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的艺术:对手的对手是朋友

原创: 顾子明明公 2018-12-15

最近几天出差,都是十点多才回酒店,因此写几个简短的小故事,交织起来把一些事儿说明白。时间不足只能写短篇,敬请大家谅解。

今天,先说一个二战时期法国的故事。

500

说起来二战结束之季,在重塑国际秩序的时候,作为同盟国法国是被美国排除在国际新秩序的行列外,而老蒋的中国,则是被美国一力强推,成为联合国的第四个常任理事国,这其中,有着很多的不为人知的利益关系。

二战从表面上来看,是同盟国对抗轴心国,美苏英中法,对抗德意日,但实际上背后还有两组对抗,一组是资本主义对抗社会主义,另一组则是新兴国家对抗老牌殖民国家。

资本主义对抗社会主义比较好理解,当年美国的名将巴顿,就叫嚣着德国投降后,直接武装德军继续杀向莫斯科,毕竟,在他的眼里“资社不两立”。

而新兴国家对抗老牌殖民国家,则是一条隐藏的斗争线路。美国作为一个殖民地独立的国家,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有着巨大的利益冲突,因此二战之初,美国扶持德国收拾英法,扶持日本侵占英国在中国的利益,二战中期,美国扶持苏联遏制和肢解英法殖民地,二战晚期,美国更是扶持中国遏制英法在中南半岛的势力。

所以,整个二战的外交,实质上是由同盟国VS轴心国,资本主义VS社会主义,新兴国家VS老牌强国,这三组主要的对抗糅合而成。(还有美国和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对抗其他民族等的可以忽略的隐藏剧情)

因此,在这三条线的斗争之下,会出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局面,就是作为刚刚从殖民地独立的国家、作为亚洲对抗社会主义苏联的第一线,而且还是美国同盟国的蒋介石政府,自然是美国最天然的盟友,得到了美国国内各股势力的全面支持。

所以,虽然蒋介石真心是烂泥扶不上墙,被日本把脸都扇肿了,可是,罗斯福依然源源不断的给老蒋军援,后来强行把蒋介石扶进联合国的常任理事,不仅让他拿到了中南半岛的指挥权,还让他驻军日本,帮着自己看着侧塌之虎的日本。

这像罗斯福所说的是因为自己热爱中国么?当然不是,背后是美国各股势力共同的利益诉求。

反之,刚开战就投降了轴心国,而且国内社会主义势力庞大,更不要说拥有庞大殖民地的法国(而且还不是昂撒民族),则完全的站在了美国各股势力的对立面之上。

因此,美国不仅强力反对法国成为常任理事国,还积极的策划拆解法国在全球的殖民地,把法国往死里面捏。

可以说,刚刚打赢二战的法国,一度被自己的盟友逼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背后的原因,则是美国几乎所有的势力,都有怼他的诉求。

被最强大的美国所一致要怼的国家,按理说法国想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并保住殖民地,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

但是对于法国来说,巨大的危机中,却蕴含着机遇。因为美国各股势力都要怼法国,因此美国国内各股势力的敌人,也就成为了法国天然的盟友。

首先,由于新兴国家美国希望拆解英法在全球巨大的殖民地,因此,殖民地一哥的大英帝国,自然就成为了法国最坚实的盟友,积极主张拉着法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希望能够制衡美国并分担火力。

其次,由于当时德国必输无疑,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的首要矛盾,即将变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因此,两者老大的美国和苏联之间,必然矛盾将会迅速激化,所以苏联反而希望国内社会主义力量强大,而且被美国敌视的法国,能够崛起,以打乱资本主义阵营的铁通一块。

最后,虽然当时蒋介石政府是被美国政府扶持的,但是法国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利益,而且蒋介石也担心跟着美国怼会得罪英法,会导致被秋后算账,因此在自己“入局”已定之后,便在法国“入局”的问题上大放绿灯。

三家的“放水”,让法国成功的跳出了美国各个阶层的统一遏制,也让联合国安理会的创始国从四个最终变成了五个。

因此,被共同遏制并非毫无破解之路,对手越多,不仅意味着对手的利益诉求不统一,更重要的是对手的“敌人”数量也会越多,这也将使得我们的朋友会更多。

从政治与外交的角度上来看,利用对手内部之间巨大的利益冲突,并结交更多对手的敌人作为朋友。运作得当的话,反而会像当年的法国那样,磕磕绊绊之后,反而最后取得理想的结果。

这就是外交的艺术。

关联文章回顾:(载于政事堂Pro)

法国又闹大革命,背后的原因意味深长

从布什家族崛起,看美国的门阀博弈

芬太尼:特朗普的美国鸦片战争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