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对施一公的偏爱令人疑惑
施一公一回国就成为媒体宠儿,被誉为“科学男神”、“顶尖科学家”、“著名生物学家”。他走到哪里,媒体的触角就跟到哪里。与贡献相比,施一公得到太多的关注和赞誉,拥有巨大话语权。
2011年他落选中科院院士,腾讯、新浪等发文《施一公落选院士说明什么?》、《从施一公落选院士透视中国特色逆淘汰的典型案例》,鼓噪“海归遭打压”、“院士评选论资排辈、关系复杂、逆淘汰”等,开足马力为其鸣不平,并以美国的院士制度为标准,对中国的院士遴选程序大加鞭挞,对院士的副部级待遇竭力抹黑,好像国家给院士一点待遇犯了弥天大罪,可如果不给待遇,这些媒体又抱怨中国“官本位”,对科研人员不重视。
还有人匪夷所思地说施一公落选院士是因言获罪,妄图给落选染上政治色彩和悲情色彩,而2007年回国、与施一公同时落选的美国海归博士、著名转基因推手饶毅,已发誓“永不再参选”。
谁都没有注意到,院士评选既看学术水平,又看对国家贡献,施一公回国仅3年多,对国家的贡献有待观察,如果回国不久就当选,让那些常年工作在科研一线的本土科学家情何以堪,中科院总不能干“招来女婿气走儿”的傻事吧!院士落选稀松平常,如袁隆平曾三次落选,屠呦呦、刘汉龙、万建民、宋春鹏等众多科学家都曾落选,为何到施一公这里,就成了控诉中国院士制度的理由?
2013年5月,施一公再次入围院士候选名单,同样是腾讯、新浪等媒体,发文《美国院士施一公落选中科院士续:再次进入候选》、《施一公落选中科院院士之谜》、《落选中科院院士的施一公》等,竭力为施一公当选中科院院士造势,当选后,这些媒体马上偃旗息鼓。
在媒体口中,施一公是报效祖国的典范。他回国效力当然值得肯定,但无需过度拔高,因为按照美国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和华人在美国的地位推测,施一公最多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而他回国获得的利益远大于留在美国,如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等,掌握了大量资源,这些都是众多本土科学家终极一生都很难得到的东西。马克思讲:“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因此,媒体宣传施一公无需回避获利问题,既要讲明他科学报国的远大志向,又要讲明由此获得的实际利益。另外,《南方周末》及国内某些网络媒体历来对“爱国贼”嗤之以鼻,不知立志报国的施一公为何没有被列入“爱国贼”行列,反而成为这些媒体的香饽饽?
施一公一边感叹“杂事占的精力太多”,表态“总感觉应该在科研和教学上多花些时间”,一边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职务,还到处演讲,让人感觉他的志向不是当个科学家。
他曾坦言:“如果只是做学问的话,我肯定不会回来。我回来,就是要改变大环境”,可见,“改变大环境”是施一公回国的初衷,也是他报效国家的独特方式,至于如何改变大环境,是不是以美国为标准改变,就不得而知了!如今为办好马化腾等富豪开办的西湖大学,施一公已辞掉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也许办好并引导中国创办更多的私立大学,在教育界推进民营化,也许是施一公改变中国的重要途径。
碰巧看到《自我殖民化的中国教育》一文,文中说:“自我殖民化在教育上的表现,是在学术取向和学术评价上的表现是全面地向美国靠拢,给海归博士提供特殊待遇,对海外学历无限崇拜,给海归的待遇水平远远超过土鳖”。不知施一公看后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