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君,一个陪您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冷酒伤肺,热酒伤肝,没酒伤心。戒饭可以,戒酒不行。”这是许世友将军常说的一句话。的确,许世友将军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也因此留下了许多的传奇故事。

许世友将军喝酒的习惯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早在红军时期,许世友就是四方面军出了名的海量。当时团以上干部都有挑夫,在行军时一般都是一边挑行李,一边装书报。可是许世友却不一样,他的挑夫常常是扁担两头都担着酒,如果挑夫没担着酒,那一定是没打仗,看看他的通讯员,一定被临时安排做了挑酒的挑夫。当然许世友可以喝酒也是被特批了的,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许世友都可以“违反纪律”喝酒。但许世友自己也有分寸,严格地给自己立下了“三不喝”的规矩:战前布阵不喝、指挥战斗不喝、打了败仗不喝。其实许世友给自己立下的“三不喝”规矩,就是在遵守纪律,虽被特许允许喝酒,但是他绝不是酒鬼,什么时候该喝什么时候不该喝还是非常明白的。而这“三不喝”的规矩,和毛主席还有非常大的关系。

红军长征时,许世友带领的部队经过一个黎族山寨,山寨的首领也是一个爱喝酒好交朋友的豪爽之人。当时两人都是年轻气盛,这个首领要和许世友比拼酒量,只有喝赢了他,才让红军过去。许世友欣然应战,在全军战士和全寨山民的注视下,两人干完了一碗又一碗,直到黎族首领酒力不支先醉倒了。这之后,山寨首领与许世友结为兄弟,还尽山寨之力为部队补充物资。此后,许世友“英雄海量”的美誉便在全军传开了。长征结束后,毛主席见到了许世友,笑问他“英雄海量”的故事。许世友挠挠头不好意思,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道:“许世友同志,能喝酒多交朋友是好事,但酒能成事也能误事,不知你知不知道。”看着许世友不说话,毛主席又点拨道:“如今是战争年代,喝酒误事,甚至打败仗的事情不少。我不是不同意你喝酒,而是喝酒要有约法,三章你自己定吧!”听罢,许世友便脱口而出:“战前摆兵布阵不能喝酒;战斗进行时不能喝酒;打败仗时不能喝酒。”毛主席听后很高兴,笑着说:“好,就这三章,不过还要看执行啊。”

这就是许世友“三不喝”规矩的由来,不过这“三不喝”,其实许世友早就在遵守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明确提出来。早在1933年8月,许世友率领红九军攻打仪陇、营山时,虽然通讯员一直为他背着满满一酒壶的酒,他却一个多月滴酒未沾,直到战斗胜利,他才喝了这庆功酒。除了“三不喝”的规矩,许世友还有一个“不喝醉”,那就是身临前线不喝醉。身处前线又处在无战事的情况下,许世友只会小酌解解馋,绝对不喝醉,为的是保证清醒,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有了这个规矩,许世友只有在身处后方的时候,才会开怀畅饮,好好地过把瘾。许世友与酒的传奇故事,更多的是在他重病之后。他晚年患的是肝癌,对酒非常的忌讳,但他总是背着医护人员偷偷地喝酒,为此一再地和医护人员“打游击”。在明面上喝不了酒,他就将酒偷偷地带进卫生间,然后偷偷地藏在隔板里,馋酒了就溜进卫生间偷偷地喝一口。清醒的状态下,许世友想着各种办法过酒瘾,在昏迷中,他仍然忘不了酒。许世友的肝癌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恶化而来的,而且他当时已经是80岁高龄,无法做手术根治。当时医护人员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尽量地延续许世友的生命和减轻他的痛苦。

但人类所患的各种恶性肿瘤当中,最疼痛、最折磨人的,就是脑癌、骨癌和肝癌。对于许世友这样的肝癌晚期患者来说,不仅延续生命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而且减轻痛苦的收效也是同样有限的。随着癌细胞的疯狂扩散,对周围肌体的吞噬每日都在加剧,引发的全身性剧烈疼痛日夜折磨着许世友。原本有着很强镇痛效果的镇静剂或麻醉剂,加大几倍用量,也往往无法止住他的疼痛。昏迷当中的许世友,因为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而躁动,惊厥,抽搐。守候在他身边的亲属和医护人员,看着他如此痛苦自己又无能为力,内心也感到非常的痛苦。在各种方法都尝试之后,许世友的一名亲属取来了他最爱的茅台酒。当时的许世友已经处在不能喝水进食的状态了,医护人员便用用筷子蘸了蘸酒,向他的口中滴进二、三滴。没想到奇迹真的出现了。哪怕只有几滴的茅台酒竟然,比什么止痛针都管用,许世友立刻因此安静下来了。

昏迷之中的许世友,几乎是一直处在高烧之中,连续多日的高烧,使许世友的嘴唇肿胀,皲裂,上下嘴唇不自主地颤动,从皲裂处向外渗血。医护人员给他涂过滋润性的油膏和生理盐水,效果都不太好,后来便尝试用浸过茅台酒的棉球,不仅润湿还能消毒。没想到昏迷的许世友竟因此有了反应,上下唇本能地一闭一合,居然咂得“叭、叭、叭”地响。许世友与通常的晚期癌症病人不同,他没有因为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殆尽而变得干瘦的。相反因为水肿和腹水,他的皮肤被撑得鼓鼓的,好像全身的水都跑到皮下去了,皮肤看上去亮晶晶的。在很多急救措施一起上,各种药物综合使用的情况下,许世友出现了过敏反应,皮肤上出现一片一片的丘疹。而在当时多种疗措施一起上的情况下,要找出并排除掉引起过敏的致敏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过敏反应引起的瘙痒,更加重了病重昏迷中许世友的痛苦,但抗过敏药物又会增加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内脏器官的负担,也不能随便用,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搔痒。于是值班医护人员和他的亲属便轮番给他按摩、搔痒。但是搔痒这个人人都会的、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在许世友这里却变得很困难。由于许世友全身水肿,如果轻了,那就止不住痒,如果重了,他的皮肤要么溃破,要么皮下出现血斑,所以搔痒的力道要控制的非常合适。

在经历各种尝试后,医护人员又将目光锁定在了酒上。他们用棉球或纱布蘸上茅台酒,擦在许世友身上一片片丘疹处,止痒效果竟然意想不到的好。医护人员终于见识到了许世友对酒的喜爱,也在之前的实践看出真知,以至于还发现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把打开的茅台酒瓶挨近许世友的鼻孔,让他闻从里面散发出来的酒气,照样管用,真称得上“酒香治百病”。这也正应了许世友总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戒饭可以,戒酒不行。”即使他处在昏迷之中,凭他生命的本能,仍在顽固地实践着这一“诺言”。后来许世友去世,被特许土葬,在随葬的物品中,有一件是他的家人特意从他珍藏的40多瓶茅台酒中挑出的一瓶,足见他的家人对他了解。如果你现在去河南新县的许世友将军墓,你会发现将军墓前摆满了茅台酒,已然成了一堵酒墙,寄托着人们对这位“酒神将军”的无限敬仰。

文章整理不易,欢迎关注狼君。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和故事,请把它推荐给更多人吧。本文章为狼君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