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中国黑暗面且不能上映的片子,在西方往往容易获奖,引得文青趋之若鹜

【本文来自《贾樟柯电影都是关注边缘群体,哪个情节歪曲社会问题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类电影,我上大学也看过一些,我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种反映中国黑暗面,在中国不能上映的片子,却往往都获得过西方的这个或者那个“国际电影节”的某个奖项,然后再出口转内销,引得文艺青年们趋之若鹜。

的确,有国际电影节加持的文艺光环,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再加上大学生意气风发的理想主义情怀,三者叠加,这逼格够高、这格局够大

然而看多了,我就会想,这去国际电影节拿个奖,是要开比惨大会么?今天你拍个折个手指拿奖了,明天我再拍个卸个胳膊?

好像走进一个死胡同,这就是有的网友前面说的,是迎合西方的审美,或者说,是西方对中国的“审丑”:我要把中国最丑陋的一面揭示出来,用以表达我对现实社会的观照和反思,然后去西方的电影节上拿个奖,再然后文艺青年们用盗版光碟看到我的作品,这就足够了。而这种作品就很容易满足西方对中国的幻想:愚昧和落后。

前面有网友拿杜甫来当例子,二者有可比性吗?既有,也没有。要说批判现实,那当然可以拿来对比一下。但是杜甫的“诗史”,是留待后人来评说的,而今天这类批判现实的电影,不但会留待后人,而且是在今天就已经具有利用价值的。

君不见,西方如今对新疆的抹黑。你以为西方给你颁奖是在肯定你的批判精神和艺术造诣,但是其实西方可能更喜欢你所描绘的愚昧和落后。如果一定要对比,我觉得倒不如拿索尔仁尼琴来对比吧。苏联还在的时候,他也乐于揭露、批判。直到苏联解体之后,他才意识到:“是我害了祖国。”

每个社会都有黑暗和光明,那么这些导演愿意去拍一部反映光明一面的片子吗?恐怕是不太愿意的。因为拍摄光明,不足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变成了“御用文人”,觉得自己便失去了特立独行。这是一种姿态,是不可逾越的楚河汉界。当然了,人家西方的电影节也未必愿意给这种没有批判便也就没有“深度”的电影颁奖。

当然的当然,西方对异域影片的审美趣味当然也并非是一味的审丑,像《何处是我朋友家》《青木瓜之味》都是很好的片子。

而中国这些批判现实、揭露黑暗面的影片,不论它们是否真的迎合西方,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所揭示黑暗面是真实存在的。西方有这样的黑暗面,中国也有这样的黑暗面,这本也是不必讳言的。

哪里有阳光,哪里也就一定有影子,每个时代都一定需要有这样人站出来,说出来。只是希望,拍片子的人,看片子的人,都不要以偏概全,看到黑暗面的人,也一定要看到光明;看到光明的人,也一定不要忘了还有黑暗面。唯有如此,社会才真的能逐渐进步。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