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学习氛围的培养,要比排名分重点班重要
【本文来自《教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赵日龙傲天
- 我小学初中都是在一个学风不怎么好的学校学习,那种痛苦没经历过的人完全不会理解。并不是说身边成绩不好的人对你没有影响,你可以不管他们自顾自学习,而是说一旦你和他们不一样,你没有随大流,所有人都会来针对你。
举个例子,我当年上课,举手提问都会被人丢纸条,下课时候班长大队长伙同班上的那种混混同学骂我“你他妈装什么逼啊”,作业是必须要给他们抄的,考试是一定要给他们看的。所以班长班委考试成绩就是比你好,因为抄的科目多,你不给抄那肯定就要整你整死。你去跟老师投诉,老师会说,为什么他不针对别人只针对你,是不是你自己有什么问题。
后来碰到合校,然后有三个学校合成一个学校,来了很多新同学,学校里就弄了两次分班,第一次我进了次快班,第二次我进了快班。那个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周围人是真的觉得好好学习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上课踊跃举手,下课也追着老师问问题,没有人觉得谁在装逼,就算有人装逼,你也会觉得他还挺厉害的,这些地方都能提出问题找到点装逼,不会有人因为你成绩好或者活跃觉得你不正常,反而学习就是一种主动的动力和氛围。
我非常支持对于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因材施教,不仅仅是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拯救那些没办法在坏环境里好好学习的人。
我觉得你的经历正好说到了一个重点:学校对学习氛围的培养。我一直觉得学校对学习氛围的培养要比排不排名,分不分重点班重要。毕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愿不愿意学永远比老师教的好不好重要,而学习氛围是对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培养班级和学校的学习氛围和老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没有关系,而是一个负不负责的问题,是师德问题。
营造班级的学习氛围,主张正义和正气,本来就应该是老师和学校必须承担的责任,你在并校前的不愉快经历不是学校没有分班造成的,而是你的老师自身失德渎职造成的问题;在你并校以后感觉学得舒服了愉快了,其实不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而是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彻底变化了。分班对于分到普通班的学生,其实学校是主动推卸和放弃了很大一部分的教育责任的,这是极大的不公平!
所以你的经历正好证明了教育部不允许分重点班这个政策的核心指向——即学校应该将工作关注的重点放在对人的教育和培育上,而不是升学率和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