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回顾:十份有趣的国外研究等你查收!
写在前面
在本期推送中,我们为你精选了2021年7月发表的10篇英文新媒体研究论文,其中包含了信息流行病、平台劳动、APP亲密关系、亲子教育、幸福感等话题。我们对这10篇论文的摘要进行了翻译,希望对你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启发。
如果你希望阅读原文,请在论文发表的期刊官网进行搜索,或通过相关数据库进行下载。祝你周末愉快
NO.1
Autopsy of a metaphor:
The origins, use and blind spots of the ‘infodemic’
解剖隐喻:“信息流行病”的起源、使用和盲点
作者:Simon, F. M., & Camargo, C. Q.
期刊:New Media & Society
2020年,“信息流行病”(infodemic)从一个相对不为人知的词变成了一个流行隐喻,它被用来形容这样一种现象:冠状病毒的错误信息被广泛传播,造成严重后果。无数学术出版物、政策制定者和媒体都开始关注“信息流行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追溯了该隐喻的起源和使用情况,并指出理解这个看似直观的术语时,研究者遭遇的盲区。通过梳理认知科学和传播研究的既有文献,作者解释了为什么信息不会像病毒一样传播,并指出“信息流行病”这个比喻产生的误导效果。作者指出,该隐喻将多种社会行为混为一谈,将复杂的情况简单化了。而且,对“信息流行病”一词不加批判地使用可能会给学术工作、公共话语的质量,以及国家政策制定工作造成弊大于利的影响。
NO.2
Only “sheep” trust journalists? How citizens’ self-perceptions shape their approach to news
只有“绵羊”才信记者?公民的自我认知如何影响他们看待新闻的方式
作者:Nelson, J. L., & Lewis, S. C.
期刊:New Media & Society
冠状病毒爆发期间,新闻报道全面跟进,这成为研究受众信任与新闻参与之间关系的独特机会。在疫情早期,本研究通过对60名美国成年人进行定性访谈,发现人们对待新闻的方式不仅源于他们对个别新闻机构可信度的认知,也源于他们对自身的认知。新闻消费者认为,新闻通常存在偏见,但他们足够聪明,能够独立思考并看穿这些偏见,找到真相。本文的结论是,人们对新闻的态度和信任既取决于新闻内容,也取决于他们的视角。
NO.3
Beyond the platform:
Music streaming as a site of logistical and symbolic struggle
平台之外:音乐流媒体作为一个后勤和象征性斗争的场所
作者:Jansson, A.
期刊:New Media & Society
现有的对音乐流媒体的研究倾向于将流媒体视为一种个人的平台活动。然而,流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数字社会的一个重要隐喻。流媒体活动是如何嵌入到社会权力关系中的,值得我们关注。此外,由于流基础设施的复杂性,我们应该关注与处理数字流相关的普通专业知识及其社会影响。于是,本文提出的理论观点是,音乐直播已经成为后勤劳动的一种形式、一种居住场所。本文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探索了后勤专业知识对于掌握社会主导地位的重要性。分析表明了日常基础设施是如何最终被转化为象征性暴力的。
NO.4
‘We went from the anonymity of the internet into my private WhatsApp’: Rituals of transition among dating app users in Berlin
“从匿名网站到私人WhatsApp账号”:柏林约会应用用户的仪式转变
作者:Broeker, F.
期刊:New Media & Society
本文主要关注在柏林年轻人约会的软件上,20-33岁之间的用户的求爱仪式和亲密行为。他们先在约会应用程序上聊天,后开转移到WhatsApp等社交媒体信息平台,以此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感的增强。这一过程被视作该约会软件用户参与的“过渡仪式”。与约会应用程序设计中固有的配对机制相比,这些过渡仪式在表达爱意方面发挥着更为突出的作用。这项研究的材料包括与Tinder、Bumble和OkCupid这三款热门约会应用的使用者进行的36次半结构化访谈和45次聊天访谈。研究发现,用户将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编码为各种亲密关系的宿地。用户设备上的通知(作为基础设施)证实了该发现。而且,用户在不同应用之间的交流方式并没有发生巨变,过渡仪式本身就勾勒出交流的关键时刻。
NO.5
The (other) two percent also matter: The construction of mobile phone refusers
(另外)2%也很重要:拒绝使用手机者的建构
作者:Rosenberg, H., & Vogelman-Natan, K.
期刊: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研究技术抵抗实践对理解媒介角色及其使用实践有着重要作用。然而,此类研究往往忽略了拒绝使用手机者。本研究通过对25名拒绝使用手机者进行深度访谈,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拒绝类型。第一类是“意识形态主义者”,他们拒绝使用手机的原因源自于一种对手机和通信技术的公式化的、批判性的世界观。第二种是“实现者”,他们的技术使用“阻力”由非自愿因素造成(例如设备坏损坏或被盗),但这种暂时性的断连实践产生了积极体验,鼓励他们继续断连、获得解放。此外,调查结果还包括,拒绝使用手机者采取的做法; 拒绝使用手机者产生的新颖的心理和社会学动机;这类群体的拒绝话语往往仅关注媒介的本质而非其内容;以及该群体协商社会地位、应对污名的方式。该研究说明,拒绝使用手机与拒绝使用其他媒体之间存在差异。研究更深入地揭示了保持“连接”的代价,从而凸显了这类研究的重要性。该研究的独特性进一步表现在其复杂性、极端性、可感知性和可见性。
NO.6
Studying problems, not problematic usage: Do mobile checking habits increase procrastination and decrease well-being?
关注问题,而非问题使用:查看手机的习惯会增加拖延症并降低幸福感吗?
作者:Meier, A.
期刊: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大多数关于手机和社交媒体对幸福感影响的研究都是从“科技成瘾”或“屏幕时间”的角度切入。然而,这些框架在概念和方法上都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本研究讨论和测试了一个既有但少被研究的替代性方法——技术习惯方法(technology habit approach)。此方法并没有将手机使用与相关问题(如上瘾/不当使用)混为一谈,而是关注个人层面(习惯强度)和日常层面(感知到的干扰和查看手机的冲动)的手机使用习惯如何对拖延症这一关键问题产生影响。在一项为期五天的日记研究中,532名智能手机的学生使用者提供了2,331个日记条目,据分析,手机查看习惯的强度、感知到的干扰以及查看手机的冲动共同解释了少量到中度的拖延症行为。而且,拖延症指向更低程度的情感幸福感。然而,手机使用习惯与情感幸福感和意义之间只存在很低的相关性或没有直接关系。通过将习惯性的手机使用分离出来,此研究展示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数字幸福研究的替代方案。
NO.7
Parental surveillance and parenting styles: Toward a model of familial surveillance climates
父母监视与养育方式:家庭监视气候模型
作者:Marciano, A.
期刊: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这项研究考察了父母通过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位置跟踪应用程序对青春期前儿童的监控行为。该研究对24位初中生的母亲进行了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探究采用不同养育方式的母亲如何描述自己的监控想法和做法,以及她们使用位置跟踪应用程序的社会文化意象。研究结果为评估不同的家庭监控环境提供了六个标准,并将它们组织在一个三层模型中,该模型展示了父母进行数字监控的多个维度。该研究挑战了“家长的监控行为和严格的养育方式(如独裁式、直升机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一假定相关性。此外,该研究既承认家长的数字监控实践的日益正常化,又针对这一趋势提出了务实看法。
NO.8
Family technoference: Exploring parent mobile device distraction from children’s perspectives
家庭内的技术介入:站在孩子的视角,探讨父母的移动设备干扰
作者:Meeus, A., Coenen, L., Eggermont, S., & Beullens, K.
期刊:Mobile Media & Communication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青春期前的儿童对父母移动设备干扰(“技术干扰”)的感知,与他们对家庭满意度的整体评估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三个中介因素(亲子冲突、陪伴、感知的情感支持)来搭建模型。横截面数据(n = 742, 9-13岁,50.9%为女孩,平均年龄=10.85,标准偏差= 0.73)支持模型中的大多数关系。首先,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父母受技术干扰的感知越多,他们与父母的冲突也显著增多,而在父母陪伴方面的感知度更低。此外,母亲的移动设备干扰与情感支持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研究表示,技术介入与儿童对家庭满意度的评估相关。
NO.9
Sensing the human:
biometric surveillance and the Japanese technology industry
感知人类:生物识别监视与日本科技产业
作者:Humphrey, D.
期刊:Media, Culture & Society
这篇文章聚焦日本生物识别产业及其话语,重点关注它在过去20年里塑造了该产业的生物识别“传感”语言。传感语言植根于21世纪初便在的计算热潮,将生物识别技术设想为数字和人类之间的中介,该话语为生物识别监视的扩张奠定了基础。在日常环境(如零售环境)中,生物识别监视被宣传为一种收集人类影响和行为数据的手段,用于营销和其他用途。本文认为,生物识别监视产业创造的这套语义模糊的话语实则重申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融合特征,同时也影响了安全社会话语与数字文化中的具身现象。
NO.10
Zoombombing During a Global Pandemic
全球疫情期间的“Zoom轰炸”现象
作者:Elmer, G., Neville, S. J., Burton, A., & Ward-Kimola, S.
期刊:Social Media+ Society
通过使用数字方法分析,本文对新冠肺炎导致的Zoom轰炸现象(指个人无意间侵入视频对话,从而造成干扰的行为)和随之而来的线上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进行了跨平台研究。这项实证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入了解疫情爆发时,描述Zoom轰炸现象的媒体框架,并探究相关行为如何作为在线骚扰行为的延伸,以及各种平台在这一现象的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这些点出发,该研究不仅阐明了Zoom轰炸现象是一种文化实践,而且还勾勒出这些行为是如何在某互联网平台内或跨平台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