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个职场新词叫“死海效应”,原来这就是我成为咸(闲)鱼的理由
今天听了个新词:死海效应。
意为: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力强的员工容易离职,因为对公司内愚蠢的行为的容忍度不高,也容易找到好工作;能力差的员工倾向于留着不走,也不太好找工作,年头久了就变中高层了。这种现象叫做死海效应:好员工像死海的水一样蒸发掉,然后死海盐度就变得很高,正常生物不容易存活。
有网友评论,想到了自己的经历:
之前在银行工作已离职,工资不多,东北五线小城一个月2700底+1500左右绩效。一个月房租就1600,早上接款车7点左右到岗,晚上不开会就5点半开会就7点起步。
要么全天站在大厅里,日均15w步,要么坐在里面数钱(超级脏)主要是多为老年/较低素质客户。常有无理取闹的(比如投诉饮水机里没有纸杯了)
-做了两年,也是老员工的行列。但带团队创建功劳和创造的价值95%,然后和其他闲鱼一样的老员工拿同样的年终奖,并且底薪还不是最高的。
-我已经离职了,我们公司做的好的每年任务+30%,比如一个新员工5万提点7%。老员工可能需要75万才能达到7%
网友还说,大领导不断地换,小职员不断地换,只有中层才是在公司养老的。
对于楼中职场新人的提问“为啥中层弄不走啊,如果高层不满意他不能辞退吗?”
有一个回答说的:
没犯大错,你就不能随便开。做事不积极的人有很多,大多是因为公司本身原因,比如许诺未来怎样怎样,然后大家积极干,然后发现带头大哥并不想兑现,然后高层走、新来的走,留下不好走的、需要养家的人,他们心里也不满,但将就干着就划水吧。
稍微“笋”一点的网友,甚至扩展了概念,延伸出了“死海吞并效应”——死海与小淡水池联通水池的水会迅速变咸,但死海的盐度几乎不变。示例:老厂招应届生,大厂收购小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