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未来餐厅让机器人炒了三道菜,没想到,全糊了

我坐在舒适柔软的人体工学椅上,面前的悬浮桌面上固定着精致的碗筷,旁边的自动门打开,一位极富东方美的黑直长机器人走进来,端着一碟看上去色泽诱人却不知是什么动物的肉走进来。

500

“这是您的主菜,八分熟合成蛋白质分子料理,采用国际顶尖的食材合成算法与工艺生成,嚼劲间夹杂肥嫩,富有弹性和脆感,肉汁丰富,只有40大卡。根据您的习惯,甜品将在28分47秒后送到。祝您用餐愉快。”

入口前那一刻,座椅突然后撤了一下,我被安全带拉住,才发现刚才是在做梦,出租车已经到了目的地。

而眼前真实的“未来餐厅”,是如下的情景:

500

常规的餐桌、座椅和餐具,装修一点都不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重点是,并没有可爱性感的机器人小姐姐。

毕竟,人类文明才走到2018年。

这个“未来餐厅”是京东的手笔,坐落在天津滨海新区,藏在一片片崭新的居民区里,京东X无人超市的隔壁。

500

据说,这家餐厅是由机器人提供服务, 美食博主 量子位准备来这里,品尝机器人的厨艺,享受机器人的服务。

京东官方的数据说,整个餐厅有400平方米。不过在店里,量子位只看到了大约20张能坐4~6人的桌子,可能其他面积被后厨、仓储、和包间占用了。

据大众点评上写的开始营业时间还有15分钟,店里的食客们已经把所有桌子坐满了,热热闹闹的等着上菜。

门口站了一位服务生,表情动作十分生动,语言富有人性:“您是要机器人上菜还是服务员给您上菜?不用机器上菜的话现在就有位置,要机器人上菜得等,等到什么时候不好说,11:30才开始上菜。”

让我失望的不是要排队等待,而是这位服务生并不是机器人。

好在,店里是有机器人的。三名人类服务员和两台传菜机器人一起服务着食客们,机器人“端着”托盘,行驶到不同的餐桌旁送菜,人类服务员则承担了更多工作:招呼客人、准备碗碟、协调后厨、收拾桌子、结账开票……

500

这让不少本地的科技爱好者颇为不满:“还是人呐!机器人呢?”(请脑补煎饼果子口音)

餐厅里侧的一角,就是厨房了。厨房面积不大,能通过玻璃看到的展示区域只有十几平米,靠近玻璃的外侧,四台机器人厨师正在忙碌着;靠里的则是一排备料区域,四位人类厨师在备料区的案板前忙着切肉切菜装盘。

不过,“机器人厨师”这个名字不是特别恰当,叫“炒菜机”更妥帖一点,因为它真的只会炒菜,选材、刀工、装盘都不会。

500

所以,机器人是怎么炒菜的?

首先,人类刀工师傅处理各种食材,将肉们菜们切片切丝切块;

人类配料师傅守着一台电子秤,将切好的食材和调料按配方加入一个特制的盒子里。

500

盒子分7个扇形区域,三大四小,大的主要装肉、菜和酱汁,小的则主要装调料和辅料。七个盒子围绕着中心的圆轴,每个盒子底部与中心轴之间有连接装置,可以分别倾斜倾倒食材。

配料师傅将食材装好之后,把这个盒子固定在炒菜机顶部,戳戳按钮,炒菜机就开始运作了,沿着盒子的中心轴旋转,调整角度。

机器开炒之前,要先焯水&过油

操作面板的正前方是两口半球形锅,分别装了水和油,机器倾斜一下对应的扇形食材盒,就可以自动把需要焯水和过油的食材分别下到两口锅里。

500

不过,这些扇形盒子的设计似乎并不能保证所有的食材都被倾倒到锅中,不少食材本就潮湿黏腻,有时就会黏在盒子壁上,躲过开水热油的一劫。

锅下面还藏着一个跟锅本身差不多大的“漏勺”,设定的焯水或过油时间到了之后,漏勺就会把食材从锅里捞出来,焯水的食材放回盒子,过油的食材则直接倒进另一侧的“炒锅”。

500

漏勺内部还有一根圆弧形的“搅拌棒”,可以将漏勺里的半成品食物刮干净,保证它们全部离开这口锅。

500

但是,将焯水食材放回来的过程不甚完美,毕竟,锅比扇形小盒子大,总会有个别个性张扬胡萝卜片跑到土豆丝的盒子里,或是藕片被迫“藕断丝不连”,沦落到荷兰豆里。

500

所有食材焯水过油准备完毕后,就可以开始炒了。


“炒锅”的形状比较奇怪,整个锅非常深,像旧时的水缸一样,配上纯黑的色彩和60度倾斜的姿势,看起来不像锅,倒像老式的、出锅时会“砰”一声的爆米花机。

500

按照程序的设定,盒子里的食材、调料被依次放进炒锅,加入翻炒的历史进程中。

“炒锅”通过旋转来实现不断翻炒,经过设定的时间后,“炒锅”倾斜,将炒好的菜品装盘,这道菜就算完工了,可以由传菜机器人送到食客的桌子上了。

不过,炒完一道菜后,人类厨师就把盛食材的空盒放到了脚下的地上,而洗碗阿姨洗过的干净盒子也同样在地上,引得一旁围观的老奶奶一阵嫌弃:“就放地下?那么脏!”

500

而另一边,炒完的菜被人类厨师递到出餐口,窗口的 机器人自动 人类服务员手动把菜放到传菜机器人的托盘上,点点屏幕上的键盘,设置这道菜应该被送到的桌台号,机器人就出发了。

传菜机器人是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如果前方有人,它就会自动绕行,躲避障碍。走到目标桌子旁,也会自动停车,转身面向食客。

不过,这种传菜机器人的“开车”技巧不是很娴熟,和人类服务员同时上菜时,机器人会被人类远远地甩在后面。

500

并且,如果前方的障碍物“收窄”了机器人的道路,尽管道路宽度依然足够它走过,它也会一脸懵逼、停滞不前,然后用两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卖萌,“嘴”里说着:“不好意思,请让让。”

店里的服务员解释,这是因为机器人的摄像头在下方,也就是下面的托盘底部,分别安装在了两侧,如果离摄像头太近,传菜机器人就会判断为无法通过。

500

当传菜机器人走到顾客桌台边的时候,就会发出语音,提示客人点的菜到了,请按照屏幕上的提示取餐——也就是客人自己把菜端到桌子上,然后点击屏幕上的确认,机器人就会离开,返回出餐口。

500

这样看来,传菜机器人除了可以省人工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对顾客来说,不仅接到自己菜的等待时间变久了,还需要自己手动取菜,如果有铁板、石锅、干锅类的菜,还要考验一下顾客的操作水平。

并且,机器人的托盘上方似乎也没有摄像头,无法进行菜品图像识别,你也不能像问人类服务员那样,问这位机器人上的是什么菜。

不过食客们还是对传菜机器人热情满满的。由于机器人忙不过来,一位女士的菜被人类服务员端了上来,当时她就不开心了:“谁让你端上来的?我就等着机器人上菜呢,你看我都准备好了录视频了呢!”

服务员只好重新把菜端回去,让机器人又上了一遍。

看来,大家和量子位一样,不是来吃菜的,是来吃这科技新瓜的呀。

看完机器人,我们来尝尝这机器人炒的菜到底味道怎么样。

在菜单的“机器人大厨必点菜”一栏中,一共有四个菜:荷兰豆炒腊味、菠萝咕噜肉、荷塘月色和小炒土豆丝。

500

既然是必点菜,想必是京东对自家机器人这几道菜的手艺很有自信了。我们选几道尝一尝。

第一道菜,是小炒土豆丝

500

但从色泽上看,这土豆丝不是平常的酸辣土豆丝那种清亮的鹅黄色,而是有些偏橘黄色的感觉,像是从重庆火锅的辣油里走了一遭。盘子里有不少辣椒,看来是主打辣味的土豆丝了。

土豆丝入口,是保有脆感的,机器炒土豆丝程序的设计者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必须控制时间让土豆丝炒熟的同时保留脆脆的口感。

味道还不错,算入味了,整体口味自然是辣的了,不过也仅仅是微微辣,和重庆火锅、韩国火鸡面之类没法比的。

不过,吃着吃着,量子位发现土豆丝里混进了奇怪的东西:胡萝卜片。

500

还有两跟白色、软软的条状物,不知是火候不对的土豆丝,还是混进去的牛肝菌丝之类的食材。

500

还有糊掉的土豆丝。

500

看来,这些独树一帜的食材在炒菜机器人不同的锅之间颠沛流离了很久啊。

第二道菜,荷塘月色

500

色泽还算丰富,不过吃起来油腻了一点,作为一个清新的小炒,藕片没有一丝清脆的感觉。

不过,口感已经是一个高级要求了,仔细一看——

500

糊×2,鉴定完毕。

第三道菜,菠萝咕噜肉

终于有肉菜了!一道散发着香味的菠萝咕噜肉被机器人送上来,看起来食欲大开。

500

看这色泽,红润有光泽;

看这菠萝,酸甜可口;

看这咕噜肉,诶,面皮裹得有点厚啊~

500

可能就是因为面多吧,咕噜肉吃起来绵软无力,感觉不到在吃肉,放佛在吃菠萝油条虾里没有虾的油条。

而且,咕噜肉外面虽然裹了一层红红的番茄汁,但是这酸甜口味并不明显。多吃了几口之后,我迟钝的味觉告诉自己:

这个菜,也炒糊了。

仿佛中奖了一样,总共点了3个菜,糊了3个菜,机器人炒菜的精准程度,令人佩服。

或许,大众点评上食客们说的“机器人炒出来的菜没有灵魂”,是因为灵魂被烧糊了吧。

500

整体来看,量子位只能给这家“未来餐厅”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味道:★★☆☆☆

环境:★★★★☆

服务&餐厅管理:★★☆☆☆

作为日常食堂勉强可以一吃,若是来宴请待客,可能会没朋友的哦。

500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