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结婚生子成为“赔本买卖”,我们需要的或许是转变思路

【本文来自《中国初婚人数7年下降近半,“90后”结婚比例为何不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还是老规矩,小九儿挑个偏门冷门的角度说一说吧。

不知各位有没有想过这么一件事 --- 长久以来,当遇到有关中国的话题时,大家都习惯了那种“到最后一定会解决啦”的大欢喜思维模式;

没有原子弹,最后一定有啦!

美国那么强大(朝鲜战争),还不是打赢啦?

当年的台海危机那么危险,最后还不是化解啦?

经济还不是蹭蹭向上啦?

新冠病毒那么凶猛,还不是被中国控制住啦?

......

那各位有没有想过一件事 --- 也许会有一件事,比如这个生育率,中国和其他那些“废柴国家”(比如本子棒子)一样,也是无解呢?

或者说,有没有人想过,这个生育率的问题,或许没有抗美援朝、新冠病毒这么凶猛,但是它温水煮青蛙,却极难解决。到最后,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也没法把生育率拉上来,最后的最后,就是接受一个少人口、低生育的情况?

这是一个新的思维模式。我希望大家跳出那个“最后一定会解决”的定式想一想。

因为就我看来,低生育率、低结婚率有关房子、有关财富分配。

但最重要的一点貌似没人提过 ----- 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个体意识的觉醒。

我简单地说吧。

即便房子不那么贵,养孩子不花那么多钱,没那么多可怕的贵族补习班、兴趣班;

结婚、生子依然是一件苦差事,没错吧?(从个人享受的角度去想这件事的话。)

我自己是不婚族啦。

但是观网上咱们结了婚、有孩子的人不在少数吧?

你们一定有体会,养孩子是仅仅是金钱的投入吗?

时间需要需要?

精力需不需要?

情感投入,是不是让你把生活重心大头转移到孩子身上来了?

自从有了孩子,你们的睡眠质量好吗?

..........

更不要说,结婚就躲不开双方原生家庭烦人的关系。

总之,一句话:如果仅从个人享受的角度出发,那么在现代社会中,结婚、生子无论如何都是大幅降低生活质量的选择。尤其是对于有点儿闲钱的中产阶层来说,更是如此。你别跟我说没孩子不结婚老了凄凉之类的话。这个账谁都会算 --- 让我用最最青春年富力强的岁月去废qin巴力地养个崽子,哦,就为了老的动不了的时候那几年?为了死后有人收尸?(他还能复活我是怎么的?)我是多想不开才要做这个选择?

我年青时随挣随花,潇潇洒洒。好好和父母相处,照顾他们。等送走了老人,顺顺当当继承他们几千万的财产,然后从从容容退休,买辆大G开着,然后飞机游轮、上天入地地周游世界它不爽吗?

因此,古语云:杀头的买卖有人干,赔本儿的买卖没人干。

当婚姻、生子成为“赔本儿”买卖的时候,无论你怎么吆喝,都不会有人回应你。就是这个道理。残酷、恶心,但是现实。

我知道,在部分人眼里,我说的这些属于极端自私自利的想法;这种言论要按他们说,那是得枪毙、杀头的。

但是我告诉这类人:当一个人自私的时候,你们占有绝对的舆论优势。而当一般的人都自私的时候,自私就成了正常现象。而当百分之七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怀揣这种你们所谓“自私”的思想时,你们就成了“独眼国的不速之客”。明白吧?

最后,我提出一条新的思路,诸位也不妨想想看。

如果靠“利诱”无法解决的话,是否可以试试“理想”?

我曾听闻一位观网网友这样说,他说作为一个父亲,他承认养孩子很苦、很累。但是每当每天下班回到家,听到女儿天使般的声音,那一声“爸爸”的时候,一天的疲累都烟消云散了。他认为,这是极乐之乐,是任何用金钱买来的享受都无法替代、无法比拟的。

所以,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人能挖掘出养孩子的“乐”,那种“大乐”;就是需要你投入极大的成本,但是报酬无与伦比的时候,也许,事情就能有所转机。

以上是小九儿的一点粗劣想法,抛砖引玉,请各位不吝赐教。

--------------------------------------------------

如果这个评论有幸得到编辑老师推荐的话,可以考虑这个标题:

《当结婚生子成为“赔本买卖”,我们需要的或许是转变思路。》

小九拜谢!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