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恒大又是一条好汉?!

500

1 前言

中国好汉们,视死如归时,常常仰天喝道:

20年后,爷又是一条好汉!

干嘛,说20年,10年不行吗?

按转世投胎理论,18岁成年,加2年筋骨历练,20岁正青春无敌,迎来大爆发年代。

鲁迅先生写阿Q去刑场,“过了20年又是一个……”

先生居然没让阿Q把“好汉”二字喊出来,此处用上一个省略号。

有分析,这是吃瓜群众看热闹的欢呼声,把“好汉”二字给生生遮盖住了。

而我更愿意相信,先生或在暗示,哪怕20年后,阿Q也做不成好汉,会是另一个阿Q,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罢了。

2 恒大新战略

10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弹指一挥间。

恒大许家印老板此番在复工复产保交付专题大会上,“严重跑题偏题了”,借题发挥对今后10年战略发展规划出新的路线图。

从对外新闻稿来看,话语不多信息量大,概括起来是“非常2+1”:

一, 房企变车企,恒大将不再是原来的恒大了,我不再是原来的我;

二, 地产规模大幅缩水,恒大不再“恒大”而是变“小”了,我也不再是原来的我。

不由想起范冰冰李晨的分手宣言,“我们不再是我们”,但显然这里无法同步使用后面一句,“我们依然是我们”。

“非常2+1”,以上为2。

+1,我视为战略下的战术选择,即全面现房销售。

许教授对恒大的发展战略进行了凤凰涅槃式、移山填海式的、脱胎换骨式的革命,若用“大刀阔斧”、“腾笼换鸟”都会感觉力度不足以形容之。

因其恒大在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地位,解剖这只“特大麻雀”的新战略具有现实意义。

3 我是车企

恒大立志“转业”。

10年间要把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当作主业,把房地产沦落降为副业“小二哥”。

恒大的房子们为“不动产”,汽车恒驰是“动起来”的“动产”。

恒驰,恒驰,永恒在大地上驰骋。

这名字与恒大一样响亮,掷地有声。

恒大,不是转型,是转行,是转业。

转型,我们大体可视为原主业基础上的拓展,如房地产进军商业、物业、公寓、仓储、养老、文旅等,万变不离其宗,都能或多或少看见房子在那里明晃晃地杵着。

这是房地产的生态圈,并没有真正“跳出圈儿外”。

万科、龙湖皆如此。

造车与盖房,如果不是车从房前驶过,车回家停在车库里,它们交集你最多想起了“房车宝”?

许家印同样看法,我们不是弯道超车,我们是换道超车。

造车,是新赛道,与盖房子那是“道不同不相与谋”啊。

说自己不再是房地产企业的,第一个大型企业一定是万达,第二个就是恒大。

看万达,无论怎样包装说我不是,但看上去与房地产业瓜田李下,还是脱不了干系。

恒大汽车,全身上下没有砖头水泥的土味,那将是发动机欢快的哒哒声。

大错特错,这新能源车哪有哒哒声,那只剩下科技的味道,未来的味道,恒大的新滋味。

可转型皆不易,都有此说,不转是等死,转了是找死,何况转业、转行的“面目全非”。

造车是烧钱的事,恒大这两年根据公开资料,至少近200亿投身造车大业。但车没下线一辆,测试测试再测试,量产更待何日?

更为担心的是,房地产商有胆识,有雄心闯出一条新生路,可思维方式的“路径依赖”或仍然是房地产化的,并且根深蒂固。

像许教授总结的造车之捷径: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买来核心技术,买不来的就合作,组成产业朋友圈,大格局观、造好车!

不得不说,承认你的魄力,赞赏你的果敢,但上述“三字真经”集群完全是地产商的土豪范儿。

你有多大胆,地都不敢有多大产了,这下又不是埋头搞地,是搞所谓新科技、新高端制造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活,就得有技术含量,不能运动式造车、突击式造车、大拌菜式造车吧。

恒大汽车的战略宣示,同样说明恒大房车宝的没戏,恒大物业不排除仍为变现工具,而恒大冰泉早已失去了向新晋中国首富、全球八大富豪之农夫山泉钟睒睒挑战的底气,连分一杯羹都谈不上了。

选车,上车,造车;

王小丫说,确定了,不改了。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往往一是先有路,二是路上拥挤变得无路可走。

新能源车,新赛道,玩家已经不少,也谈不上是蓝海,前有追兵,后有堵截。

国内先行者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国外大鳄特斯拉等,还有传统知名车企的纷纷入局,恒大可不像在地产圈的江湖地位,那是从白纸一张重新学写字的娃娃做起来。

翻阅许老板2019年底在广州召开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值上的豪言壮语——

恒大将用3到5年时间,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车企。

掐指算来,这三年过去,整车还没见到,房子倒摇摇欲坠了。

这次调整目标,是重新制订的十年战略,希望是许教授深思熟虑、脚踏实地、沙盘推演后的举措。

时不我待啊。

不能忽视的,还在于这次地产爆雷对品牌的影响,恒大的恒驰必须再造金身,才能让汽车开得稳,跑得欢,出货量大。

许教授转业、转行一旦成功,无疑掀开恒大新篇章,全球各大商学院也会自此研究来自中国的新案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 我2000亿

许教授对“副业”房地产,毫不手软动刀子了,“初心”亦改。。

恒大房地产的销售规模,要从去年的7000多亿,10年内要压降到每年2000亿左右。

2000亿,规模只及顶峰期三分之一不到。

见过减肥瘦身的,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

恒碧万,谁是“宇宙第一房企”?

万科表示兴趣不大,要不郁亮也不会说“这几年庆幸万科不是行业老大”, “安全比增长更重要,能力比规模重要”。

恒大一直想争“我的万亿不是梦”,都7000多亿了,似乎新高触手可及。

碧桂园自那次“新闻发布会事件”之后,明显对“宇宙第一”有所忌惮,从碧桂园后来只公布权益而非全口径销售数字,就不难看出杨国强老板开始的内敛。

谁将率先成为一万亿规模的房企?

谁都不愿意出个头了,谁都是踟蹰不前的心态。

形势,已不允许借用高杠杆盲目扩张,做强可以,大而不强不行,大而不能倒更不行。

恒大,放弃天量规模,放弃万亿征程,更是中国房地产规模整体触顶,企业发展模式转换的标志性事件。

规模是有瘾的,跑马圈地有着无限快感。

先恋爱后结婚,还是先结婚后恋爱?

规模论,就是把生米煮成熟饭,先结婚过日子。

至于恋爱成果,像利润、现金流,有了规模,有了话语权,相信就水到渠成了吧。

2000亿降到怎样的行业地位?

如果后10年房地产格局不发现大的变化,也看不出还有什么大的变化,那一定稳居前20强或30强行列,2000亿的恒大也不算小。

但原来的“头部房企”,按下降尺寸计,变成了“胸部房企”。

恒大,一直大,你过去是要让许多人忍一忍的。

10年,“恒大”变“恒中”,中部偏上的位置,倘若能稳健前行了,按河南话说,中!

中而美,小而美;

中而强,小而强。

美,断不是一副面孔。

强,绝不为一种身板。

万科郁亮最近还说,行业缩表的过程,如同缩骨减肥一样,必然伴随煎熬痛苦。

恒大降速减规模,煎熬的是内心,痛苦的是一颗冠军的心,但只要真这么调整,许教授说10年不拿地,若再加上10年少开工少交付,规模降下来比执新能源车之牛耳,确定性可谓——

十拿十稳。

5 我是现房

今后,恒大没有预售过的楼栋或项目要全部改为现楼销售。

现房,是情怀,更凭实力。

恒大,一手交钱,一手交房,或将引领现房销售新规则。

市场议论纷纷,有人揣测客户不敢购买恒大期房,都怕交付成问题。与其不好卖,不如卖现房,让人眼见为实。

有人分析把没预售楼栋与项目改现楼销售,实际上延长操盘时间,而时间用来换空间,对目前的恒大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腾挪术。

更有人不解,没现房销售时,都可能因现金流问题出现交付难题了,折腾现房销售反而就会更有保障了么?

恒大想这么干现房,可现房销售回款时间更延长,总包单位,材料单位,服务单位等等的钱,是不是相应更加没个准儿了,更要乙方单位垫资到永远,最后未兑现商票重重叠叠一览众山小?

这些都需要许老板回答。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央行领导给恒大评价“经营不善”,这顶帽子很沉重。

现房销售是极好的“经营理念”,但若无支撑的“经营手段”来保证实施,就依然不会有“善”的果子。

许教授的学生、粉丝们,期待这个冬天,喝破嗓子,更要干出样子。十年,又是一个好汉,青山在,人未老。

尾 声

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

牵牵手就像旅游

成千上万个门口

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恒大不会是原来那个恒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况归来!

它要卧薪尝胆,它要东山再起,如果这世间真有什么是“恒”,那唯一的就是

——变化。

我的眼泪

不是为你而流

也为别人而流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