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坎卦》是“常德”名称的根本来源
《周易》《坎卦》是“常德”名称的根本来源
浏览常德市政府网站,不难得出常德市概况: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湘西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头枕长江、腰缠二水(沅水、澧水),东靠洞庭湖,西连张家界。全市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辖9个区县(市)和6个管理区,截止到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279102人,总量在湖南省14个州市中居第五位。地区生产总值375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87.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1500亿元。常德位居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行榜72位。
笔者以为,常德市最显著的特点是自古以来常德市各区县(市)重视教育,常德市管辖的石门县、桃源县每年高考均有10多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考入985、211等双一流大学的就太多了。
一、现有权威观点:常德市“常德”来历的五种权威说法
从刊登在鼎城政协网摘自《鼎城文史》总第十辑的文章《常德名称的由来》可知,常德市“常德”名称来历的权威说法主要有如下五种。
常德古为荆楚之地,战国、西汉时分别属黔中、武陵郡,它的前身称索县、临沅,东汉称汉寿,三国称吴寿,唐、宋、五代分别称武陵、朗州,宋代一度更名为鼎州,直到宋代中叶才更名为常德。其间,郡、州、府、军、路治所均设于此。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起慎继帝位,是为宋孝宗。后将自己曾任常德军节度使的鼎州改名为“常德府”,意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是谓常德。
第一种:“常德”最早见于《老子》第二十八章“天下为溪,常德不离”。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常德,即真常不变之德……及到后来被外物迁化,就渐渐离开。所以,只要常德不离,就又复归于性本善状态。
第二种:“常德”见于西汉毛氏《诗常武》序:“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
第三种:“常德”取义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修戒兵戊,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以为法,是有常德也”。
第四种:“常德”名称与佛教经典有关联。佛教《大涅槃经》日:“常乐我净,谓之涅槃功德,简称四德,常德乃四德之一,称为涅槃之体,即恒不变而无生灭之义”。
第五种:常德名称由来更重要来源于善卷先生的传说故事。相传善卷名高蹈,乃尧舜时代的高士,德高望重,享誉天下。尧曾多次到武陵,拜善卷为师,舜曾请善卷出山,让位与他,善卷不受,曰:“余立于宇宙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乎,子不知余也”。遂不受。于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处。改此山为善德山,并立有善卷祠。南宋任常德知府的李焘还用“德山苍苍,德水茫茫,先生之德,善积善彰”来颂扬善卷先生的节操。后来人们据善德山之名,以其持久的伦理道德观念来教育和影响后世,故改鼎州为常德,由宋始而沿用至今。以上五种常德市“常德”名称的说法有理有据,无可非议。
二、常德市“常德”名称最根本的来源理所当然是《周易》《坎卦》
(一)《周易》《坎》卦关于“常德”的卦辞
《坎》:习坎,有孚。唯心亨,行有尚。(卦辞)
译文:坎卦象征重重险陷。胸怀诚信,心中便豁然贯通。意志坚定而刚毅的行为将受到尊重。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唯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译文:《彖传》说,“习坎”,是重重险陷的意思。水流陷穴不见盈满,行走在凶险之境而坚定地信守其不盈不流的的本性。“心中豁然贯通”,是指刚毅中正的德行。“意志坚定而刚毅的行为将受到尊重”,说明往前进发必可建功。天险高远,如日月天空不可得而升,地险有崇山峻岭河川丘陵。王公效法天地设置城池之险,巩固国防,可见险陷因时制宜的伟大作用。
解说:坎为水,因为水流所以不盈满,水流能越过一切险阻行险却不伤害任何物体而不失其信。水之所以至柔而能胜万物,就是只以心通而不以力争,故柔外而刚中。尚,配也。水无常形,无不因势就形,故无所往而不有功也。险之时义广大,到处可用,水避高而趋下,所以天险不可逾越,王公贵族常常凭险自守。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大象》辞也)
《象传》说,水流滚滚而来,象征着险难重重。君子应效法这种精神,恒久保持美德,并从事于教化育人的事业。解说:坎卦上下皆坎,称作坎为水。水洊至是说坎水一波接着一波而来,喻示习坎的重重险难。水流而不盈,所以君子当于平常不断修行积德,经常练习本领,教习为事,这样才能处变不惊,遇险而能应。
(上述内容摘自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2年3月第1版《周易》《坎卦第二十九》第140至141页。)
(二)为什么说常德市“常德”名称最根本的来源理所当然是《周易》《坎》卦?笔者简要分析如下:
1、《周易》为百经之首,是中国文化之根,大道之源。《乾》《坤》是《周易》的总纲之卦。乾者,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者,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实际上,老子的《道德经》主要是从“厚德载物”方面来思考人类在生存发展中应采取的根本态度和方法。
2、《周易》《坎卦》所包含的“坎”的“常德”大道,最合常德市的“常德”名称之意。
一是《坎卦》为水,常德多水。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水的作用实在太重要了。自古以来,人类总是逐水草而居。老子“上善若水”当受《坎卦》“常德”大道之启发是也。上述“南宋任常德知府的李焘还用“德山苍苍,德水茫茫,先生之德,善积善彰”来颂扬善卷先生的节操”中的“德水茫茫”,足以说明。
二是《坎卦》之《彖》云:“习坎,重险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起慎继帝位,是为宋孝宗。后将自己曾任常德军节度使的鼎州改名为“常德府”,意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是谓常德。看来,“常德”之名首先是被作为军节度使名称使用的,当然有“王公效法天地设置城池之险,巩固国防”的重要涵义。
三是《坎卦》的《大象》辞“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中,不仅有“常德”二字,而且其中的“习教事”就更合常德古今社会历史发展现实。常德市各区县均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强县,每年为清华、北大等一流大学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