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杂记(一百一十)我们该宣传的是共产党员白求恩,而不是加拿大人白求恩

孟晚舟回来了,今后中加关系会好转吗?

据说连加拿大人自己都不乐观,说很难回到从前。

不过还是有一些事情可以做的,比如利用一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人来打感情牌。

而中国人最熟悉的加拿大人,无疑是白求恩,如果小土豆有他爹一半的脑子,肯定会大张旗鼓的纪念白求恩,展示“中国与加拿大的传统友谊”。

 500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  ,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11月12日凌晨逝世。

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而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老三篇,学生时代要求全文背诵的《纪念白求恩》里,186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00

可是加拿大人搬出白求恩,我们应该心软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白求恩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参加过西班牙国际纵队的国际主义战士,然后才是加拿大人。

 500

而且加拿大人一度反对赞美白求恩,因为他是共产党员。

1973年CBC采访白求恩外甥女贝蒂·科内尔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他家人和其祖国加拿大人眼中的白求恩究竟是怎样的。

“舅舅1935年11月加入共产党后,我们家感到非常尴尬。他做事方式很不一样,我母亲对他为人类事业作出贡献感到自豪……他加入共产党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医疗事业……穷人经常承担不起医疗费用,而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得到国家提供的药物和治疗。”

贝蒂说。

但中西方冷战期间,依然有加拿大人对白求恩抱有兴趣。

《凤凰涅盘:诺尔曼·白求恩的一生》一书的作者罗德瑞克·斯图尔特就是其中一个。

1969年,他在多伦多大学附中教授历史时,学生对加拿大电影局制作的白求恩纪录片很感兴趣,这也引发了他的思考。

在此后40余年间,他多次来到中国。在写《凤凰涅盘:诺尔曼·白求恩的一生》之前,他和妻子已经出版了4部有关白求恩的著作。

但其他加拿大人对这些书并不感冒,原因很简单。

“当我上世纪70年代卖书的时候,许多加拿大人反对赞美白求恩,因为他是一个共产党员。”

而同样情况发生在白求恩的战友、传记作家泰德·阿兰和希尼·戈登身上。

他们在1952年出版的《手术刀就是武器:白求恩传》,得到了中国方面的重视,宋庆龄亲笔作序。

该书在全世界卖出几百万册,但在加拿大本国的销量只有1.6万册。

500

 

直到1972年,白求恩才逐渐出现在他的故乡。

上世纪70年代,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970年,特鲁多的父亲老特鲁多领导的加拿大政府早于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随着1972年尼克松访华,特鲁多于1973年正式访问中国,并特意赠送给中国政府白求恩生前发明并使用过的医疗器械———“肋骨剪”和“铁制助理医生”。这两件物品随后被文物部门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是年,加拿大政府追认白求恩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加拿大英雄”。本来默默无闻的白求恩,逐渐在家乡成为知名人士。加拿大约克大学以他命名了一个“诺尔曼·白求恩学院”,他家乡安大略省斯卡区的一所中学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500

 

由此可见,这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其实在加拿大人眼里,只是个工具而已,需要的时候拿来就用。

他们的领导人总是跟在美国人屁股后面,看着白宫的眼色行事,不管是老特鲁多,还是现在的小土豆。

白求恩只有在中国,他才是英雄,而在加拿大,只不过是个红色疯子而已。

如果加拿大人突然开始纪念白求恩,我们不妨添把火,着重宣传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国际主义战士的事迹,当两国的友谊以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国际主义战士为纽带联系在一起,那么我倒是想看看,特鲁多是否有胆子接。

黑猫认为,他不敢。

毕竟反华,他们损失的是钱,而赞美一个共产党,他们损失的可能是命。

小土豆怎么看都不像是共谍吧。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