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气》没有辱华,它塑造了个去除了“中国”的华人新神话
转自@petriv:
看完上气 说下感受,请读的人费心读下去,别着急骂。
总体上:
第一,完全没有辱华。真的没有辱华。有问题,问题很大,但不是辱华,后面会展开说。
第二,好莱坞选择选择刘思慕,不是故意为了辱华,而是为了迎合政治正确。什么政治正确?就是不让传统意义上好看的人当主角,你看看他们怎么作践他们自己的文学经典《基地》就知道咋回事了。刘思慕就类似《惊奇队长》的女主角的选择。相貌平凡,但完全没有丑化。除了主角之外的配角,尤其是华人,都颜值在线,举止正常,哪怕是扮演一个在公交车上加班的社畜的华人女npc,都很好看。
第三,女主角不是传统意义上007式的女主角。她并不是上气女盆友,而是从少年时期一起混大的哥们。要是几年前肯定找一小黑来演。就如同《尖峰时刻》里成龙和克里斯塔克的那种搭配,换成郭德纲也行。只不过估计是担心引发华人不适,女主角没有放开搞笑,于是有点不伦不类。这是个败笔。如果换成个小黑,一定搞笑翻倍,塞入不知多少笑料,正因为是华人,拍给华人看,所以就放不开了,“女主角”是败笔,但败笔不在于她不好看。
第四,剧情并不是什么华人上气背弃自己的种族弑父后投入异族怀抱的故事。完全不是。上气的白人黑人等西方人戏份不多,基本就是个工具人的角色。
第五,上气世界类似什么呢?最像的是《捉妖记》也有点像张艺谋的《长城》。如果变成全是西方人来演,大概接近于纳尼亚传奇,冰与火之歌或者指环王(没那么优秀)吧,都是借用了现实世界里某个文化的元素,虚构一个看起来是我们这个世界,但又实际上不是的世界。东方也有类似的,《十二国记》。日本玩这个老擅长了。
第六,好莱坞特别小心的尊重了华人在文化上的一些政治正确。比如好人的战士们都是红色的衣服,红色的武器,“坏人”是黑色的衣服,蓝色的武器。好人的龙是一条白色红鳞片的中国龙(大红龙么,囧),邪恶的怪兽则是一条西方意义上的恶龙。等等等等。
第七,梁朝伟主演的上气的父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派,他的反派行为的是为了一个很中二但值得同情的目的,甚至也没干啥伤天害理的大事,好莱坞非常克制。如果是讲一个欧美人为主要种族的故事,绝不会如此收敛。
电影里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梁朝伟给上气解释了一下,那个钢铁侠里的满大人不是他,是恐怖分子装的。而进一步的,那个恐怖分子被梁朝伟捉住了,原来是个英国白人演员,演员说有人自称是bbc的,雇佣他让他来演满大人,拍满大人恐怖袭击的戏,结果没想到是玩真的(片方用了bbc这个很耐人寻味)。
总之,无论我接下来要说什么,必须先讲清楚的是,整个电影完全完全没有丑化华人。真的没有。
结果呢?
上气因为被网友们集体批判辱华(这里的网友也包括我)没能在中国上映。
片方放出来的预告,一些含糊不清的信息被一些中文自媒体放大曲解,又结合好莱坞丑化中国人的“满大人”这么一个的黑历史,加上男主角刘思慕说的什么给亚裔拍的等等,在中文互联网世界就成辱华了。
不过,接下来是重点,上气就因此冤枉么,恐怕真不冤,不但不冤,问题还很大。
不冤在哪里,为啥中国人就是感觉不适呢?就在上气真的不是拍给中国人看的。它真的是拍给欧美华裔看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它所做的事情,自觉不自觉的,是在把华裔和中国切割开。
和上气最像的,是黑豹。黑豹虚构出了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瓦坎达,给美国黑人定制了一个虚幻但又强大的“祖国”,让美国黑人形成一个他们自己的民族伪史,还可以自嗨。现在我们觉得是商业片,孩子的童话,几十年坚持下来,会反过来形成myth become legend, legend become history。上气里面的充满中国文化元素和华人面孔的塔罗世界,其实就是给华裔定制的一个瓦坎达。
上气里的塔罗世界是有中国的,或者更准确的说华人的文化元素,比如汉语,比如汉族服装,比如中国兵器,比如麒麟,九尾狐,中国龙等等,但是上气里的塔罗世界或者说这些中国文化元素并不属于中国(是另一个宇宙)。
上气的父亲梁朝伟是有中国人的面孔,但也不是中国的,并没有和中国历史的任何人可以对应,找不出可以准确影射的对象(稍微影射了下成吉思汗)。
总之,上气所塑造的,是一个去除了“中国”的华人的新的神话。
别小看这种新神话的塑造,随着这类文化作品不断创作,内容不断的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神话最终会同黑豹一样,从神话变为传说,从传说变为历史。
最终,欧美的华裔或许会和我们中国人共享一些类似的文化元素,但是欧美的华人会和我们形成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记忆。这将彻底断掉华人和中国的文化连接。
上气的主创人员或许没有这样的主观意识,但是就如同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故事或许只是上古中国人的睡前童话,上气这样的文化创作会成为欧美华人的上古童话,并最终成为他们新文化的一部分。几年,几十年显现不出来,但是不出一百年,效果就出来了。一百年不够,那就一千年,在历史面前,一代人的人生,只是那弹指一挥间。
也许有人说,架空世界有什么可怕,起点上多的是,还搞出来了庆余年将夜赘婿琅琊榜,都拍成电视剧了,但是这里面根本的不同是,庆余年将夜赘婿琅琊榜是中国文艺工作者创作给中国人看的文化作品,是新时代的新神话并将最终融合到中国文化中,而上气是欧美文化人创作给欧美华裔的文化作品。欧美华裔的身后,有一个中国。
如果中国和西方现实中的关系是融洽的,那么上气会成为类似庆余年这样的作品,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一条纽带,同样的庆余年将夜也会走出去,但是现实世界恰恰相反。
西方文艺精英是无法接受中国的政府,中国的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本身,他们只能接受一部分中国文化元素,并因为政治正确的熏陶,也能接受和容忍和华人移民。从政治正确和民族团结的现实出发,他们不能无视欧美的华裔,还要吸纳华裔,最终融合华裔。所以他们最终的文化创作只能是像上气这样吸纳华人的文化元素,来构建欧美华裔的新文化。并将这新文化通过英语作为纽带,融合到欧美主流文化中,就如同黑人的rap,拉美人的舞蹈一样。
这是本世纪的一个新产物,是欧美政治正确,欧美对中国敌视等多种因素的组合。刚刚开始,并且会不断加速。久而久之,欧美华人的根,也就彻底断了。他们和我们唯一的联系,就是接近(但因为饮食结构不同而并不一样)的面孔,共享的文化元素(极端点就是英语和汉语拼音都有abcd,仅此而已),以及完全不同的,融入了西方有助于华人的子文化,最终华人会形成新的民族,内部共享新的克里奥尔似的西方子文化。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张艺谋。张艺谋的长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个西方文化趋势的拙劣模仿与谄媚,就如同他早年的得奖电影一般。如果辱华,长城可能还更标准些,毕竟在张艺谋的电影世界里,长城还需要高加索白人来拯救。跪的很彻底,很张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