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是学霸,她认为天才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超出常人百倍

【本文来自《我甚至都怀疑中国的师范教育出了问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苦力娃
  • 释放天性?要老师干嘛?

老婆是学霸,书只要读一两遍就能考高分,我是学渣,读七八遍才考六七十分。

在我看来,天才不仅天贼高,而且比常人更努力。

但是老婆认为,天才不需要努力,就能做出超常人百倍的成绩。

因此在她看来,如果释放了孩子的天性,孩子会自己自动自发地学习,不用大人管。许多成功者的父母都是文盲,文盲的孩子就是释放了天性。

我说那些人是极少数,99.99%的人是平庸的,你不能指望生出天才孩子。

昨天问了一下老婆高考成绩,她说记不清了,大概500分以上,她说相当于理科700分(我还头一回听说)

我高考成绩比模拟考试的成绩高60~70分,算是开挂了。

最后,我不与学霸争论,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社会上大多数专家学者都是学霸。

热门评论 30

  • 全部楼层
    一生一事
    此评论已被屏蔽
    的确如此,所谓“学霸”,“天才”也是分档次的。如果低档次的“学霸”“天才”不努力学习,当他上了一个档次马上就会感觉到自己有多么“渣”,当面对这种状况时,要么努力,要么沉沦。
    我小时候家境尚好,父母工作忙,根本没时间辅导功课,把我丢到外婆家。外公外婆都是文盲,根本不可能管我们学习,我每天玩到困得要死,都是第二天早上上学前用半个小时把功课做完。从来没拿考试当回事,考试前一晚上我照看电影看小说不误。就这从来都没跌出前班上三名。而且我考不到第一名不是因为脑筋不好使,而是因为觉得太简单,然后粗心大意地被扣了分。在中学时学数理化,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公式,列出例题,准备讲解时,我就已经演算出答案,剩下的时间就把自己无聊得要死。
    上了大学也没有感到压力,只是上课时把老师说的记下来,课外时间就是看自己想看的书,然后考试的时候读几遍笔记,就能考到前三名。因为学了文科,所以看书比较多,而且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地看,目光不是从左到右,而是从上到下。我看书时常常是同时看五六本书,都在屋子里摊开了,随便走到哪里,捡起一本书,就能从上次看到的地方接着看,而且五六本书的内容从不互相干扰,许多那时候读的书到现在还记得。
    在读硕士时,同班有不少聪明人,但对我还未形成压力,而且最后我写的硕士论文受到导师的赞赏。导师是本领域的大咖大牛,桃李遍天下,在我答辩时,请的答辩委员会都是导师的前学生,导师对我的论文大加称赞,于是其他委员都顺着导师的话,我在下面坐着根本不用回答问题,只是傻笑而已,硕士学位就这么到手了。
    后来到了美国,进了顶尖名校读博士,才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做“学霸”、“天才”,他们往往读书比我更快,还读得深,读得更细,往往能够说出卓绝的见地,我却挖空心思也从未想到,让我常常有挫败感,感到人比人气死人。而且他们也很努力,有的人在国内已经成名,每天只睡4-5小时,一边打工一边读书,还比我还读得好。这让我才有了危机感,觉得自己以前不过是小聪明而已。为了不落后,我就得更加努力,于是读书就读得很辛苦,觉得一辈子读书最努力最苦的就是在博士期间。
    所以总结,这个世界的聪明人是一座金字塔,金字塔有很多层次,你觉得自己聪明,是因为你还没有达到你的极限,没有见到更聪明的人。如果你努力,就可以在聪明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更上一个档次,你努力的结果就是和更聪明的人为伍。如果你自满了,放任了,你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档次,没有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极致。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时候,那就是你才智的顶端位置,再也上不了更高的层次了。即使如此,在你的上面仍然是有更聪明的人在努力向上攀登。
  • 老饕 叫兽禽兽都一样
    guan_15845888562279
    关键是你怎么找了个学霸老婆的
    上帝关上门的时候,总会打开一扇窗。不擅长读书的人或许别的地方就很强。比如说运动,比如说动手能力,比如说语言表达能力,当然颜值也算。我见过一个人,第一次划皮划艇就能保持平衡划着小艇四处溜达,再然后站在河里独木上撑杆儿走得自如。见过心灵手巧的,别人做什么看一眼就会,第一次做瓷器拉胚就能像模像样。
    所以,发掘自己的能力,读书不是唯一出路。
  • 我不认同天才说。我有个几十年的老友,也是常人眼中的天才学霸。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这点我丝毫没有夸张。因为我与他看同一本书,我大概要两至叁天,他则半天看完。开始我还怀疑他只是粗略翻过,与他讨论书中内容时,竟发现他每章每节说的都大抵不差。这让我不得不承认,在读书学习效率上,我与他的差距不只一点半点。当年读书时,他花在课程上的时间确实不多,但考试成绩一直都很好,最终他是读完了博士。因此在我们同学眼中,他是典型的天才式人物。我与他是八七年读初中时相识,之后一直铁到现在,对他是太熟悉了。正因为熟悉,才知道他这个天才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而来的。他家属于书香门弟,他父亲健在时藏书就有数万册,他从小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武侠,历史,科幻,明清等,什么书都看。吃饭,睡觉前,上厕所,闲暇之余有时间就看。他也不是那种书呆子,吃喝嫖赌也样样精通,年轻时也偶尔与我们出去打架。只不过,我们无所事事时在发呆无聊,他却是看书打发无聊。正是因为他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以及比常人多花无数倍的读书时间,从而造就了他远超常人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正因为拥有这些能力,考试则无往而不胜。
  • 全部楼层
    狂猫日记
    我觉得作者就是在吹牛、
    我以前也觉得自己是天才,我从小读书都非常散漫,小学一周上六天课,我能翘课4天。这样期末我还是前三。高一曾经掉到倒数第十,高考以第一考进重点本科。
    以上那一串就是我觉得自己是天才的原因。然后进到大学之后,见识了那种听一遍文章就是背出来的,不用资料就能现编一个w98操作程序的。自己学高数积分变换,工程力学受力分析都能把脑袋弄炸,人家演算线数矩阵变换,分析流体受力直接让我感觉这是人能干得事?
    见识到人类智力的参差之后,我觉得之前那点自信简直就是笑话。那种觉得天才不需要努力的人不过都是井底之蛙而已。
    你属于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的人才,你看到的那些是万里挑一甚至十万/百万里挑一的天才。
    人的智商确实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个无需否认。
    但是智商高也只是说他的起点高,上限也高,但并不是不努力不学习就能直接达到上限。
    所以说天才要不要努力这个问题其实很愚蠢,因为答案很简单,不管是天才还是蠢材,努力肯定比不努力的效果好
  • 赞同“如果释放了孩子的天性,孩子会自己自动自发地学习,不用大人管”,这正是多年前倡导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初衷。不用死记硬背、狂做习题,自学能力强了,就能逐渐开悟。
    我和两外甥女都不是什么“学霸”,但都有相似的体验。多读各种课外书,读时沉,阅读理解能力强了,玩时野也无所谓。中学时,暑期末领到新课本,看两遍,大多数课程基本不用听课,高中时较难的数学,遇到好老师上课点拨一下就通。小学时都不是什么重点小学,然后从重点中学一直到全国重点大学。
    其中一个外甥女更如有神助。小学时课余是“孩子王”,数学却很好,初中入学时在市重点上海中学入学复考,一个暑假疯玩,竟然考进前20,校长说要进重点班。她母亲怕该校的重点班学习太辛苦,让她进了就近的市重点。大学时是羽毛球队队长。
    有位物理国际奥赛冠军,家长是双职工,她从小就帮着做家务,父母下班前就生好煤炉烧好饭。
    工作中遇到的数学特级教师认为,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强了,数学自然不难,即使考试失误也仅一时。
  • guan_15656665001157
    我知道的学霸,上课和人说话,回家学到后半夜,早上5点起,考的北大
    我知道的学霸:上课听懂了就自己埋头刷题。下课了该放松放松。在没人干扰的时候,就安静的想问题。有人可能觉得学习必须要悬梁刺股,在他们看来探索未知的世界也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会刺激得你一直往前走。
    本人虽然学渣,但是也能体会。因为看物理所的公众号上脑,想弄明白他们讲的东西。经过一番胡搅蛮缠,那两大佬(学神)终于松口带我入门。随身带着蔡德勒写的数学指南,只要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翻,能看懂多少是算多少。
  • 方言88
    我不认同天才说。我有个几十年的老友,也是常人眼中的天才学霸。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这点我丝毫没有夸张。因为我与他看同一本书,我大概要两至叁天,他则半天看完。开始我还怀疑他只是粗略翻过,与他讨论书中内容时,竟发现他每章每节说的都大抵不差。这让我不得不承认,在读书学习效率上,我与他的差距不只一点半点。当年读书时,他花在课程上的时间确实不多,但考试成绩一直都很好,最终他是读完了博士。因此在我们同学眼中,他是典型的天才式人物。我与他是八七年读初中时相识,之后一直铁到现在,对他是太熟悉了。正因为熟悉,才知道他这个天才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而来的。他家属于书香门弟,他父亲健在时藏书就有数万册,他从小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武侠,历史,科幻,明清等,什么书都看。吃饭,睡觉前,上厕所,闲暇之余有时间就看。他也不是那种书呆子,吃喝嫖赌也样样精通,年轻时也偶尔与我们出去打架。只不过,我们无所事事时在发呆无聊,他却是看书打发无聊。正是因为他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以及比常人多花无数倍的读书时间,从而造就了他远超常人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正因为拥有这些能力,考试则无往而不胜。
    你朋友正是天生理解能力强又记忆强,才能看书一看就懂,并反过来促进他养成看书的习惯啊。
    我家里也有专门的书房,我妈也给我买了一堆书呢,武侠小说也有,古典名著也有,她也试着带我看书,没用,我看了前面忘了后面,看了跟没看一样,书看不进去,就不乐意看,看着就困。
    反观我妈,哪怕是理工专业的书籍都能一看就懂。在我本科时,我妈为了辅导我的模电数电这两门她自大学毕业就再也没碰过的功课,拿我的书过去(还是英文教材),看个半小时就能给我现看现讲,讲的比我老师还通透,教人学懂这种能力可比单纯看懂更厉害。
    我妈就是从小看书一看就懂,所以看书快,而且涉略广泛,什么书都看,还反过来疑惑,这么简单的东西,书上说的明明白白的东西,为什么你们就是看不懂?
    可惜我妈一直到生我之前,身体都很差,体弱多病,小学的时候还经常发烧,有次差点就没挺过来,基本就是个林黛玉,想努力学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久而久之学习心态就很懒散,能混就行。高中的时候常常病假在家修养,学习都是随便学学应付考试的。
    但就是这随便学学,我妈也照样考武汉理工,大学期间依然是应付考试的学,但毕业时,她的老师都极力劝说我妈留下读硕,读完硕在武汉理工留下当老师,边教书边继续读博。但我妈学习心态懒散,又正和我爸谈恋爱,就打算成家立业,于是拒绝了。现在回忆起来,我妈就很后悔——早知道我爸是这么个东西,她当初就直接读博,二十七八的博士作为大学的起点,怎么也比三十好几才进大学当普通讲师要高太多太多了。如果那样混到现在,她就算不在清华北大,至少也能在上海当个教授。
    可惜,天意弄人。
  • 方言88
    我不认同天才说。我有个几十年的老友,也是常人眼中的天才学霸。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这点我丝毫没有夸张。因为我与他看同一本书,我大概要两至叁天,他则半天看完。开始我还怀疑他只是粗略翻过,与他讨论书中内容时,竟发现他每章每节说的都大抵不差。这让我不得不承认,在读书学习效率上,我与他的差距不只一点半点。当年读书时,他花在课程上的时间确实不多,但考试成绩一直都很好,最终他是读完了博士。因此在我们同学眼中,他是典型的天才式人物。我与他是八七年读初中时相识,之后一直铁到现在,对他是太熟悉了。正因为熟悉,才知道他这个天才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而来的。他家属于书香门弟,他父亲健在时藏书就有数万册,他从小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武侠,历史,科幻,明清等,什么书都看。吃饭,睡觉前,上厕所,闲暇之余有时间就看。他也不是那种书呆子,吃喝嫖赌也样样精通,年轻时也偶尔与我们出去打架。只不过,我们无所事事时在发呆无聊,他却是看书打发无聊。正是因为他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以及比常人多花无数倍的读书时间,从而造就了他远超常人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正因为拥有这些能力,考试则无往而不胜。
    我和你那个朋友差不多,虽然没到一目十行的程度,但读书比人家快,理解力强都很明显,爱读书,也爱玩。上了少年班,也是别人眼里的天才。但我知道我只是早慧,会读书(略读,速读),逻辑思维比较强,因为我见过的天才绝对不是常人付出努力,掌握方法就能接近的。

    参加数学竞赛冬令营的时候,我就见过我磨了大半天饭都没吃,毫无思路的时候,人家不但解完了,而且还用了三种方法,有一种是标准答案范围之外的。顺便说一句,他后来转行干了quant,因为觉得数学太难了。

    我后来学了物理,但在量子力学上卡了一年,直到假期自己用线性代数从头推倒了一遍海森堡的结果才算说服了自己。和同班比完全是倒数的学习速度让我完全丧失了对物理的信心,只能去干生物物理了。

    我觉得真有天才,他们能达到的地方是其他人努力也无也无法触及的,是天才拓宽了人类的范围。但如果只是希望高薪优职,家庭幸福,大多数人都能做到---毕竟能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接近自己上限的人也很少,能达到甚至突破自己的在心理强度上也可以勉强算个天才了。

  • 物质不守恒 尽量保持内心的平和和社交距离。
    无所谓学霸,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会用心去做去学,事半功倍。我高中时,也学的是文科,文综基本都是年级前十,尤其是地理平时随便看看也就会了,但是我因为初中时数学老师对我不好,导致我对数学不感兴趣,成绩自然一落千丈,高中也是如此,偏科太严重了。说不努力的,别闹了,我当年文综也是题海过来的。
  • 我老婆不算学霸,都是90年代扩招前的大学生,她考的一类大学(目前211),我考的普通本科(目前一本),相对我这个天资一般,玩心偏大的学渣,她也能算有学霸潜质了。
    老婆有短板,她不喜欢语文历史之类的人文学科,受老丈人影响,喜欢刷数理化,看到怪题难题兴趣就来了。最大受益者是女儿,从小和妈妈一起玩各种智力游戏,解密游戏,今年考入省重点高中(录取率5%),女儿明显比一般女生的数学和物理好,妈妈的功劳还是主要的。
    孩子智力水平肯定受到父母影响,但核心还是从小细致科学的陪伴,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这个决定最终孩子能够走多远。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90
最热 最早 最新

  • 天才不需要同样的努力就能超越常人,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要不然天赋的价值何在?
    但是超越常人不意味着成功,能力强不等于一定取胜。项羽看了想落泪韩信默默点了赞
  • 方言88
    我不认同天才说。我有个几十年的老友,也是常人眼中的天才学霸。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这点我丝毫没有夸张。因为我与他看同一本书,我大概要两至叁天,他则半天看完。开始我还怀疑他只是粗略翻过,与他讨论书中内容时,竟发现他每章每节说的都大抵不差。这让我不得不承认,在读书学习效率上,我与他的差距不只一点半点。当年读书时,他花在课程上的时间确实不多,但考试成绩一直都很好,最终他是读完了博士。因此在我们同学眼中,他是典型的天才式人物。我与他是八七年读初中时相识,之后一直铁到现在,对他是太熟悉了。正因为熟悉,才知道他这个天才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而来的。他家属于书香门弟,他父亲健在时藏书就有数万册,他从小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武侠,历史,科幻,明清等,什么书都看。吃饭,睡觉前,上厕所,闲暇之余有时间就看。他也不是那种书呆子,吃喝嫖赌也样样精通,年轻时也偶尔与我们出去打架。只不过,我们无所事事时在发呆无聊,他却是看书打发无聊。正是因为他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以及比常人多花无数倍的读书时间,从而造就了他远超常人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正因为拥有这些能力,考试则无往而不胜。
    绝大多数的人们口中的“天才”,就是从小培养/摸索出了学习的习惯/方法,阅读了大量的内容,进入了学习的“快车道”,就是看起来学同样的东西,比别人轻松容易。
  • 其实还是你厉害,学霸老婆都是搞定👍
  • 全部楼层
    我自己考过怎么会不了解流程?我身边有两个专业阶段一年通过的。
    三年通过也还可以了,但并没有那么夸张,至于原文说的“随便看看”书,啥叫随便看看?看了就看了,准备了就是准备了,认真准备然后通过考试也值得敬佩,有啥不能承认的呢
    你的思维应该是不太理解整体和个例的关系,也没理解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 方言88
    我不认同天才说。我有个几十年的老友,也是常人眼中的天才学霸。他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本领,这点我丝毫没有夸张。因为我与他看同一本书,我大概要两至叁天,他则半天看完。开始我还怀疑他只是粗略翻过,与他讨论书中内容时,竟发现他每章每节说的都大抵不差。这让我不得不承认,在读书学习效率上,我与他的差距不只一点半点。当年读书时,他花在课程上的时间确实不多,但考试成绩一直都很好,最终他是读完了博士。因此在我们同学眼中,他是典型的天才式人物。我与他是八七年读初中时相识,之后一直铁到现在,对他是太熟悉了。正因为熟悉,才知道他这个天才也是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而来的。他家属于书香门弟,他父亲健在时藏书就有数万册,他从小就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武侠,历史,科幻,明清等,什么书都看。吃饭,睡觉前,上厕所,闲暇之余有时间就看。他也不是那种书呆子,吃喝嫖赌也样样精通,年轻时也偶尔与我们出去打架。只不过,我们无所事事时在发呆无聊,他却是看书打发无聊。正是因为他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以及比常人多花无数倍的读书时间,从而造就了他远超常人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正因为拥有这些能力,考试则无往而不胜。
    你把天才理解成生而知之了。其实天才只是学习、理解、融会贯通超常的快而已。你那老友当然属于天才。当然天才也分高低、类别的,肯定也有比他更快的,也有在操作技能,或者语言,或者计算,甚至察言观色读懂人心等不同领域上的天才。
  • guan_15845888562279
    关键是你怎么找了个学霸老婆的
    可能性很多啊,比如学霸长的不怎么漂亮,学渣恰好帅的掉渣
  • 你老婆缺乏对未知的敬畏之心。
  • 全部楼层
    beorio
    你该不会以为一年就能过吧?你可以先了解下注会的考试流程,专业和综合就不让你一年能过,理论上也做不到。
    我自己考过怎么会不了解流程?我身边有两个专业阶段一年通过的。
    三年通过也还可以了,但并没有那么夸张,至于原文说的“随便看看”书,啥叫随便看看?看了就看了,准备了就是准备了,认真准备然后通过考试也值得敬佩,有啥不能承认的呢
  • 全部楼层
    注会三年才过有啥好说的…
    你该不会以为一年就能过吧?你可以先了解下注会的考试流程,专业和综合就不让你一年能过,理论上也做不到。
  • 高考那些内容,远远到不了去给智力水平进行性质分层(是否天才)的标准。高考的底层逻辑是汰劣,而不是择优。过了高考,哪怕上了北大清华,也只能说智力水平进入了适合进行智力(脑力)劳动的门槛。

    记忆力,是大脑(脑力)的浅表功能。可以比喻为电脑的硬盘。逻辑运算能力,是大脑的基础功能,可以比喻为cpu。随着科技发展,大脑的这两个功能,不仅可以被机器(人工智能)替代,而且远远到不了人工智能的高度。最后大家就会发现,人脑和人工智能比,唯一的优势,就是发现(自我意识)和创造。


    而且天才(高智商)无法自下而上认定。说白了,庸才说谁是天才,根本不算数。读六七遍才考六七十分的人,说自己老婆是学霸,没有说服力的。

    牛顿是天才,炒股,亏了十年工资。但牛顿仍旧是天才。不需要用才认定。他发现的东西,让人类直接收益到现在。

    神学领域一直有一种说法,改变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发现),本质上是天启实现的,而不是依靠人类已经形成的基本智商实现的。神学里的天启这个概念,在科学语境里也有一个相匹配的词,叫:突变。

    人工智能如果有一天真的‘突变’了,人工智能就有了发现自我的意识,也就是有了灵魂,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没有了。

    所以说,人类的智商(上下限)有高低,但又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神奇。高考那些东西,多花点钱,找对老师,补补课,一两百分的提高都不是什么特别惊讶的事。只不过真正会教的老师太少了。




  • 全部楼层
    风过疏林
    你属于百里挑一或千里挑一的人才,你看到的那些是万里挑一甚至十万/百万里挑一的天才。
    人的智商确实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个无需否认。
    但是智商高也只是说他的起点高,上限也高,但并不是不努力不学习就能直接达到上限。
    所以说天才要不要努力这个问题其实很愚蠢,因为答案很简单,不管是天才还是蠢材,努力肯定比不努力的效果好
    如此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学霸老婆,最后有什么成就啊?嫁了一个在官网发文的老公?
  • beorio
    我身边有个学霸,大学考英语四六级,都是不复习裸考高分过,大学毕业后,注会随便看看书三年过。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她手机没有记通讯录,我问她怎么打电话?她说她都记脑子里了,上百个电话号码。
    注会三年才过有啥好说的…
  • gjd
    真正的顶尖学霸,从来不这么说。学霸也是分层次的。
  • 全部楼层
    嫣然一顾
    文科,呵呵呵。文科需要聪明吗?
    文科也需要聪明,不聪明很难快速的提炼出重点,不快速效率就低了!
  • 全部楼层
    嫣然一顾
    文科,呵呵呵。文科需要聪明吗?
    jingwa 之论
  • 如果真是老天爷赏饭吃,确实如此
  • 天才是你觉得付出全部努力也追不上背影的那种,和我们像是平行世界的人。靠努力达到正常高度的不是天才。比方说,你付出一分收获一分,付出十分收获十分,已经算普通人中了不起又了不起的了。天才是付出一分差不多在你看来收获99分那种。
  • 嫣然一顾 非主流养娃
    全部楼层
    至今思项羽
    的确如此,所谓“学霸”,“天才”也是分档次的。如果低档次的“学霸”“天才”不努力学习,当他上了一个档次马上就会感觉到自己有多么“渣”,当面对这种状况时,要么努力,要么沉沦。
    我小时候家境尚好,父母工作忙,根本没时间辅导功课,把我丢到外婆家。外公外婆都是文盲,根本不可能管我们学习,我每天玩到困得要死,都是第二天早上上学前用半个小时把功课做完。从来没拿考试当回事,考试前一晚上我照看电影看小说不误。就这从来都没跌出前班上三名。而且我考不到第一名不是因为脑筋不好使,而是因为觉得太简单,然后粗心大意地被扣了分。在中学时学数理化,往往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公式,列出例题,准备讲解时,我就已经演算出答案,剩下的时间就把自己无聊得要死。
    上了大学也没有感到压力,只是上课时把老师说的记下来,课外时间就是看自己想看的书,然后考试的时候读几遍笔记,就能考到前三名。因为学了文科,所以看书比较多,而且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地看,目光不是从左到右,而是从上到下。我看书时常常是同时看五六本书,都在屋子里摊开了,随便走到哪里,捡起一本书,就能从上次看到的地方接着看,而且五六本书的内容从不互相干扰,许多那时候读的书到现在还记得。
    在读硕士时,同班有不少聪明人,但对我还未形成压力,而且最后我写的硕士论文受到导师的赞赏。导师是本领域的大咖大牛,桃李遍天下,在我答辩时,请的答辩委员会都是导师的前学生,导师对我的论文大加称赞,于是其他委员都顺着导师的话,我在下面坐着根本不用回答问题,只是傻笑而已,硕士学位就这么到手了。
    后来到了美国,进了顶尖名校读博士,才终于见识了什么叫做“学霸”、“天才”,他们往往读书比我更快,还读得深,读得更细,往往能够说出卓绝的见地,我却挖空心思也从未想到,让我常常有挫败感,感到人比人气死人。而且他们也很努力,有的人在国内已经成名,每天只睡4-5小时,一边打工一边读书,还比我还读得好。这让我才有了危机感,觉得自己以前不过是小聪明而已。为了不落后,我就得更加努力,于是读书就读得很辛苦,觉得一辈子读书最努力最苦的就是在博士期间。
    所以总结,这个世界的聪明人是一座金字塔,金字塔有很多层次,你觉得自己聪明,是因为你还没有达到你的极限,没有见到更聪明的人。如果你努力,就可以在聪明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更上一个档次,你努力的结果就是和更聪明的人为伍。如果你自满了,放任了,你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档次,没有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极致。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都做不到的时候,那就是你才智的顶端位置,再也上不了更高的层次了。即使如此,在你的上面仍然是有更聪明的人在努力向上攀登。
    文科,呵呵呵。文科需要聪明吗?
  • 跑跑小霸王 以公正的,理智的,务实的态度观察。
    我也见过天才,是那种一路保送到博士的。可是就考个海关公务员,苟下去了,我就说真是可惜了你这好脑袋😄
  • 学霸嫁给了学渣。就好像学霸最终给学渣打工一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