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看日本大选有感
对待日本,历史给了我们最值得借鉴的“启示”!今天是9.18,90年前日本给予我们的“国耻”警钟长鸣——对于日本这个邻居,近代以来,无论我们的普通民众和学者、政客、商人们等等,抱有多么美好的愿望,最后得到都是失望!
甲午战争咱们就不说了!就从进入20世纪开始。
一、日月同天的中国vs“经营大陆”的日本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的7.9级强烈地震,当时的中国虽然是极度贫穷孱弱,但是中国人民仍然奉行出应有的爱心,比如梅兰芳先生发起义演,把其中募捐到的一万大洋捐献给了日本帝国剧场的重建。
这些换来的是什么呢?
1927年4月,日本田中义一组阁。他一贯主张“经营大陆”,认为“大陆扩展乃日本民族生存的首要条件”,“利用中国资源是日本富强的唯一方法”。同年7月25日,田中义一又向日本天皇呈奏一份题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的秘密文件,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奏折极其露骨提出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总战略:“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支那完全被我国征服,其它为小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日本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大帝之遗策,是亦我帝国存亡上必要之事也。”
“此所谓满蒙者,依历史非支那之领土,亦非支那特殊区域”。
奏折还明确提出了侵略步骤:“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既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使异服之南洋及亚细亚全带,无不畏我仰我鼻息之云云大业。尚未实现,此皆臣等之罪也。”
二、我们的“国耻”是历史上的“国策之耻”
所谓“国耻”者何?因外国的侵略及国内的软弱或腐败而使国家蒙受的耻辱!
在中国的历史上,日本怎么从“好学生”变成了“中山狼”,这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因为你把家里的富饶和美丽展现出来的时候,收获不仅仅是“羡慕”,对于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更多的是“嫉妒恨”。
日本的威胁,其实从宋代就开始。明代,中国沿海不仅进行长期的抗倭斗争,也曾经为维护亚洲和平进行了“抗倭援朝”的战争。清末一直到甲午战争,就不用说了!
然而,700多年间,中国的王朝更替和民众思想,从来就没有广泛的认知这个“邻居”的野心和危险!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这个“邻居”是要对中国“亡国灭种”的时候,“亡天下”的耻辱开始降临了!
三、我们的“国耻”是历史上的“软弱之耻”
所谓“国耻”者何?因外国的侵略及国内的软弱或腐败而使国家蒙受的耻辱!
只有我们想不到的卑鄙,没有日本赌徒般的疯狂!9.18除了客观的原因以外,无耻的软弱是最根本的内因!
法西斯不是一开始就强大的,是它们的冒险和受害者的一次次妥协使它们快速膨胀起来,坚定了侵略扩张的野心。
1931年9月18日,日军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东北地方当局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当时进攻日军1.4万人,东北当局军队超过24万人,日本冒险成功,加快了侵华步伐,全面开启对华14年的占领和掠夺。
1939年5月-9月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的诺门罕战役。苏联方面基于未来战争侧后翼安全的考量,派出名将、重兵、先进武器,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日本冒险失败后,放弃了“北进”与德国夹击苏联的计划,使苏联在卫国战争最艰苦的阶段避免了“两线作战”。
而诺门罕战役之前,当时的日本是看不上当时的中国和苏联的,因为日本对这两个国家存有巨大心理优势。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当时的清朝海军损失殆尽,被迫割地赔款。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当时的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几乎被全歼,俄国人放弃了大部分在华利益。诺门罕战役后,日本虽然垂涎苏联的资源和物资,又有希特勒德国这样的强援,却始终没有对苏联动手。这说明,法西斯主义也是“记打”的!
四、看现在的“日本大选”,依然一股《田中奏折》的味道
现时的中国强大了,但是还不是强大到消除日本的野心!
看看日本对二战的态度和近期的“日本大选”吧,《田中奏折》的阴魂不散!套路都基本一致,不过装出一副“卫道士”和“小媳妇”的嘴脸,把赤裸裸的侵略换成了所谓:中国威胁、人权民主等等虚假的噱头。
但是,日本现在打的“台湾牌”,让我们一目了然,这几乎是升级版的《田中奏折》罢了!
看看日本的这些政治家们吧!看看它们竞选中的所谓“对华政策”,保不齐,哪一位是田中义一、哪一位是东条英机!
中国之于日本,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听其言、观其行”,而是要始终警钟长鸣、始终准备好“打狗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