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关税壁垒逐渐削弱: “技术性贸易壁垒”长成新的杀手锏?
全球关税壁垒逐渐削弱:
“技术性贸易壁垒”长成新的杀手锏?
作者:方敏
在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过程中,大家听得较多的一个概念:中国输美商品。
其实,客观来说,“中国输美商品”更准确的状态和路径应该是:成功跨越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中国输美商品。
也就是说,中国商品必须要有实力跨过美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构成的门槛,才会成为“中国输美商品”。
在经济全球化越来越突出的今天,各国的经济相互渗透,特朗普举起贸易大棒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之前,必然需要考量中国输美商品对美国自身消费和各产业的影响。美国的公众意见征求环节在替代可能性征询、征税品目及税率评估方面相当慎重。美国贸易办公室知道,美国公众不可能允许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做“降低标准”的替代方案(对替代商品降低门槛),“降低标准”意味着政府损害公众利益。而当今世界的国家中,真正能够大规模,以品目覆盖性方式跨越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也就只有中国而已。
迄今为止,特朗普政府对中国250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极限,因为这2500亿美元输美商品已经是美国政府挑选出来短期有替代采购可能的极限。
所以,不管当下特朗普本人如何叫嚣对中国余下的267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其实在虚张声势。事实上,余下的2670亿美元输美商品,美国在全球范围之内短期内无法找到替代供应商。
特朗普一再叫嚣马上对中国余下的2670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这件事,如果中国信了,就输了第一招。
事实上,中国每年超过5100亿美元输美商品方面,因为规模、甚至全品目覆盖,其中很多类别商品短期内不可替代,这实际上是中国手中的筹码。
因为“时间”和“规模”本身也具有“壁垒”的特性,余下的267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美国期待的替代供应商,没有足够长的时间积累和国家基础工业水平培育的规模能力,想替代中国根本就是妄想。
而特朗普在还没找到替代供应商之前对中国的叫嚣,除了讹诈,应该别无判定。
而对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个概念,其实是“技术壁垒”和“技术性壁垒”作用的合集。
有关“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一般是关于商品标准、商品专利和商品技术层级等构筑的技术性关卡,指国家或地区政府对产品制定的(科学技术范畴内的)技术标准,如产品的规格、质量、技术指标等,以及产品涉及到的技术专利保护规定。技术壁垒是以技术为支撑条件,即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设立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设置门槛,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
用通俗的话来讲“技术壁垒”:就是你卖给我的商品,要符合我对该类商品制定的技术标准,以及我所规定的一切相关的技术法规,能够跨过这个门槛(壁垒)的商品才有资格进入其后的商品贸易环节。
长期以来,方老妖的主要工作方向是流体控制设备的设计开发,对技术壁垒有着比较深切的感触,其间接触有很多有关“认证”的事项,建立的基本的概念是,中国的所有外向型企业,产品要进入那个国家或国家联盟的市场,取得这个国家或国家联盟的行业认证和许可,就是一件必须的事情。
以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为例,假如产品进入美国市场,API认证就必不可少,再辅以其他必要的认证,比如ISO9000、ISO14000抑或ISO18000等等,或者还有客户要求提供的其它认证,比如LR证书等。当然产品按照美国标准生产、按照美国标准检验以及按照美国标准包装和标示就更是题中应有之义,是必选项。
也许有人就要说了,按照别人的标准是应该的。对!方老妖不否认。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在美国本土生产一件产品,因其工业基础准备,标准准备,检验设施准备甚至包装、标示准备都早已约定成俗成为体系,生产顺理成章。而相同的产品,在中国的环境下生产,就要在中国重现一套从设计、生产、检验、包装等与美国本土相同的一套体系,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够成为一件“输美商品”。
事实上,中国企业在中国重现美国体系来生产产品,突破美国的技术壁垒,是要付出很大成本的。而美国本土同类企业面对这个技术壁垒却是生存的常态。因此在美国市场,技术壁垒的存在,产品成本方面事实上极大消耗了中国商品的竞争优势。
据方老妖所知,中国外向型企业,都需要建立一个认证工程师团队来应对产品走向世界需要的各种繁杂“认证”。
而这些证书所代表的企业能力,在企业价值认定或企业所有权转移时,也是有进一步确认价值的存在。
本质上,这些“认证”是什么?就是“技术壁垒”的构件之一。
就流体控制设备行业而言,各类“认证”还只是对外贸易商品的基础条件。在“认证”这道门槛之后,还有一道属于用户性质的合格制造商审核。比如,方老妖了解的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对制造商审核就包括:质保体系审核,技术图样和工艺文件审核,以及产品原型实验认证审核等三个主要步骤。而这些审核,也是对中国产品制造商成本的一项现实挑战。
前段时间流体控制设备行业信息称,欧盟将对各国出口到欧盟的不锈钢铸件、流体控制阀门及相关配套件商品设置技术性壁垒。该项技术性壁垒内容描述:欧盟将把上述商品材料中所含的锆元素(化学名为Zr)列为放射性元素,要求对欧出口商品中该元素的含量降低至0.01%以下。以此限制各国不锈钢铸件、流体控制阀门及相关配套件商品对欧盟的出口,该项技术性壁垒一旦全面启动,势必也会对中国输欧的不锈钢钢铸件、流体控制阀门及相关配套件商品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因为去除材料内锆元素至0.01%以下,会造成中国出口欧盟的流体控制商品的原材料成本大幅飙升,中国输欧的流体控制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就被这样限制了。
有关“技术性壁垒”
“技术性壁垒”一般指国家或区域组织为维护国家或区域安全、保障人类安全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
比如,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世界向美国提供钢铝产品的国家的加征钢铝关税,这个措施就是比较典型的技术性壁垒设置手法。但是,因为美国在这项措施里的“壁垒”体现方式使用的是“关税”,所以,2018年10月29日中国、欧盟、挪威、土耳其、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七个经济体,已经同一时间对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世界增收钢铝关税一事申请WTO启动审查,以厘清到底是因为国家安全还是贸易保护。
所以,以上案例只是设置手法与技术性壁垒相似,并不算技术性壁垒的确切案例。
那么,方老妖就来讲一个比较确切的技术性壁垒案例。
大家来关注两条新闻:
2018年7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发表联合声明:美国与欧盟在非汽车工业品的领域进行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零补贴方面一起合作。
2018年7月25日,卢森堡,欧洲法院裁定对新的基因工程方法进行管理。根据该裁决,通过应用新的基因工程方法改变其遗传状况的植物不能免除现有的欧盟转基因生物法规。这就意味着基于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重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辐射突变技术的农作物,全部被欧盟划归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也就是转基因作物。遵循现有的欧洲GMO管理条例,这意味着基因编辑作物也要受到GMO同样程度的监管。特别重要的是:基因编辑农作物因此被关在欧洲的大门之外。
(解释两个概念:“转基因”通常意义下是指,一个物种的遗传基因中插入了别的物种的基因片段。“基因编辑”通常意义下是指,只对物种的基因进行优化排序、剥离或诱变,没有别的物种基因的介入。)
第一条新闻里面,有一个含义就是美国与欧盟之间的所谓贸易“零关税”,其实是包括农业产品贸易的。本质上,欧盟国家的农业,在美国大农场模式的农业面前,根本没有抵抗冲击的能力。而欧盟又不可能任由自己的饭碗被美国掌控,可基于容克与特朗普敲定的协议,欧盟又失去了建立关税壁垒的权力,怎么办?
有鉴于美国推广的高产农作物几乎都是基因编辑作物,且最近美国农业部也即将做出一项重要决定,美国将批准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生产的作物进入市场,这意味着美国市场基因编辑农产品将合法化。
于是欧盟找到了一个解套的办法,这就是第二条新闻里欧洲法院裁定对新的基因工程方法进行管理。
美国“零关税”倡议,带来的却是更高级的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
大家有没有发现,看似毫无关联的两条新闻里,完全相同的时间节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第二条新闻就是欧盟针对第一条新闻的对策。欧盟强行以技术性法案裁决的方式来挽救自己的农业,其实这就是最典型的“技术性壁垒”。
另外,美国长期主导的“巴统组织”和《瓦森纳协定》对中国实行高新技术封锁,以“安全”为借口限制技术转移可能的措施,本质上也是技术性壁垒的一种。
美国、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国华为公司的5G通讯系统,也是典型的“技术性壁垒”。
立足于“技术壁垒”和“技术性壁垒”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的广泛性、复杂性、隐蔽性,使其在国际社会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成为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保护国内企业、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有力手段,也因此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障碍。
可以预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建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未来,必然会成长为“杀手锏”一般的存在。
那么,在这个由白人主导的世界,中国是否要畏惧这些壁垒?
中国当然不会畏惧!因为,中国手里握有两个硬筹码。
当下美国对世界主要经济体打贸易战的底气来源于何处?
客观来说,美国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美国的持续性购买能力,也就是美国的“市场威力”。世界主要经济体都不愿意放弃美国这片“成熟市场”,才是美国傲娇、拿乔的真正资本。
因为,只有真正的贸易国家,才能够理解和重视世界上一片可持续的成熟市场的意义和重要性,离开美国市场就意味着贸易国家持续的损失。
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可以肯定,中国就是未来市场容量远远大过美国的下一个成熟市场,这就是中国手握的第一个硬筹码。
这个筹码在手,中国可以对那些给中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体对等应对。
而中国未来手握的另一个硬筹码,就是中国当下已经接近两亿受高等教育以上的人口。相信再过十年,中国受高等教育以上的人口数量,就会接近美国人口的总和,想一下这样数量的高素质人口积淀,会给未来中国和世界带来怎样的技术进步和改变!
所以,面对当今世界的复杂和深刻变化。
中国需要的不是动辄对外界压迫和干扰的激烈反弹。
中国真正需要的是:时间!
时间会带给中国想要的一切!
所以,和平发展的内外环境才是中国的核心需求!
(以上,作者只是基于有限信息对时事的观察,仅代表个人观点,特此声明!)
2018年11月30日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