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现代化改革,世界为何只有中国成功?

500

1978~2018年,40载风云激荡、40年砥砺前行

1978年,邓小平前往日本访问,他对央视团队指示到:

你们要少拍一点我,多拍人家的现代化建设,多拍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

那一年,日本经济是东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亚洲No.1的城市,东京都倾世繁华。高楼霓虹的映彩间,模糊的是奋斗者的背影,照射的却是日本经济的活力。

那一年,中国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贵为一国首都的北京,没有几个像样的酒店,诺大的街道上,稀稀拉拉着公交车与公务用车。

当无数中国人从央视看到,日本普通工人的家里也有电视、电冰箱时,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冲击,使这个国家与民族,需要迫切的做出改变。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由此拉开帷幕!

500

70年代末中日首都对比图(左:北京  右:东京)

时过境迁,岁月荏苒,40载白马一瞬。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还深深地撼动了世界格局。

当年日本有的,今天中国造给全世界!

所以在指挥部看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不论与哪个国家相比,不论拿什么尺度来衡量,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功。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那么,中国模式的错误只有一点:

我们的成功给他国造成了一种错觉,即中国能做到的,他们同样能做到。比如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印度。

真相恰恰相反!

历史证明,过去40年间,在谋求大规模现代化改革的国家中,成功者仅有中国一家而已。

看图说话:

500

上图是中国与苏东国家1985年~2017年,经济发展态势图。

八十年代,由于苏东模式的崩盘,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现代化改革。

从上图可知,中国与苏东26国在1991年前,经济相差无几。

因为改革开放的前十年,是一种内容积淀,包括工厂、水利、电力、铁路、公路等配套基建设施,尚处于建设阶段。

1991年,第一波建设阶段结束。

在此基础上,中国东部地区工厂的经济效益,开始全面爆发。这一阶段,大量的工厂与产品需求,带来了高就业。

高就业带来了高收入、高收入带来了高税收。所以从1991年起,中国人均GDP以一骑绝尘之势,平步青云、扶摇九天,30年足足翻了7倍,国家GDP更是翻了33倍之多。

500

同一时期,苏东26国表现最好的土库曼斯坦,GDP至今只有423.55亿美元,不如中国三线城市之首的唐山(2017年GDP1014亿美元)。

剩余的25国中,仅6国人均GDP增长超过两倍。

此外,还有4个国家人均GDP不升反降,最苦逼的乌克兰,去年人均GDP比1985年还低27%

由此可见,中国在过去40年的成功,是有多么伟大。当然,如果你从过去500年,也就是欧洲确立现代国家雏形开始看,通过改革从非帝国主义国家跃升为现代化国家的国家只有两个:中国和日本

注:现代国家结构基本由欧洲确立,比如中国古代没有外交部,而叫理藩院。再比如古代兵部统领军队各司任务,包括军官晋升、军队采购、作战策划,凡是与军队有关的,都由兵部管理;而现代国家对军队进行分权管理,机构有两个,一个叫国防部,负责军队采购、军事外交,以及制定未来国防发展战略;一个叫中央参谋部,负责军队作战和军人晋升。现代国家体制与中国古代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部门更精细化、职权更清晰化。

500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两大因素——

第一个是国家统筹能力(以下简称国家能力),第二个是国家设备基础。

指挥部先来讲第一个:国家能力对于国家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性。对比模型分别是近代现代化改革的清/欧日,与二战后现代化改革的中印

首先提个问:

大家知道现代化改革的必要基础是什么吗?发展战略?人才精英?指导思想?

都不是!

现代化改革的必要基础只有一个字:钱!

而行之有效的国家能力将决定“钱”的两点:第一,如何获得改革发展的启动资金;第二,如何通过统筹规划,把钱用在刀刃上。

500

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与汉阳兵工厂

就近代的大清帝国而言,由于本身不具备海外掠夺的能力,所以现代化改革的启动资金,大多数来源于税收。

然而,清朝的税收却是一塌糊涂!

根据欧洲国家金融数据库—清代中央政府年度财政收入数据显示,康熙年间大清帝国中央财政收入约为3500万两;雍正年间约为4000万两;乾隆年间约为4300两~4800万两。而到了光绪年间,大约为2亿两白银

恍惚一看,历代皇帝年间,中央财政持续增长,没问题啊。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一个变量,人口增长!清初年间,我国人口不到1亿人口,有数据说是6000万。而光绪年间,中国人口就已经达到了4亿的巅峰。通过计算你会发现,清朝人均财政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还在持续下滑

如果按照历史书中,清末3亿两(约等于110亿公克白银)的中央财政计算,我国的人均税收仅为30公克白银,相当于英国的零头。

500

若以当前3.29/克的市价来算,清末上缴到中央政府的人均税收,只有98.7元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再来看看欧洲的人均税收。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率先启动现代化改革,人均税收在40年间翻了1倍。1820年~1829年,英国人均税收为315公克白银,约合1036元人民,是清朝的10倍。

1688年~ 1815年间,英国GDP只增长了3倍,但税收却增长了15倍。

通过有效的国家能力,英国政府获得了大量改革所需的资金。在这一阶段,英国国家与军队建设进入爆发期,先后击败了西班牙与法国,并获得世界霸权。

到了1900年,由于德意志帝国的崛起,英国再次做出适应当下局势的改革,人均税收从1880年的361公克直接翻了两倍,高达927.28公克,约合人民币3050人民币。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值:第一、百年前的购买力比现在高;第二、即便是现在的中国,80%的人年税收都没有三千(税收三千,月工资基本7000以上)。

500

人均年税收(公克白银),1500-1909

同一时期,欧洲各国为了追上英国的现代化改革,也在通过增加税收,来获取天量的改革资金。

其中,以英国最大的对头法国最为激进。

1650~1899年间,法国人均GDP只增长了3倍,但人均税收却增长了33倍!1900年,法国人均税收高达1026.13公克,约合3375元人民币。此外,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均税收,也远高于同时代的清朝,这也解释了一个历史疑问:

为何清朝GDP在占据世界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国力仍不如欧洲小国。

因为清朝人均税收太低,中央财政不足,致使清朝当局在做出现代化改革时,不得不面临资金匮乏的难题。

当然,心细的朋友会发现一个问题:

部分欧洲国家的大财主,在现代化改革之前,就通过海外殖民收刮了不少财富。这么算下来,欧洲人均税收高也就不足为奇嘛。

理虽如此,但也不要忘记两点:

第一,清帝国虽然没有殖民收入,但还有藩属国的朝贡;第二,日本在明治维新前也是被殖民国家,但日本的人均税收却比清朝高。

500

1650~1850中日人均税收

由上图可知,日本在德川幕府时期,人均税收远高于同时代的清朝。

因为德川时期的高税收为中央财政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所以在明治维新时,日本政府为现代化改革提供的资金,要比清朝政府的多。

在这一时期,日本的中央财政,为现代化改革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全国铁路网基本贯通、天然良港建成工业港口、通往各大都会的公路、桥梁基本修建完成、城市化人口达到近代10%以上的高密度...

铁路网是工业的核心;港口是日本作为岛国,获得资源和进行贸易的核;公路和桥梁是促进全国共同发展的纽带;而人口城镇化有利于工业资源的集中发展,比如劳动力集中、加工原材料集中,效率肯定要比分散来得高。

500

对比清朝,即便是有洋务运动这样趋向现代化的改革,但也因为中央财政的不足,在工业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日本。

指挥部以工业现代化基础的铁路为例: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要想实现工业化,就离不开铁路所带来的人口流动、原材料流动、以及贸易流动。然而,从日本明治维新见效开始,中国的铁路里程就远低于日本。

截止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中国通车的铁路里程仅5750公里,而日本却高达11384公里

说起来,这也算是小国的好处:国土面积小,建设铁路的成本低,只要完成全国铁路网的建设,在近代实现工业化基本没啥难度。

500

事实上,清朝在条例上的税收并不低,但上缴到中央财政的收入,却与人均远远失衡,只能说明钱被贪污了。而这又间接验证了另一个问题: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全局的掌控力不足,即清帝国无法实行有效的国家能力

行之有效的国家能力,不仅事关改革成败的税收,还决定改革措施能否贯彻落实!这一点,清帝国仍不如日本。

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

对于一个政府而言,要想彻底掌控国家,就必须掌控它的武力机器,即军队。

明治登基后,日本便爆发了旨在颠覆幕府的戊辰战争。此战后,日本建立起由内阁指挥的统一军队,以及军事警察。军队集权的手段,使得日本政府在明治维新后,拥有雷霆力量去镇压那些反对改革的起义者。

在这一行动中,日本政府进一步达到深化国家能力的目的!

500

日本幕府时代与明治初期起义数量

由图可知,后者起义数量远高于前者

反观清帝国,中央不仅对军队掌控弱,对地方的节制更弱。

军队方面:甲午战争时期,李鸿章贵为内阁首辅,居然指挥不动南洋水师;甲午战争后,满清政府效仿日本建立常备军,而这只军队却沦为袁世凯的私器——“只知袁宫保,不知大清朝”

由此可见,清当局对军队的掌控力有多低!

地方方面:由于对军队以及对地方的掌控不足,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试问,如此低劣的国家能力,如何获得现代化改革所需的启动资金?又如何在国内此起彼伏的反对声中(清朝在改革时有一大批封建势力反对),坚决贯彻落实现代化改革方针?

所以,清朝的失败是注定的,即便有大国的扶持,没有强大的国家掌控能力,清帝国也干不过日本,因为精力都被内斗消耗殆尽了!

500

甲午海战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现代模型里的中印。

在二战后的所有国家中,印度和中国的际遇最相似。同是殖民地、同是多民族国家、同是地大物博的大小国。

注:所谓大小国,即地理上的大国,国际地位上的小国。

印度于1947年建国,比中国还要早两年。就国际环境而言,印度比中国好很多。朝鲜战争后,中国与美国彻底翻脸,而印度却与美苏两大国关系甚好。

60年代,中苏翻脸,北有苏联虎视眈眈、东有美国舰队重重封锁,西南刚与印度打了一仗。而在东南方向,蒋家成天嚷嚷着“反攻大陆”。毫不夸张的说,当年中国的处境比清末还要糟糕:

清末时期列强还会因为利益问题互相制衡,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把世界第一、第二、第三(姑且算印度第三,咱专揍世界第三)全都得罪啦!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印度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却为何仍被糟糕透顶(仅战略环境而言)的中国甩到千里之外?

问题的症结就是前文所提到的国家能力:

印度政府的国家能力,远不如中国政府的国家能力!

接着看图说话——

500

根据运行方向的不同,西方学者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模式,归结为两种“餐桌模式”——

中国是一根大柱为支撑的“圆桌”,而西方是四根细腿支撑的“方桌”

先说“圆桌模式:

支撑我国GDP飞速发展的圆柱,是一个集合体。党的领导、政府职权、各种经济小组、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集合到一起,撑起上面的大盘——中国经济。

圆柱只要够粗够结实和平整,那么盘上的GDP就能飞速的运转,这与中国的发展理念很贴切。以国家权力贯彻国家意志,进而催发国家的整体行动。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在这种模式下大干特干,打遍天下无敌手!

再谈“方桌”模式:

一个桌面,下面四个桌子腿——这象征着分权,党、政府、国企、私企完全是分离的。四只脚除了需要结实外,还需要高低一致才能让桌面平稳:即做任何事情,都要扯皮以谋求最大的平衡。

这样运作的方桌,转起来能有圆桌快吗?答案显而易见。

500

中印最大的城市:上海和孟买

中印发展的差别,就是圆桌与方桌模式的差别。

我们有超强的国家意志、有超强的国家能力、更有超强的国家行动。凡是于国于民有力的工程,扯皮不要太久,安全和可行性论证后,直接就上马。没钱国企和中央财政垫,遇到困难出政策解决。

国家建设就如行军打仗,军令如山,一路平推!

反观印度,你以为印度政府不想发展工业吗?怎么可能!工业时代,工业实力决定国家实力,这道理连高中生都懂,你以为印度政府那帮精英不懂吗?

可是懂又能怎么样?

印度政府要想发展中国那样大而全的工业体系,必须要庞大的启动资金,钱怎么来?平民是榨不出来的,只有找土豪要。但印度政府的国家能力不足,无法通过强有力的手段征收高额的富人税。

再加上国内种姓与派系林立,改革触及到这些人利益时,必然被群起而攻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是印度国家能力最真实的体现。

500

或许会有人反驳到:

如今,印度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七,这不是印度现代化改革成功的有力证据嘛?

现阶段成功和整体现代化成功,完全是两个概念。

在可以看见的范围内,中国是当今唯一一个大步迈向发达国家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的身后没有追随者。指挥部一直坚持认为,印度的成就不可能超过中国。

原因很简单:

有些国家能造手机、有些国家能造坦克、有些国家能造半导体、有些国家能造宇宙飞船;有些国家水运发达、有些国家航空发达、有些国家铁路发达;有些国家能造军舰、有些国家能修铁路、有些国家能搞大工程...而同时具备以上东西的国家,只有中国。

这就是指挥部要说的第二大因素:国家设备基础

500

一个国家从诞生到完成现代化,需要经过四个阶段:

打天下—安天下—治天下—现代化!

现代化之前的三个阶段,分别要完成三个国家设备基础。

在1946年~1949年这个阶段,中国完成了打天下的基础:政治基础。这一基础包括三大要素:国家与民族独立自主、消除顽固利益集团、社会稳定。五十年代中期,新中国基本完成这一目标。

从五十年代中期到1978年,中国完成了安天下的基础:社会安全基础。这一时期,毛主席那一辈人以倾国之力建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并通过教育普及为第三阶段的“治天下“打下夯实的基础。

1978年~至今,中国基本完成“治天下的”基础:物质基础。这一阶段,在毛主席时代完善的工业体系和普及的教育上,我国进行了更精细化的现代建设,包括支撑国家工业发展的电力建设、治理国家水患的水利建设、保障农民收入的农田建设、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的制造业建设、带动各地区全面现代化的城镇化建设、便民交通与增强贸易往来的交通网建设。

目前,我国正从“治天下”的阶段,向现代化一路狂奔!

500

广州夜景

对于一个体量庞大的国家而言,要想完成现代化,必须经过前面三个阶段。

就印度现状而言,仍处于“打天下”阶段。印度政府当前的首要目的,不是怎么取代中国,而是如何消除顽固的利益集团,以增强政府行之有效的国家能力。

如果无法增强国家能力,印度就无法获得国家现代化改革的资金,这也解释了另一个疑问:

为何印度GDP增速如此快,而中央财政却年年亏空,且文盲率未降分毫?

中央财政没钱,国家就无更多的资源投入基础教育。文盲率下不去,印度庞大的人口红利就无法转换为劳动力资源。此外,没有钱,就不能进行更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铁路网、公路网、城市交通、电力网。

要知道,一切现代化建设都建立在工业化之上,而工业化最需要的基建有三种:

①城镇化建设(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集中)

②交通网建设(促进货物贸易与劳动力人口流动)

③电力网建设(提供生产动力)

500

反观如今的中国,以上建设全都有!

单以铁路网为例,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铁路网建设除西藏新疆之外,基本上各省都通了铁路,区别只在于密集程度不同。

大家想想,如果没有铁路带来的交通便利,内陆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会涌入东部沿海城市吗?而没有丰厚的劳动力,沿海地区的工业化会发展得如此快吗?不能!

再说电力。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要想全面工业化,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标准最统一、覆盖范围最密集的电力网。早在1985年,也就是中国从“治天下”迈向现代化的第一个阶段,邓小平就曾向当时的政府总理问到:

“电的问题,我主要关心后十年电是怎么安排的。到本世纪末电要搞到多少,才能保证经济翻两番的需要?”

此番谈话后,中国电力网建设便进入了现代化提议的核心。

今天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14亿人用电,居然没有出现电荒,而国外稀松平常的停电,在中国却是低概率事件。一是与夯实的国家基础有关,二是与领导人长远的战略规划有关!

500

现在,每当面对波澜诡异的国际斗争时,我们总说国家战略如何高明。

殊不知,中国最高明的战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周围:我们乘坐的地铁、高铁、公交车,我们享受的医疗保障、社会保障,我们从事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甚至是简单的网购...全部都是国家顶级战略下的产物。

应该说:没有毛主席时代的“厚积”,就没有今天中国现代化的“薄发”。

大道至简,正是这个道理!

微信搜索《指挥部》,阅读更多精彩好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