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热点,浅谈教培行业今后的发展和教育公平
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属于绝对的热点,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也被迫关注了此行业很久。此行业雇员据说985满天飞,特级教师遍地走,是美国股市和投行的宠儿,那真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想不成功都难。如果没有教育部那一刀切的政策文件,恐怕再过几年整个东亚的教培行业都会被国内这几家彻底垄断。
教培行业发展为何如此迅速?有需求就必然会导致其发展,并且看来还是有些供不应求的。我了解过自己身边的同事,他们的孩子也基本都报了名。当然原因各异,也不排除他们为顾及面子故意这么说。有的是因为孩子放学早,家里没人管;有的同事是专门周末跑去上学而思的,说是孩子自己喜欢去上。教培还可以在学校门口接孩子。去教培一来省去接送孩子的麻烦,解决自己的996问题,听说有的教培还可以让孩子吃饭,叫做小餐桌;二来可以辅导作业,解决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问题;三来孩子同学都在里面很熟悉,跟平时上课差别不大,孩子比在学校放松多了,孩子接受度挺高的。看了这几个因素,如果我和爱人都还在原来那个996的冶金设计院画图的话,平心而论,我百分百要把孩子送去教培。更何况,现在的学校对孩子要求也很严格,总体看来,比我小时候要求高了很多,我自问在尽心上班的同时绝对没有精力再管孩子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学校继续4点半放学,继续需要家长天天辅导作业,继续因为怕被某些家长告状而布置一些似是而非的作业的话,教培行业必须要发展,而且还要大力发展。不然,像我以前就职的设计院搞人脸识别查岗搞996搞接项目潮堆人工,我怎么照顾孩子的学习?全推给长辈么?长辈没有长时间跟我们一起生活过,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交际圈子,难以长时间脱离以前的生活圈子。关键长辈跟我们还不在一个城市,也还没退休。就算长辈接手了,你就放心撒手不管么?那我上班的意义何在?996的意义何在?就为了生活水平高点,然后等着孩子以后继续再996?
现在,就又引出一个大问题来了,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中国的教育根本宗旨是什么?教育从字面上看是教书育人,教书也就是传授知识,这个好理解,那育人呢?应该育什么样的人?我们不忘初心,来好好探究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育人的根本方针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客观理论,我们的社会主义终将发展至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应该是包括个人物理本体、精神意识、知识水平等全方位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很显然,首要目标便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于社会而言应该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说的更准确一点应该是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育人的根本目标并不是为了资本服务于资本,这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宗旨。换句话说,为了赚钱为钱服务的教育,终将会被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抛弃。
我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看看我们中国就知道了,现在全世界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他是多么的害怕。世界最顶级的资本主义已经进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这已经是资本主义最高级的阶段。换句话说,资本主义到头了。而我们呢?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艰难而缓慢发展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高级的段位。我们目前发展感觉很吃力吧,为什么呢?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期对抗资本主义顶级巅峰不落下风,而且还是以一国之力对抗整个西方资本主义群雄(我们也有些朋友,总体而言朋友的段位不高)!用修仙的话术理解,那就是妥妥的以金丹中期对抗魔国(USA)元婴中期而不落下风(得空写一个世界简明修仙史,哦不,世界简明史)。可见社会主义的段位很高,上限也很高,中国以后才是世界的社会主义明灯。所以,我认为如果真的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一定要考虑未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中国和世界其余国家的消长。真心话,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绝对是最有前途的。
还有个问题,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不爱学习做作业,这个我们其实都可以理解,这说明这些学习内容和做作业的这种形式本身,让孩子不太感兴趣,但是孩子肯定不是不爱学习本身。关键是如何让孩子找到他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好多作业本身其实也就是在锻炼答题速度和答题技巧,至于对学习内容本身,并没有太多突破。
至于学习兴趣之类,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为例更有说服力。我家姑娘要上幼儿园前,被孩子她妈安利过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我一听是舶来之物,有些担心,生怕会搞些传教之类的内容,本着深入敌营的大无畏精神,自己交了7000大洋去深圳学了AMI 6-12助教课。蒙氏教育体系在国际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AMI,这个是蒙台梭利自己的流派,严格坚持蒙台梭利的教育原则,需要大量的对孩子的观察,学得还是很辛苦的;另一种AMS,主要在美国流行,更偏重于感统之类的教育。其实,这蒙氏教育理念对于我们国人而言比较容易理解也很适合孩子,跟我80年代上的小学教育理念差不多,蒙氏的核心理念是“听从孩子的内心”。主要是首先充分了解不同时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性,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像6~12岁的孩子,精力无限,对于世界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和英雄崇拜心理。那么孩子静不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就可以让他去充分运动,消耗精力,体罚和责骂绝对不是个好办法。可以让他们多了解了解科学家、数学家、革命家等伟大人物的传记故事,像中国最近几次的航天创举,就是很好的教育题材,切记千万不要让孩子追现在的明星啊!孩子多了解伟大人物的传记,就会慢慢打开自己的兴趣之门,慢慢就会想要了解更多,如果我们能为孩子创造一定的条件,孩子就会自己摸索着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想想我们小时候自己玩小霸王的经历。
再转回到教育问题本身。教书育人问题,育人的问题,学校的老师和我们家长自己都有想法,家长担心的大部分只是教书问题,也就是考试分数。如果孩子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比较容易,那么让他们学会应试技巧和取得考试高分,这也不是个难题。
教培机构这多年的授课经验有用武之地了,知识点获取也不是难事。目前科大讯飞在智能教育领域已有慢慢突破的迹象,趁现在立足未稳,教培行业应立即将自己还可利用的部分合理利用,卖个好价钱。具体方法就是与科大讯飞之类的人工智能企业合作,首先利用讯飞的技术生成一个孩子喜欢的虚拟老师形象,还可以自己去捏一个。这个老师需要一定的智能,也需要加入教育心理学原理,可与孩子进行互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程度。这个不难,现在各APP的推荐算法都有这个本领。虚拟老师需要一个庞大的知识库,贯通小学至高中甚至还可以到大学的各个领域的知识点,这个可以做成云端,联网即可,本地APP主要存储孩子的特定数据,便于为孩子生成因材施教的虚拟教师。
虚拟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生成智能个性化教案,直至将各个领域的知识点全部贯通,同时还可根据与孩子的互动和以某种孩子所喜爱的形式的测试评判出孩子各知识点的掌握水平,一目了然。再根据教培机构多年来的应试技巧教授经验,赋能给虚拟教师,让孩子在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应试技巧也得到提升。在比较枯燥的部分,可以适当借鉴游戏的“斯金纳箱原理”中的随机时间奖励(就是如果想让人持续地作出某一动作,最好的方法,并不是每次做出动作之后都给出奖励。而是在人做出几次动作之后,随机给出一次奖励。而这种模式的学名叫“操作性条件反射”,引自知乎-斯金纳箱实验分析)和一定的游戏上瘾机制。让孩子爱上学习和一定程度的学习作业,可以让作业更加贴合实际生活,甚至是一定程度上虚拟的生活也无不可。
当然,我建议这个APP必须引入体育锻炼模式,每天必须达成一定的运动量,还可以对孩子的写字、坐姿等进行矫正,至于作业批改之类的,那更是这些教培机构的拿手好戏。这个教书APP甚至还可以针对孩子的兴趣开发出多种扩展包,比如各种琴棋书画之类的。
讲到这里,其实我们可以再谈谈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其实也就是获取知识的难易水平问题。当今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是互联互通的世界。只要有了网络和电力应用,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不会再担心知识的获取问题。如果这个APP的知识库可以由国家统一制作和维护升级,在全国推广云端服务,那么我认为就算是再边远的地区,只要能够有电和网络,学习就再也不是个难题了,教育鸿沟可以被迅速拉平。
另外教培机构还有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职业高中教育。家长现在对于50%这个数字很敏感,为什么?万一孩子中考不行,那就只能成为不能进入普高的50%了。从现在的职业高中教育水平和风评来看,孩子一进去基本就算是废了,职高的风评一向不高(个人感觉,不一定靠谱),相信大家也说不出来有哪些有名的职高吧。不过著名教培那可都是响当当的USA上市公司啊,什么新东方、学而思、猿辅导之类,哪个不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如果这些教培开办职业高中,我的孩子如果上不了高中,选择一个著名的职高进去,也不是不可以。说不定这些职业高中还真能成为百年老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