。大家算出来了吧,第一轮攻势期间,导弹与火箭炮的成本比值是20:1,单位战争成本差距这么大,就算敌军家里的矿再多,也经不起这样消耗啊。明显,所有的台湾军事设施和关键据点在解放军几天“范弗利特当量”炮火打击之下,可以“夷为平地”,紧接着就是抢滩登陆,马上面临地面战争了。问题来了,敌军可能部分会投降,但不会是所有都投降的。打仗最忌轻敌,所以,别以为所有台军在经受解放军第一轮炮火攻势之后,百分百投降,这种思想千万要不得!
为什么只可能是部分敌军会投降?
一是,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一点,台海问题的根源是幕后主谋美国,台独分子和近20万台军的能坚持下去的根本原因不是相信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而是相信美国盟友们的支援!台军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他们不会傻帽主动出击的,他们重在依靠多年建立的美式防守体系来对抗我方,敌军只要相信美国盟友们会支援他们,主谋美国不倒,他们里头的大部分军人就尚存希望,就会对抗下去,包括巷战。
二是,除了过去日本留下的“人”(数量至少以几十万计),以及近二十多年“去中国化”所毒害的年轻人(看看2019香港事件的年轻人就知道了),他们思想上已经被毒害,不要命的,必定存在不少顽固不化要继续抵抗的,只要他们的爹——美军还在给他们支持和鼓劲,他们肯定会反抗下去。
那背后的美国呢?美国必定精的,不会马上参战的,历史上美国就没第一时间参战的传统。那美国盟友们紧接着第一步,肯定是封锁沿海能源通道,第二步,在国内和各个美军基地调集军队和军事资源,以及招呼北约以及其他国家,至少第一阶段肯定招呼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法国、德国以及越南等国家。
美国的真实算盘是:趁3年内中国解决不了能源安全问题,激发台海问题,诱导解放军以“登岛方案”去武统台湾,里应外合吃掉登岛的解放军,再施压沿海边境:我方第一轮覆盖全岛的炮火战,就算毁灭了台湾所有军事基地据点、机场、桥梁、重要道路等等设施、机场上所有的战机、大部分坦克战车,但是绝大部分敌人还在地下掩体里,除了他们几十年准备在地下的补给之外,外围美国盟军也能支援,能支撑敌军快速复原!一场战争,刚开始赢,不代表最终能赢,后期能快速复原的敌人是能翻盘的!打仗,关键要杀灭敌军的复原能力,而不是一开始取得局部胜利就冲动而忽视了后续的危机!而那头,二十万已登岛的解放军将面临两大风险:一是岛上百万人级别的负隅顽抗(台军、台独分子以及日本战败时留下“人”合计量),二是后方海上补给线被美军精准打击(海上补给线无法隐蔽,极其容易被发现和打击毁灭,跟陆地补给线完全是两个概念,陆上可以利用树林建筑物来隐蔽,多少都能送至前线),岛上的解放军将遭遇双面危机!前方是暗堡暗巷的冷枪冷炮,再厉害的解放军战士和登岛的战车,在进攻时,一旦缺了食物以及燃油,大家说是什么处境?!就算这时,我方立即炸掉第一岛链美军基地也无济于事,因为美军可以在第一岛链以外,继续支援台军,用远程武器,精准打击我方海上供给线,岛上解放军同样是危险,假如岛上二十万解放军被吃掉,后果将不堪设想,直接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势,甚至波及全国发展和信心!到此幕,其他国家的盟军必趁胜聚集、进军、压迫我国沿海边境,逼战,或逼谈,以求索利益!

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光打台军,实际上是达不到所谓的“速战速决”的,因为我们没打中“台海问题的要害”——幕后主谋美国!被剩余的顽固敌军拖住了!即使短期内可以占领全台湾,台军在会有外援的心理支撑下,会进行顽强抵抗,从而使解放军遭受巨大消耗。一方面,台湾岛本身在此过程中必然受到不少程度的炮火破坏(台湾民众民意伤痛,而产生对我们的抱怨);第二,美国可在第一阶段中毫发无损,并乘机发动全球舆论对中国进行谴责,以及经济制裁等,从而使中国遭受更进一步的国力消耗。只要解放军还占领着台湾,这种谴责和制裁就很难消除。接下来马上面临能源安全问题,不足45%的燃油余额,我们还得期许俄罗斯遵守契约精神的前提之下,不用说的,国内几乎要停开所有民用汽车,以及部的工业(也可能是大部分,当下不好测算)。而且此时台湾人心情况不明,导致后面的夜就变长了,梦和变数也更多了!
而且,大家想想,假如“速战速决”是最优方案的话,美国的智库会经常发表说:就怕解放军速战速决吗?这就是圈套!“速战速决”并不是最优方案!
所以,解决台海冲突,只能从根源上找答案,就是要打掉“台军的希望”——幕后主谋美国派来的军事力量!只要让台军看到赶来支援的美军被我方狠狠的击败,他们才会死心!
只有坚定地在一开始就确立要为台湾问题而与美国大打一场,才能真正有可能避免两国为此而动兵。美军幻想只要把台军推到前面,自己就可进可退地躲过可能的战争,同时又可通过战争极大地消耗中国。而解放军假如只想只要快速打下台湾,就可避免与美军直接交锋。但当真的落入战争因果的演变之后,可能谁都阻止不了两国两军之间真的直接打起来了。将台海冲突,不含糊地定位于:一旦台海发生战争,绝对地、必然地一开始就是中美之间直接发生军事对抗,台海战争本身的根本性质就是中美之间的全面战争,解放军与台军之间倒很有可能一枪一炮也不会放,台湾岛本身打不打根本就无所谓。只有清楚地理解到这一点,才会让所有中国人真正理性地发现台海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那如何打掉幕后的美军?
《孙子兵法-谋攻篇》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当“伐谋”和“伐交”都不能达成“和平统一”,且“攻城”的速战速决方案并不是最优方案之时,还有“伐兵”一招,就是“围”, 即使台湾不能完美无缺地和平统一,也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且全胜地收回方为上上之策。因长时间未打仗,人们可能早就忘了人民解放军会过去如何打仗取胜的。接下来所讲的方案,完全不是什么新奇的设计,本身就是解放军一惯的战略战术。只要研究清楚解放军军事词典里最经典之一的8个字,就可完全明白台海问题如何解决了,最优方案应该是:“围而不打,围点打援”。
第一步“围而不打”。保持台海周边领海领空的战备警巡,继续增派更多的军机绕台,甚至“飞入台湾内陆”,假如擦枪走火,那解放军立即炮火定点轰灭清理敌军的据点(注意,为争取岛内更多的民心,只能打击军事据点以及相关军事设施,不要打民用领域)。第一阶段先实施对“台独经济体系”的制裁封锁,根据局势演变,后续再对台湾进行全面的经济贸易封锁,除人道物资外,其他经济贸易一律停止。“围而不打”的过程要有长期进行的准备,直到台湾在此过程中实力衰竭殆尽、最后变得完全不堪一击,这样也避免我方士兵伤亡。同时也是充分地先礼后兵,为后续“围点打援”建立道义的基础。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台湾海空军试图主动出击打破僵局,就在外海将其完全歼灭,这样即可避免直接攻击台湾本土而带来的附带损伤,也可将其海空军逐步消耗掉。同时,可定点清除敌军的海空基地、可为美国收集情报的雷达站或台军指挥系统。
“围而不打”的方案执行,预估要执行1年以上的时间,以提供充分的时间使台湾内部生变。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可能出现支持台湾统一的政党将支持台独的势力赶下台,实现台湾“和平统一”,这是我方最想要的结果。
而且解放军只是“围”,并未全面开打,击落若干主动出击的台军飞机也只是小范围震慑,因此,军备的燃油耗费也并未大幅提升,国内储备能够维持此烈度的战斗,不用受燃油能源制约。
第二步:围点打援。在“围而不打”的同时,肯定面临“打援”的情况。扩大军事禁区,尤其不断将外来的支持台独的军舰正游弋的海域划定为军事禁区,不断对其进行公开的驱赶,这种公开的驱赶可以非战斗方式打击台独和外援的士气和信心,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如果最后必须要打掉几艘外国飞机、军舰、甚至航母,就寻找合适机会果断将敢于在军事禁区挑战解放军的敌军航母战斗群的军舰全部击沉。而且立下决心,一旦要打,就必须是坚决击沉,而绝对不要留下一个受伤的,能跑回去的。解放军要不惜集中成百甚至上千枚的反舰导弹、东风导弹等所有最先进的武器,坚决打击设定的目标,迅速将全部目标击沉。同时,将美国在所有第一岛链的军事基地彻底炸翻天,以及彻底切断美国本土与西太平洋的联系。更重要是把南海、马六甲海峡的封锁线打破,确保原油能源安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打,就必须要打得到让整个美国军方、台独势力以及其他盟军脑子一片空白!警告敌军,若敢攻击中国大陆,我军将毁灭美国花费百万亿级别建造的第一第二岛链以及洲际导弹打击美国本土,美国敢迎接这等烈度的战争吗?!所以,在此之前,国内军工工业体系,十足马力运转起来,保证武器弹药充沛!
所以,最优方案应该是:“围而不打,围点打援”,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而且过程中还可能让台湾产生一个愿意“和平统一”的政党上台跟我方达成一致,假如真如此,大幸之结局!
假如当下,台湾敢直接宣布独立,我们也得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法,目的是打沉打灭赶来的美国盟军,光速战登岛打台湾解决不了美帝这个根本问题,而且成本风险比“围点打援”要大太多了。围的过程,并未造成岛上极大的破坏,相对来说,也是在争取岛内更多民众的人心。围到台军油尽灯枯,啥装备都动不了,再顽固不化,也根本无法负隅顽抗,只能缴械投降。有五成概率,逼出一个支持台湾和平统一的政党上台,把绿党赶走,实现“和平统一”。这个结局是最佳的,而且往后治理两千多万人也顺利得多,完全符合“以武促统”的思路。

最后第二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统一啊?”,请看下图,大家说时间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