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比现在内卷更甚,只是当时无人说道罢了
【本文来自《80年代高考中考就业比现在难得多,为什么没那么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楼主说反了,八十年代比现在内卷更甚,只是当时无人说道罢了。
如本人,当时高中一个年级七个班,三百五十多人,但能参加高考的只有五十个人,理科四十人,文科十人,最终文理共考入大学十人,还包括自费生。考不上的怎么办?要么顶班进厂当工人,要么自费当历届生,继续考。
我就有不少同学,我都工作了,他们才考到自费大学,也就是连考了4年才结得正果。而且当时生活水平低,我家人均入不足20元,所以上学可拿每月16元助学金,如果无学可上,又不能进厂,只好在家吃闲饭,那日子就难过了。再想想连考4年的同学,精神压力该有多大!
现在孩子们的压力不是生活困难,而是出人头地,向上阶层跃升。在我看来,现在许多人的焦虑、压力都是被有意传导的,有人故意兜售压力而牟利,自己被卖了还替人数钱。比如说房价,现在买不起,当时是连买的可能都没有,只能等待单位分房,有能力分房的单位你能进去么?进去排队得多少年?何况绝大多数单位是没有分房能力的。那时能绝望吗?能躺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