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有幸进入北京公交最底层,体验了两个月公交司机和乘务员的生活
【本文来自《余亮:“网络举报”的辩证法》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如果我们将视野、转向实体经济和公共事业领域,会发现这些明星、资本大佬是多么的可恨。我最近有幸进入北京公交最底层,体验了两个月的公交司机和乘务员的生活。白天,不管你有没有时间吃饭、上厕所,一到点,你必须上车,女司机不敢喝水,乘务员一天站着跑10-16小时,工资不到4000元。政府一年补贴公交行业几百亿,但仍然只能保障行业员工最基本的生存待遇。公交公司及其附属企业凭着一棵公益心,再晚再客少也必须跑,员工每天的休息时间都得不到保障:晚上11点多下班,早上5点半必须上岗。
资本驱动下的“抖音”,整天忙的是如何想办法让用户玩的开心,开出的月薪高达10万也不希奇。工人阶级不会眼红,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有哪些?国民经济与社会运转的支柱行业(比如公交)在艰难困苦中活着,承担着主要的社会责任。
有人可能说“活该”,但你可算过:在北京1元钱坐公交有多么便利?如果少一些公交,私人汽车会增加多少?空气、道路会如何?那些因为上晚班的归家人将是怎样的?公交战线的一线员工晚上十多人挤在一个房间睡高低床,有的管理人员还是睡地铺......
不用想也能知道,我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社会发展早已被资本所毒化,从体制到机制,从投资到分配,从银行到炒房团,我们存在众多的改革与治理缺失。
我们对明星的暴光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这样的简单的暴光能否治本?我们的高新技术能够做许多事情,但目前还不能帮助我们解决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民生与社会公共服务问题。
我们应当不仅仅只是始于治理几个失德工艺人,而是应当从制度与文化形成强大的合力。发展实体经济也好,用高新技术推进重大领域的战略工程建设也罢,都需要我们全体国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参与来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