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吐槽的是中国的民用建筑设计,几乎所有户型都把主要面积都放到厅里

【本文来自《非广告,笔者个人经历!从3样电器,看中美两国 的巨大差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底下已经有人说了,这三样东西在中国没法推广最主要的阻力除了生活习惯,就是居住面积。烘干机和洗碗机都很占面积。而食品粉碎机对管道要求很高。我在美国我自己的下水道都被堵过。中国的居民楼面积更加紧凑,导致不可能使用很粗的下水管道,而高楼高密度住宅密集使用食品粉碎机会成倍增加管道堵塞的风险。

我觉得真正要吐槽的是中国的民用建筑设计,几乎所有的户型都是把主要的面积都放到厅里。100平米的房子,30平米是厅,而厨房和卫生间都特别小,7-8平米的厨房,1-2平米的卫生间算主流。我觉得现代人其实对社交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弱,宽敞的厨房卫生间对提升生活质量的影响远远超过宽敞的客厅。但是客厅大的房子好卖,装修成样板间更吸引人。而且大家都设计大客厅小厨卫的房子,时间久了没人真的去考虑这样的设计到底是不是合理。反正房子这么贵,买得起有的住就不错了,大部分人对生活细节的体验是很粗糙的。

美国的房子和家用电器也是按照美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设计的,不见得一定合理。比如我就很不习惯美国房子的抽油烟机那么弱鸡,一定要换成大吸力的中式抽油烟机才好用。再比如美国几乎每家都有壁炉,这个东西对我就是个摆设。在木头房子里烧木柴取暖,我想不出来这个好在哪。至少加州的家庭没有装中式的水暖气或者地暖的,取暖如果不用壁炉就靠吹风式的空调,又吵又耗能。好在加州冬天不冷,需要开空调的日子也就一两个星期,忍忍就过去了。

眼看着电费也是一天天的涨,加州阳光又充足,从今年夏天开始晒衣服的传统艺能回归了不少。不过冬天阴冷的时候还是用烘干机好,拿出来就能穿,又柔软又舒服。洗碗机属于用上就摆脱不了的家用电器。

至于食品粉碎机,自从去年堵了一次下水管,花300多刀请人通了一次以后,现在我也尽量不把难打碎的厨余扔进去了。大部分蔬菜的厨余都留起来堆肥,少部分剩菜就直接倒掉。粉碎机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