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容斋之十:刘贺与刘彊,同样被废,为何待遇不同?

【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 笔记里的历史,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500

金饼

看到上面这些晃瞎眼的金饼,想来基本都知道说是谁了吧?

嗯。今儿个说的事儿就和这位只做了27天皇帝的海昏侯刘贺有关。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汉废昌邑王贺而立宣帝,贺居故国,帝心内忌之,赐山阳太守张敞玺书,戒以谨备盗贼。敞条奏贺居处,著其废亡之效。上知贺不足忌,始封为列候。光武废太子强为东海王而立显宗,显宗即位,待强弥厚。宜、显皆杂霸道,治尚刚严,独此事显优于宣多矣。”

洪迈认为,在刘贺被废后,汉宣帝安排人监视其举止,确认不足忌之后才封了个列侯。相比之下,光武帝废了刘彊的太子位,改立明帝。汉明帝即位后,对待刘彊甚厚。汉宣帝、汉明帝,都是有为明君,但在这件事情上,汉明帝显然做得比汉宣帝要强的多了。

果真如此么?

我们先来看下这二位的经历。


01 二十七日天子

500

海昏侯刘贺

先来说说刘贺。关于这位的故事,随着海昏侯墓的发掘,网上说的已经很多了,我也没必要再多说,所以只就洪迈所谈及的部分来说说。

刘贺(公元前92—前59年),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的长子。

5岁,继承父位,当上了第二代昌邑王。

18岁,汉昭帝驾崩,霍光力排众议迎立刘贺为君。

刘贺即位十余日,霍光已与张安世谋划废之。六月癸已日,即刘贺在位第27天,其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为庶人,史称汉废帝。

不足一个月,刘贺的经历可谓传奇。最突出的莫过于“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也就是传说中的27天做1127件坏事,日均40余件,每小时平均做三件坏事还有富余。不得不说,刘贺真的很忙。

之后,霍光另行迎立戾太子之孙刘病已为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宣帝了。

十一年后,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四年后,刘贺去世。


02 刘彊,母以子贵的反例

我们再来看下被洪迈用来做对比的另一位刘彊。

刘彊(公元25年—58年),光武帝刘秀长子,母亲是武帝废后郭圣通,东汉第一任太子,后因生母废后,主动辞让太子之位,改封东海王。历史上少有主动退居藩王而得善终的太子。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病薨,享年34岁,谥”恭“,史称”东海恭王“。

根据后汉书记载,因为刘彊是自愿辞去太子之位,所以光武帝不免心中有愧,不仅给了极大的封地,还赐给虎贲旄头,宫殿中设有钟鼓之悬,还有乘舆,可以说是礼遇甚厚。

汉明帝即位后不久,刘彊病逝,在丧仪上,汉明帝也给了极高的待遇,其后裔,直到曹魏代汉,仍被封爵。

500

汉明帝


不同的待遇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刘贺和刘彊都曾被废,待遇确实差异很大。但是不是因为汉宣帝不如汉明帝大气呢?

我看未必。

其实刘贺和刘彊有很大的不同。

1)首先,身份不同。

刘贺虽然只做了27天皇帝,可毕竟是正儿八经的皇帝。而刘彊,则只是太子,并非真正即位。所以直接将二人对比,其实未必合适。如果要比较,那刘贺也应该和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这样的人比较。刘贺的境遇,比被毒死的汉少帝刘辩好了百倍,比起被禅位的汉献帝刘协,虽说寿命比不上,可起码没有性命之忧。

当然,比起传说中被废之后又复位的太甲,刘贺或许是惨了点。

2)其次,两人被废的原因不同。

刘贺被废,据《后汉书》记载,是因”既至,即位,行淫乱“,上面所说的“千一百二十七事”,自然也是罪状了。但令人疑惑的是,当霍光宣告要废除刘贺的时候,“群臣皆惊鄂失色”,之后更是“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显而易见,霍光废除刘贺之举,并不得人心。这固然是因为废除皇帝之举惊世骇俗,但刘贺所为远谈不上荒淫也是可想而知的。毕竟,短短27天,再荒淫,又有多少时间可以作恶?

500

大将军霍光

而刘彊则是不同。

刘彊的母亲为郭神通,是光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刘彊在襁褓之中就被立为太子。

做太子18年,刘彊本人并无逾矩之处。只是因为光武帝坚持要废了郭神通的皇后之位,改立阴丽华,而阴丽华另有一子,也就是之后的汉明帝刘庄。此时的刘彊,自然会觉得高处不甚寒,自己的太子之位,是不会安稳的。

但光武帝将他作为储君培养了整整十余年,并无废储之心。然而,谦恭聪慧的刘彊知道,他的母亲既已废位中宫,那么他作为庶子恬居储位便是于礼不合的。刘疆因此十分不安,最后在他的坚辞之下,光武帝才同意改立刘庄为太子,刘彊被封为东海王。

也正是因此,才让光武帝对他诸多关照。这其实不过是出于补偿心理而已。

3)底气不同

底气,说的不是刘贺和刘彊的底气。而是另外两位,也就是汉宣帝和汉明帝。

刘贺被废,汉宣帝继位。但从合法性来说,当时尚有汉昭帝的哥哥刘胥,如果不是霍光力主,汉宣帝本没有即位的机会。那么汉宣帝的底气未免不足。

而汉明帝则不同。刘彊被废后,他被光武帝立为太子,在光武帝死后即位,汉明帝继位的合法性无可置疑,刘彊如果有异心,是不可能得到支持的。

4)最后,二人被废后的表现不同。

刘贺被废时,其下属二百余人被杀,死前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此外,在刘贺被废数年后,他刘贺与故太守卒史孙万世来往,孙万世问刘贺:“从前被废时,为什么不坚守着不出宫并斩杀大将军,却听凭别人夺去天子玺印与绶带呢?”刘贺说:“是的。错过了机会。”孙万世又认为刘贺将在豫章就国,不会久为列侯。刘贺说:“将会这样,但不是应该谈论的。”有关部门审讯核实,请求逮捕。汉宣帝诏令削去刘贺三千户食邑。

从上面来看,刘贺对于被废是极为懊悔的,只是失去了机会罢了。

而刘彊则不同,被废后,在光武帝身边9年,之后到了封地,也不过5年就病逝,期间安稳,并无异心。客观来说,同样是被废的,刘彊从太子变成藩王,心里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既然识时务,自然不会去搞一些无益的举动,自然也不会让在位者多心了。

所以,总的来说,洪迈用刘贺与刘彊的不同遭遇,来对比汉宣帝和汉明帝的心胸,其实并不恰当,诸多因素的不同,汉宣帝和汉明帝对于上面两人采取不同的对待,实属正常,无关胸怀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