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邻国论」是民进党版的「特殊两国论」
台湾当局「外交部」与远景基金会八月三十一日合办「凯达格兰论坛——二零二一亚太安全对话」,宣称有来自美、日、法、澳等国的十六位政要及学者以视频通话形式参加,其中包括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克拉夫特。蔡英文以预录视频方式致辞时声称,「台湾不走向军事对抗,盼与『邻国』在和平、稳定、且互惠的原则下共存」。国民党昨日指出,从蔡英文谈话内容而言,所谓的「邻国」很明显是指中国大陆,因为台湾无须强调要避免与日本、菲律宾军事对抗、要与这些国家和平共存。蔡英文使用「邻国」指涉中国大陆,已与「台独」无异,不仅违反其政治承诺以及身为「中华民国总统」的责任,而且等于改变现状,会引起两岸更多的纷争与冲突。
国民党发言人洪于茜昨日接受外媒采访时指出,蔡英文在以英文致词时,采用是「neighbors」一词,确实是「邻居」的意思,以避免对台美关系和国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但「总统府」官网的中文翻译稿,却是采用「邻国」一词,则是给两岸和海外华人看,这会使两岸关系受到影响。
确实,按照蔡英文在致辞中的语义,其中的「邻国」指的就是中国大陆,这等于是把大陆地区视为「另一个国家」,完全不符蔡英文所据位的宪政依据──台湾地区「宪法」的论述,是其当年为李登辉研拟「特殊两国论」的翻版。如果说,「特殊两国论」是李登辉时代的国民党版本,这个「邻国论」就是民进党版的「特殊两国论」。
实际上,台湾地区使用的「宪法」,是认定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同属一个中国的,因而有「固有疆域」的提法;而且其「增修条文」还揭橥追求国家统一,因而首句就是「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的第一条第一句也是「国家统一前」。当年蔡英文在筹备参选「总统」时,为澄清美国人对「台独党纲」的疑虑,特地到美国访问幷美国人承诺,当选后祝遵循先行的「宪政体制」;在先后两次就职仪式上,蔡英文也承诺会依循「中华民国宪法」和《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处理两岸关系。因此,蔡英文现在以「邻国」来指代中国大陆,已经违背其政治承诺,当然也是践踏其所据之职位的「宪政」依据,属于「违宪」行为。
其实,民进党人也知道直接推动「台独」不可行,因而就以各种带有欺骗性的概念,来淡化及掩盖自己的「台独」真面目。当然,现在在位的民进党人的「台独」意识,与老一代「台独」不同。这些深受日本皇民教育荼毒的老一辈「台独」元老,所追求的是民进党党纲中的「建立主权独立自主的台湾共和国」。而到了一九九九年五月,陈水扁被确定代表民进党参加二零零零年的「总统」大选。他担心「台独党纲」未能为选民所接受,为胜选考量,由民进党「全代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宣布台湾地区已经实现实质「独立」,因而不再追求「台独建国」,而是以「中华民国」为「国号」的「独立国家」,利用「中华民国」的外衣贩卖「台独」,从而欺骗选民。但民进党人的「台独」阴魂不息。陈水扁上台后,曾经于二零零二年抛出「台湾中国,一边一国论」,幷实行「终统」、「冻统」,推动「入联公投」。
蔡英文担任民进党主席后,连续多年接到党代表要求「冻结台独党纲」的提案。她均以「后法优于前法」的立法原理,声称《台湾前途决议文》已经「冻结」了「台独党纲」。但她却避而不谈,在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八年后,时任民进党主席的游锡坤,主导「党代会」通过了《正常国家决议文》,比「台独党纲」更「独」。如果按照「后法优于前法」的立法原理,《正常国家决议文》也已「冻结」了《台湾前途决议文》。
值得注意的是,在民进党「全代会」已经通过了「解散党内派系」的决议之后,蔡英文却仍然纵容游锡坤成立了「正常国家促进会」(简称「正国会」),成为民进党内与「新潮流系」相对峙的重要派系。蔡英文还安排游锡坤参加「不分区立委」选举,幷将其安置在必然会当选的「安全位置」。游锡坤当选「立委」后又安排他参选「立法院长」,凭借民进党掌握多数议席而当选。游锡坤就籍着「国会龙头」的地位及身份,多次鼓吹「要让台湾成为正常国家」,还怂恿「正国会立委」多次提出「台独提案」。因此,蔡英文以「后法优于前法」的理由拒绝为「冻结『台独党纲』」提案立案,表面上是抬出《台湾前途决议文》来作为「挡箭牌」,实质上却是为在《台湾前途决议文》之后才产生的《正常国家决议文》暗中「保驾护航」。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就是正在民进党酝让《台湾前途决议文》的同时,李登辉委派蔡英文担任「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研拟小组」的召集人。蔡英文接令后,召集了一批学者参与研拟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讨论,由蔡英文亲笔拟撰了「特殊两国论」的报告。虽然这是李登辉下达的任务,并由李登辉以接受德国记者专访的形式予以公布,但却是蔡英文的「原创」。只不过因为是「职务行为」,而且也是由李登辉指令研拟,因而「版权」却是属于当时还是国民党主席的李登辉。
本来按照原计划,这个「特殊两国论」是在当年十月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回访台湾,在与李登辉会面,当汪道涵提出进行「两岸政治对话」的建议,幷主张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李登辉回应汪道涵时,对汪道涵进行「突然袭击」抛出的。但李登辉在七月初接到蔡英文研拟「特殊两国论」报告后,赞不绝口,因而提前于七月九日,在会见德国记者时「爆」了出来,从而掀起了「两国论」的政治风暴,刚升温的两岸关系,又再陷入冰冻的深渊。
现在,蔡英文将两岸关系视为「邻国」关系,其实就是重新拾起「特殊两国论」的余沫。实际上,「两岸邻国论」其实就是「特殊两国论」的翻版,两者之间一脉相承。只不过「特殊两国论」虽然是她本人的「原创」,但「版权」却是属于李登辉,因而不能直接引用,就另行创作了民进党版的「特殊两国论」,那就是由她亲口提出的「两岸邻国论」。
此显示,蔡英文的政治本质仍然是「独派」,但又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肘,处于「想独又不敢独」的尴尬境况。因而就退一步,创造条件让「后来者」实践。比如,趁着今次「修宪」力推下调「修宪门槛」的议题,意图使得未来籍着「修宪」,去除现行「宪法」中的「一个中国」及追求国家统一的元素,较为容易。因此,蔡英文的任何「改善两岸关系」呼吁,撇开其仍然坚持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提,就是这种「修宪谋独」的铺垫行为,就足以证明只是一种「两面派」手法,掩饰其追随「台独」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