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六零后,读鲁迅、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会震撼,对路遥、莫言、贾平凹无感

【本文来自《中国很多作家脱离了群众,生活奢侈不接地气,写着只感动自己的文章》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阴山胡一马
  • 恰好相反。更多的作家是政府的顺从者。商业利益是绝大多数作家写作的目的。

    至于什么脱离群众,这种说法太扯淡了。一个作家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观察的社会角度是有限的,不可能全角度地观察、反馈社会方方面面。

    社会繁荣的时代是出不了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的。这不是作家的责任,而是社会繁荣之下,老百姓谁愿意找“罪”受,接受思想的洗礼呢?都忙着赚钱、过小日子呢。

    平凡的世界在八九十年代让人震撼,精神真的有力量。但在商业化浪潮的今天,这类书缺乏商业元素,很难走到广大普通消费者的面前。就算你刻意去找这类好书,你能保证自己能空出三天时间静下心去读一读吗?

    社会是很现实、市侩的。物质匮乏的时候,社会推崇精神力量,因为不能提供丰富的物资给百姓,只能给精神了。物资丰裕后,曾经照亮社会精神的鲁迅、岳飞们就退居二线。

    等到大动荡,大灾难来临时,社会需要精神力量的时候,再重新拿出来照亮社会。

按照你的逻辑,平凡的世界其实也很平凡,只不过那时人们饥不择食,所以“震撼”罢了。

我是六零后,青少年时物质匮乏,确实更追求精神食粮,可惜,读鲁迅、普希金、奥斯特洛夫斯基、雨果,会震撼,却对路遥、莫言、贾平凹直流无感。你代表不了我们那个时代。(当然,精神小布尔乔亚哪个时代都不少,平凡的世界深受他们欢迎也是事实。)

最后,出不了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家,是你们的责任,不是时代的。你们的价值观聚焦于交易、审美逢迎于资本、生活沉迷于浮华,这些哪一条配得上“伟大”二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