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6倍以上,为啥美国流浪汉是中国的上千倍
这几天由九边等人讨论的中美收入差距话题越来越热火,捧美贬中的和捧中贬美的都不乏其人。
为啥不同的人认识差距这么大?
第一是立场问题,俗称“屁股问题”。这没啥好说的,一旦立场确定,除非信仰让本人遭受重大损失,否则很难改变,所以也就不存在哪一方说服哪一方的问题。
第二就是有没有实地观察。没去过美国的中国人是绝大多数,所以关于美国的印象只能来源于媒体,或者道听途说。媒体这玩意有各种角度各种倾向,真正假假虚虚实实没那么容易分清,就看你愿意接受哪个角度哪种倾向的信息了。
另外就算是去过美国甚至是在美国常住的人表达的信息就客观公正可靠吗?也未必。住在美国生活在哪个层次肯定看到的体验到的也会有很大差别,能闲下来跑回国内网络空间用汉语发帖的肯定不会是混在美国下层的,起码住地下室被淹死的一家三口没心情干这种事。更何况一部分人的本职工作就是在中国自媒体上描述美国,你都美国人了,不是更应该用英语在美国网络上拓展社交圈子兼挣钱?
所以就算人在美国常住美国,经常在中国网络上用汉语散布美国信息的十之七八是别有用心。如果不是有看得见的利益,我得有多强烈的使命感经常跑欧美网络上用英语发布中国的消息?
美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呢?一个人均收入是中国的6倍以上却在很多城市遍地流浪汉的极端分裂的美国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就如同一部分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在网络自媒体上把中国快夸成天堂而他们国内的民众以为中国很落后仿佛地狱一样,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也是极端分裂的。中国的普通百姓一般比较喜欢那些外国人赞美中国的报道,但扪心自问,中国真有他们夸的那样好吗?
这些外国人在中国不会遇到9961或者是低薪甚至被克扣的问题,不会遇到买不起房和高价彩礼问题,不会遇到尔虞我诈被朋友同事下套坑害的问题,不会遇到高校毕业就面临失业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问题。他们夸赞中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来中国就过着上层优裕的生活,因为中国对外籍人士是非常友好的,而且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90%的中国人比不了的。
那些跑去美国夸赞美国的中国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本来就是族群中的优秀分子,去了美国凭借专长和高素质自然能够争取到较高层次的生活水准,看到的自然是美国社会美好的一面。而在中国就身处下层,跑去美国生活能好到哪儿去?凤姐这类人还不是打肿脸充胖子?
所以大家就能看到,美国疫情如此严峻,死了快70万人了,医疗系统似乎也不堪重负了,CPI大涨了,给人的印象就是美国老百姓水深火热。可住在美国那边的亲戚朋友传来的消息却是人家那边生活安定得很,也没受什么“辱华”“排华”的波及,物价上涨远没到让生活质量下降的程度,该买房买房,该炒股炒股,资金充足得很。国内这边到了美校开学季美国使领馆门口排队一公里,仍然争抢着要去美国留学。
这说明什么?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假的?
当然都是真的。解释的理由很简单:有钱人的抗压能力会强很多。中国很多人的亲戚能跑去美国的都生活在较高层次,中国人攒钱和花销规划一直很优秀,生活在高档社区、工作环境也上档次自然不会受到美国社会下层乱七八糟的糟心事的影响。美国社会下层瞎折腾,比如那个“黑命贵”,胡搞一气最后折腾的也就只是美国下层社会,上层的波澜不过就是白左一帮卖嘴皮子笔杆子的在媒体上兴风作浪,吃人血馒头罢了,难道还真能影响了美国上层社会的既得利益?
中国一堆优秀人物跑去美国过上了富裕生活这事不假,他们也确实比国内多数的亲戚朋友同学生活质量要好。这是大环境决定的,毕竟美国是顶尖的发达国家,而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现实的差距摆在这里。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个人跑去美国就能过上上等人的生活,大多数下层百姓跑去美国生活依然贫困,拉美跑去美国的可能相对本国生活有所改善,对中国人就不一定了。不少中国人在国内还不错,跑去美国反而落入了底层,甚至只能靠救济生活。
按理说美国的福利体系很完善,做到老有所养贫有所依不是难事,可为什么美国城市街头会有那么多的流浪汉?政府和慈善机构是真把这些人放弃了吗?
当然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美国地方政府要担很重要的责任,但肯定不是不闻不问不作为的责任,导致这些人贫病交加的重要原因还是这些人自身。
说明白话,就是人生道路走歪了!
从个人责任说,就是欲壑难填。
在美国,失业靠救济,然后凭自己的勤奋努力挣一分养活自的薪水应该不是难事。如果是中国人,必定会合理规划花销,挣钱少那就能省则省,把钱花在必要的地方以保证自己有一定的生活质量,比如吃饱穿暖有房子住,让孩子有比较好的教育。
但在美国这套思路行不通,有了点钱就去投机就去享受,食物、用电、汽车、Party、球赛、度假样样不能少,抵押贷款、炒股、比特币总想着一夜暴富,勤俭节约?那是什么鬼?更何况还有美国的全民爱好——吸毒!
这些生活习惯和生活内容堆起来就是无底洞,资不抵债是早晚的事。一旦没钱立刻就会违约,于是个人信用完蛋了,再借钱借不到,交不起保险看不起病,只能靠毒品和麻醉药维持,然后被政府没收房产赶出家门。就这样的人政府花多少钱能救济过来?
所以美国流浪汉不是因为政府残酷压迫收入微薄,很大程度上是寅吃卯粮的优越生活让他们烧钱烧成了穷光蛋。
对美国来说,可怕的不是有这样一帮无家可归者,而是无家可归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这意味着美国下层社会被享乐主义腐蚀得无可救药了。想满足这些人的欲望,那投入就是无底洞。
从政府责任和社会责任来说,则是犯了引导性错误。
美国底层日益贫困化真正的根子是“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政府和社会都大肆宣扬“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导致美国下层养成了极端自私自利、热衷追求感官享受、毫无责任感和自律性、放纵恣睢、为了钱不择手段、越来越不把法律当回事的下层社会品格,一旦导致个人失信就只能堕落下去很难再翻身,这是社会治理陷入混乱和失败的表现。
所以我们说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生活水平比不上中国普通百姓是真实的,原因并不是收入和接受的救济低,而是生活方式导致的生活质量差异。中国政府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不是去搞什么“自由主义”,鼓励享乐和消费,而是在保障基本的吃住条件上面通过开拓就业鼓励人们上进和自食其力,帮助百姓做好职业规划。而中国下层百姓则很少见到自暴自弃的状态,合理规划开销量入为出总能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
在不发达地区,即便家庭年收入只有数千美元,中国下层百姓在吃住方面都毫无问题,生活质量不次于美国年收入四五万美元的家庭。这种情况简单地用汇率或者购买力平价来进行比较必然差之千里。
放到主流层次比较中美人民的生活水平呢?差距有多大?
我倒觉得,国家公布的有关生活质量的数据指标是最客观的,因为他的涵盖面最广,这包括个人或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家庭财产中位数、恩格尔系数、人均蛋白摄入量、人均蔬菜水果消费量、每年每万人一手汽车销量、年人均出行里程、人均餐饮和社交活动费用、个人住房面积中位数、人均手机和带宽数据量、常用电器普及率、个人生活用电中位数、人均购买服务消费等等,这可比什么“可乐比价”“汉堡包比价”精确多了。
如果有人真能把中美两国这些方面的数据收集起来并进行综合比较的话,中美两国普通人生活质量的差异必然就清楚了。我想愿意干这种事的只有政府部门,因为他们需要这些数据作为社会发展规划的依据。
就现实来说,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刚刚解决了所有人的温饱,整体平均生活质量跟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在快速提升中,而美国多年止步不前,中国追上美国还需要十几二十年时间。
如果就生活感受来说,从中国家庭能够以汽车为代步工具开始,中美两国人们之间的生活质量就不再有质的区别,那种“我们一辈子也赶不上人家”的绝望感消失了。更何况,中国社会生活中新技术的应用速度飞快,很多跟网络相关的生活服务内容已经领先世界,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在跟网络数据相关的生活质量方面已经大幅度超越了美国,“处处都比人家落后”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美国人生活质量好于中国的部分还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