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曾有一份“建立北京证券交易所” 的提议

500

9月2日,习近平主席宣布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按照目前的方案,北京证券交易所是新三板市场的头部,即以精选层为基础组建交易所。但长期来看,既然是一家交易所,就必然会按照交易所的规律来发展。未来形成京沪深三家交易所相互良性竞争、各具特色优势的局面,是可期的。

500

由于是新设交易所,大家感到很新鲜。其实,“北京证券交易所”不是一个新名称。民国时期的北平市,曾经设立过“北平证券交易所”,运行时间为1918年至1939年。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2月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1952年年中关闭。1988年,我曾经供职的“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向中央提出一份报告,建议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后来中央决定把证券交易所设在沪深两地。不过,北京还是试点了两家证券交易场所,一是1990年12月国家体改委批准设立的“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STAQ),初期以交易国库券为主,后来法人股交易规模壮大;二是199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名为“中国证券电子交易系统”(NET),主要交易法人股。这两家交易场所均于1999年秋天关闭。

500

2001年6月,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设立“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承接沪深股市退市股票和原STAQ、NET系统流通股的转让交易业务,称为“三板市场”。2006年初,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了新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称为“新三板市场”。 2013年1月,以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为基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称谓继续保留)开始运营,标志着三板市场进入新阶段。 

2020年7月27日,新三板精选层正式设立并开市交易,至今已1年多。按照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设立方案,将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 

北京证券交易所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有较深的市场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从此以后,这家新时代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就将与北京市民的生活朝夕相伴了。我们该给她一个怎样的简称呢?建国初期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曾简称为“北交所”,现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的简称也是“北交所”。显然,新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再叫“北交所”不合适了,就叫“京交所”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