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韬光养晦要到几时?

很多人对我国所谓的韬光养晦政策有错误的理解,现在我来梳理一下。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并不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都实行韬光养晦政策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政策分为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9。这段时间是一硬一软时代,不是什么韬光养晦时代。一硬指的是对苏联十分强硬(比今日对美国强硬得多),这一点我在其他的键政文里面已经有详细论述,中国在大国博弈中的水平如何?。一软则是指面对美国阵营态度相对比较软,比如后来台湾问题出现麻烦的一些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但考虑到这个时候从政治和安全角度看美国统战中国的意愿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中国在“软”这个方面其实也没有多大压力。

第二阶段,1989年到1991年底。这是一个观望期。全世界的大气候和国内的小气候都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高的不确定性。这段时间要确立未来的对外方针说实话真的是很困难的,只能先观望苏联那边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再做决定。

第三阶段,1991年底到2009-2010年,这就是正宗的韬光养晦时代了。不过即使这个时间段总体上是韬光养晦,在局部上依然有坚决的强烈斗争的例子。最典型的是96年的台海危机和03-06年陈水扁执政时期的一系列对台斗争。这两次斗争的烈度实际上是远远超出近两年所谓的台湾紧张形势的。年轻的朋友回顾这两段历史之后应该就知道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与李登辉陈水扁比起来蔡英文其实是个大温和派。

第四阶段,(至迟)2010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我认为实质上已经脱离了韬光养晦,是“有所作为和观望”阶段。这段时间有所作为的例子很多,比如南海造岛(这是先发制人的例子),又如前两年与美国的综合性斗争(这是后发制人的例子)。总的说来中国在经济方面的进攻性是最强的(我认为可以说是极强了),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则是最弱的(基本没有进攻性)。更多分析可以见我的键政文,持续低熵:冷战后的五个战略机遇期(中)持续低熵:冷战后的五个战略机遇期(下)

奥巴马时代开始的美国对华政策明显转强硬其实就和中国显著偏离韬光养晦而偏向有所作为有关。我一向认为是中国先放弃韬光养晦实现较大外交转向,之后美国才有点后知后觉地激烈反应的。我这么说不是要指责中国要对中美关系变坏负责,事实上我认为美国不肯针对中国的强势崛起而适时合理让步才是两国关系变坏的主因。但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纯粹因为中国变强了就要来挑事,认为本来希望韬光养晦的中国是被迫应对的。我觉得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而且这样想固然可以占据道德高地但也是严重自我矮化了。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以及诸如克里米亚危机之类的意外事情让中国难以制定非常坚决的政策,时常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

韬光养晦在这一时间段的结束是中美两国的经济和政治决定的。经济方面就是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美国而中国依然强劲发展。政治方面则是美国日趋混乱而中国相反

第五个阶段应该是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主要的标志为中美对抗疫情的不同表现。这个阶段如何命名,现在还不好讲,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我怀疑有关方面还在观望。当然也可能已经想清楚了,毕竟已经有了“东升西落时势在我”的判断以及从阿拉斯加开始的一系列强硬外交态度。

总之我认为到2021年底两件事情已经清楚了。第一,在中美斗争中,中国是占优势的一方。第二,美国内政已经非常混乱,短期内已经不能指望达成有效的稳固的对华妥协,但亦不用担心美国能够组织强大的有序的进攻。如此则中国外交反倒容易决策了。

总之改开以来四十余年而韬光养晦时代只有不到20年。顺便说一下,这正好也与俄罗斯韬光养晦时代基本重合(后者从1991年底到2008年)。

热门评论 1

  • 大体如此,尽管细节还需斟酌,不失为理性帖,我点的赞!
    个人认为,关于韬光养晦的梗,有三大不可思议之处:
    大多数人对韬光养晦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被今人理解成是亲美,这是第一大不可思议之处。
    然而韬光养晦就是顺水推舟,投其所好,给人以充分的幻想的空间,并充分利用别人的幻想,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里头,重点在于以我为主,引导趋势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战略主动性始终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后10年,是不是以我为主,不好说。
    后期从2010以后,从长期的潜水状态忽然齐刷刷地站直了,这之间要不要过度一下呢?这是第二大不可思议。
    第三大不可思议之处,与笔者大致相同,今人认为后30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骨气,是今天美国敢于如此嚣张的原因,并无感觉一个世界性大国忽然放弃潜水改要存在感,于世界来说是多大的冲击。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41
最热 最早 最新

  • 四大会计事务所能接触到太多经济方面的材料,躲不了的
  • 满世界嚷嚷韬光养晦,别人拿什么眼光看你,你又在拿什么眼光在看别人。
  • 挚爱我中华 锻造更好的自己
    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韬光养晦。
    2000年之前,我们的韬光养晦是指不显山露水的闷声发财、赶超;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8年后,我们的块头已经大到无所遁形--世界第二了,所以如今的韬光养晦就是不当头、不称霸、不惹事基础之上的继续发展自己,直至完成民族复兴之伟业。
    如今,我们确实已经很强大了,但还远远不够,不能忘形、骄傲,不能小富即安、浅尝辄止,而应继续紧紧把握这个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乘势快上,而决不能让一些非原则性的因素打断这一进程。
  • 阿洛菲王
    大体如此,尽管细节还需斟酌,不失为理性帖,我点的赞!
    个人认为,关于韬光养晦的梗,有三大不可思议之处:
    大多数人对韬光养晦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被今人理解成是亲美,这是第一大不可思议之处。
    然而韬光养晦就是顺水推舟,投其所好,给人以充分的幻想的空间,并充分利用别人的幻想,以达到自己的目标,这里头,重点在于以我为主,引导趋势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战略主动性始终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后10年,是不是以我为主,不好说。
    后期从2010以后,从长期的潜水状态忽然齐刷刷地站直了,这之间要不要过度一下呢?这是第二大不可思议。
    第三大不可思议之处,与笔者大致相同,今人认为后30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骨气,是今天美国敢于如此嚣张的原因,并无感觉一个世界性大国忽然放弃潜水改要存在感,于世界来说是多大的冲击。
    和平崛起某国已经不谈了,也不再见于报端杂志
    各种飞机舰船下饺子白菜化被视作理所当然
    ……
    看到某句话估计有近十年历史了吧
    中国一年生产的3代鸡比整个欧盟的产量还要多……
    似乎也没引起中国人的在意
    ……
    也许这就是某个传承几千年绝大多数时间占据地球顶端国家传人的底气所在!
  • 中俄同时韬光隐晦,因为这时的美国太强了
  • 乌鸦过客 群众喜闻乐见,你算个屁
    放在其他国家大白话就是亲美
  • 已注销用户 爱国主义不能用来掩盖阶级问题
    最后黑体的两条总结,感觉都是判断有误
  • 中国崛起道路,其实是强兵富国,而且是两个强兵富国的历程。第一次是建立新中国,靠陆军打赢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才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确立了中国物理边疆。第二次强兵历程,要靠工业化,建设强大海空军,把中国利益边疆拓展到跟深远的地方,然后再发展,再深化改革,提升产业。中美之间结构性矛盾就是美国重兵堵在中国家门口不让我们出去,不让中国获得更大利益边疆。

    美国崛起过程,也是个强兵富国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外事不决问马汉《海权论》,内事不决问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国第二阶段强兵富国历程势必要摸着美国过河。利用中国已经工业化,工业产能超过美德日三国总和的优势,把这种工业优势转化为海洋优势,拓展中国利益边疆。

    百年海军,建设强大海军各种要素,工业化,技术,资金,时间。我们唯独缺少时间。海军战斗力生成周期特别漫长。所以要不惜代价争取时间,说难听的,就是猥琐发育。争取时间在主力舰规模和质量上,压制美国海军。我们的075两栖攻击舰,4-5万吨吨位,船台周期只有18个月,美国造一模一样军舰船台周期起码是我们一倍。我们003舰队航空母舰,9万吨,对标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采用新总段法工艺船台周期30-36个月,也是美国一半。美国目前能造航空母舰船坞只有2个,中国有4,5个。再韬光养晦15年,中国海军就能历史性压制美国海军。现在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刚开了个头。这种情形下不易急于和美国摊牌。美国的存量优势还非常大。

    美国如果要搞事情,一方面坚决反击,另外一方面出钱让俄罗斯找他麻烦。用国际统一战线瓦解美国对华攻势。现在每拖一天美国力气弱一点,我们更壮一点。这么接着熬,终有攻守易势中国翻过来那一天。
  • 全部楼层
    君子爱国
    此评论已被屏蔽
    你真弄错了。
    岛国马耳他不过316 km²,在二战中为英军据点,尽管遭遇德国狂轰乱炸,但还是切断了北非德军补给线,导致隆美尔的失败。
    南海的小岛做成地下工事足以防御,又能快速修复,可以起到南海定海神针的作用。
    至于填岛,不是想填就能填的。填岛设备被我国列为禁止出口产品之一,而世界市场上最先进的是丹麦造,落后中国二代。
  • 11,敌强我弱基本判断不能错,错了就和李德博古一样身败名裂,万劫不复。敌强我弱条件下,斗争要后发制人。身段要软,不主动挑事。

    2,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迎刃而解、中美之间结构性矛盾是制海权归属。美国能把美国力量发散到远离美洲1万公里地方,炮制台湾问题。是因为美国有制海权。因为美国有强大舰队,随时随地可以切断中国外贸航线,所以很多国家依然认为是美强我弱,所以他们选边站队美国。要解决这些问题,要造舰。把强大的中国工业能力扩张到海洋上。这个矛盾解决了,就可以不用韬光养晦了。

    3,统一战线是法宝。普京总统想恢复苏联,美西方国家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这些为中国国际统一战线工作创造有利外部环境。要善用国际统一战线这个法宝,让美国围堵中国的美梦变成黄粱一梦。
  • 全部楼层
    君子爱国
    此评论已被屏蔽
    填岛只能打治安战,应对菲越周边小国足够,大战菲律宾才是防波堤
  •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与绥靖妥协其实只差一层窗户纸,形势发展的恨快,可以说严峻,一切将很快明郎,战斗的号角将会吹响,教员的:与天斗,地斗与人斗将重新占据主要位置。
  • 战略欺骗什么时候都要有.隐真示假,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声东而击西.让对手云里雾里搞不清楚状况!!!新时代了,百年未有之变局,韬晦这个事儿也要与时俱进.
  • 全部楼层
    君子爱国
    此评论已被屏蔽
    应该陆基导弹吧,南海在df的覆盖范围。
  • 我觉得吧,在意识形态方面,只做不说相比光说不做,虽然见效慢,甚至从表面看很憨憨,但效果是深度且长远的。
  • 麻桂
    我不认为中美战略斗争中国是占优势的一方。
    战略优势一方,一定有斗争的战略主动权。中国现在有战略主动权吗?有战略主动的动作吗?在中国最核心的领土利益问题————台湾问题上,我们疲于应对。请问什么利益比领土利益更重要???
    我们只是被动回应人家的战略进攻,偶尔有妙手。
    这点,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斗争水平更高,比如炮击金门试探美台共同防御体系的底牌。什么牌面都没有,1962年声东击西,稳定中印边境。一手烂牌,打出高水平。基辛格都说是冷战战略的大师。
    今天台湾问题,中国的战略底线,其实被美国摸的很清楚,人家时不时试探你。就是发现我们为了经济大局不会动武,缓和看来是我们的主基调。美国也想缓和,但是他要价更高。但是你暴露了底线,人家就心里有数,嫌货的才是买货的,越想和你缓和,越要拿台湾说事。
    我们今天的战略环境难道比1958年更差?????
    我觉得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忘记了毛主席的教导:一切战略的核心在于主动权。今天,我们没有主动权,或者没有采取主动权。总在希望对手变化,而不是主动促进事物变化。本质是机会主义。比如说时间在我们这边??真在我们这边,就要促进它加速发展。
    今天我们需要以力破局,也就是围棋中的“试应手”,你不动作,怎么测验他对手的实力和决心??今天,显然我们决心不够。
    我们今天至少可以在东沙岛和南沙岛试应手。规模可控,即震慑台海,又看看美国的战略反应能力。
    老虎不发威,人家把你当病猫啊??
    老人家斗争水平确实高,但当时我国国力只有那个样子。现在我国综合国力早就今非昔比,你说什么台湾问题上疲于应对我不同意,美国它也不敢公开摊牌。
  • 全部楼层
    君子爱国
    此评论已被屏蔽
    我们永远只玩内涵,越南是虾,不入眼了,
    种岛是总结过去开启未来,
    它就是个钓鱼台,为后续动作营建合理合适的氛围,
    大鱼咬钩了,055不算啥,下饺子都才叫美。
  • 麻桂
    我不认为中美战略斗争中国是占优势的一方。
    战略优势一方,一定有斗争的战略主动权。中国现在有战略主动权吗?有战略主动的动作吗?在中国最核心的领土利益问题————台湾问题上,我们疲于应对。请问什么利益比领土利益更重要???
    我们只是被动回应人家的战略进攻,偶尔有妙手。
    这点,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斗争水平更高,比如炮击金门试探美台共同防御体系的底牌。什么牌面都没有,1962年声东击西,稳定中印边境。一手烂牌,打出高水平。基辛格都说是冷战战略的大师。
    今天台湾问题,中国的战略底线,其实被美国摸的很清楚,人家时不时试探你。就是发现我们为了经济大局不会动武,缓和看来是我们的主基调。美国也想缓和,但是他要价更高。但是你暴露了底线,人家就心里有数,嫌货的才是买货的,越想和你缓和,越要拿台湾说事。
    我们今天的战略环境难道比1958年更差?????
    我觉得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忘记了毛主席的教导:一切战略的核心在于主动权。今天,我们没有主动权,或者没有采取主动权。总在希望对手变化,而不是主动促进事物变化。本质是机会主义。比如说时间在我们这边??真在我们这边,就要促进它加速发展。
    今天我们需要以力破局,也就是围棋中的“试应手”,你不动作,怎么测验他对手的实力和决心??今天,显然我们决心不够。
    我们今天至少可以在东沙岛和南沙岛试应手。规模可控,即震慑台海,又看看美国的战略反应能力。
    老虎不发威,人家把你当病猫啊??
    老虎一贯不发威,人家真的把你当纸老虎!
  • 我不认为中美战略斗争中国是占优势的一方。
    战略优势一方,一定有斗争的战略主动权。中国现在有战略主动权吗?有战略主动的动作吗?在中国最核心的领土利益问题————台湾问题上,我们疲于应对。请问什么利益比领土利益更重要???
    我们只是被动回应人家的战略进攻,偶尔有妙手。
    这点,我认为毛泽东同志的斗争水平更高,比如炮击金门试探美台共同防御体系的底牌。什么牌面都没有,1962年声东击西,稳定中印边境。一手烂牌,打出高水平。基辛格都说是冷战战略的大师。
    今天台湾问题,中国的战略底线,其实被美国摸的很清楚,人家时不时试探你。就是发现我们为了经济大局不会动武,缓和看来是我们的主基调。美国也想缓和,但是他要价更高。但是你暴露了底线,人家就心里有数,嫌货的才是买货的,越想和你缓和,越要拿台湾说事。
    我们今天的战略环境难道比1958年更差?????
    我觉得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忘记了毛主席的教导:一切战略的核心在于主动权。今天,我们没有主动权,或者没有采取主动权。总在希望对手变化,而不是主动促进事物变化。本质是机会主义。比如说时间在我们这边??真在我们这边,就要促进它加速发展。
    今天我们需要以力破局,也就是围棋中的“试应手”,你不动作,怎么测验他对手的实力和决心??今天,显然我们决心不够。
    我们今天至少可以在东沙岛和南沙岛试应手。规模可控,即震慑台海,又看看美国的战略反应能力。
    老虎不发威,人家把你当病猫啊??
  • 全部楼层
    君子爱国
    此评论已被屏蔽
    2014年西沙981钻井平台了解一下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