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云南旅行遇到的50岁丁克夫妻,原来没有孩子的爱情是这样的
转自豆瓣@虽然但是我可以
这对夫妻是我和朋友18年在云南旅游的时候遇到的,我们当时是属于自由行,计划从深圳坐飞机去丽江,然后再以丽江为起点,去香格里拉、泸沽湖、大理最后返回深圳。
他们是我们在丽江住的客栈认识的,因为已经在丽江玩了几天了,和老板混得比较熟(老板比较好客,经常请吃饭喝茶,后面还给我们免了一晚住宿。)所以去香格里拉的时候在老板的建议下报了和客栈有合作的当地的一个商务团(就是小型一点的旅游团,带上导游一共就8个人,纯游玩的那种),他们夫妻就在其中。
丽江古城很漂亮,随便一拍都很美
刚出发的时候,大家都不熟,所以没什么话题聊,只是觉得同行的人里有个姐姐气质很好,看上去40岁左右,身材很好,穿衣品味也不错,有种知性美,但是她因为晕车的缘故一直坐在副驾驶,所以一路上和我们没什么交流。
虎跳峡
到了虎跳峡景点的时候 ,我已经对一起跟团的几个人有了大致的了解。发现原来跟团的除了我们两个90后单身狗外,其他都是已婚,有两对是夫妻,一个是单独出来旅行的宝妈。
过了虎跳峡景点以后,导游带我们去了吃饭的地方,新婚夫妻中的男生讲起他和她老婆的故事,他讲完,另外一位大哥也来了兴致,讲起了他和他老婆的故事(就是那个坐在副驾驶有点晕车的姐姐),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没钱,长相一般,但是她老婆一直很漂亮,家里条件也好,追的人很多,但是后面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他。
他说他们这次一起出来旅游是为了庆祝结婚30周年(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都很震惊,因为他们两个人看上去都很年轻,最多40出头的样子),他是个不太爱旅行的人,每年也就会出去1-2次,都是和老婆一起,但是他老婆基本隔几个月就会和闺蜜一起出去玩一次。
他说他老婆是清真,所以在点餐的时候再三叮嘱厨房不要用猪油,不要炒猪肉,期间还一直向我们道歉,说老婆吃不了给大家添麻烦了。
每到一个景点,看到好看的景色一定会第一时间把老婆叫过来拍照,整个行程下来,他相机里基本全是她老婆在各个景点打卡的照片。全程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老婆,这边风景好,来这拍、老婆这个姿势好,我给你多拍几张……和我们聊天也是三句话不离老婆。
两个50岁的人,背影看上去都很年轻,身材也保持得很好
当时我那个羡慕啊,结婚30年了,身材和容貌都保持得这么好,还有几个可以随时约出来旅游的闺蜜,夫妻感情也这么好,50多岁看着像40来岁,然后就好奇问了一下他们保持年轻的秘密是什么,然后大哥告诉我们说他们是丁克,这回换我震惊了,因为虽然丁克这类人群有听过,但是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
不过回想起来也不难理解了,没有养孩子经济负担不大,所以才有钱到处旅游,因为经常活跃在朋友圈会接触到各类人,所以心态保持的也很年轻,心态年轻,人当然显年轻了。
他们这样的夫妻状态真的很让我羡慕,以至于后来我相亲的时候都会谈到丁克的话题,但是对方一般都是拒绝的态度。现在这个思想比较开放的时代,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丁克都这么难,很难想象30年前的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当时也一定经受了很多来自旁人的非议吧,而且现在双方都50多了,丁克这个事基本不可逆了,能坚持这么多年,感情还这么好真不容易。
羡慕他们这种志同道合的爱情。
不是来评论‘甜酸苦辣’的,就是凡尔赛一下
丁克不丁克,就是一个有别于大众选择的小众习惯,就好比有人就是不吃鱼,本没啥?但非得说不吃鱼就是比吃鱼的幸福,呵呵,脑袋有问题!顺便说句,我也50岁,也凡尔赛下,身材比这人好过不知那里去!
最后,说正事,我儿子20,187,长的还行,读书也马马虎虎,去年去的哈深圳,性格也超级nice……没有其他意思啊,就是感觉越看你越象我失散多年的亲家!
不是来评论‘甜酸苦辣’的,就是凡尔赛一下
但是当我女儿牙牙学语叫我爸爸,喂他吃东西她也要和我分享主动喂我,有时候累了叫她帮我捶捶背她会像模像样往我肩膀锤几下,周末带她去玩捞鱼总会拿渔网给我叫我“爸捞”“爸捞”,遇到没见过的东西会主动躲到我身后或者扑到我怀里…………
每当想起这些,都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生孩子带孩子虽然辛苦,但是乐在其中。
丁克就丁克吧,个人选择。
但是千万别生了却不养,对不起“父母”这两个字。
其实,没有孩子的人生同样也是遗憾的,也是不完整的人生。
因为婚姻就包含了抚育下一代。
人们在抚育下一代的时候,确实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但是,收获是远远超出你的付出的,甚至有时候感觉,即使用最美的语言,都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作为一名父亲,我第一次看见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白嫩的肌肤,精致小巧的五官,肉嘟嘟的,可爱至极,那一刻我的心都化了。当我抱起他的时候,眼泪不自觉的在眼眶里打转,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父爱,瞬间被唤醒了。恨不得立刻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他那幼小的生命当中。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聪明、可爱、英俊、活泼的儿子,越发让我觉得孩子就是上天赐给我的最好礼物,是上苍对我的眷顾。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相机镜头里,记录的几乎都是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带着孩子到处旅游是必不可少的,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也是必不可少的,学这学那,不指望孩子有多大成就,只是增长孩子的阅历和体验。
在观察孩子成长过程中,明白了孩子的叛逆期是是如何而来的。所谓“叛逆期”,根本就是错误的说法,孩子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叛逆”期。而应该是孩子自我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的觉醒。
孩子自打出生以来,事无巨细,无不依附于父母,父母说什么是什么,父母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父母不让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孩子没有独立意识,因为孩子的知识和能力,还不足以支撑起他的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而当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知识和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和独立人格必然会觉醒,对大人说的话,不再言听计从,孩子已经有了自我判断的能力,有了自我行动的能力。这在大人看来就是所谓的“叛逆期”。
特别是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逼迫自己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再次学习,我对许多问题的认知得到了升华。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学生时代阅历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步入中年后,知识和阅历是极其丰富的,面对问题,常有一种去伪存真,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快感,这是自己在学生时代,根本无法做到的。唯有作为一名父亲,你对一些问题才会有再认知的动力和冲动。
作为一个结婚十六年的中年男人,对婚后的感情和家庭的处理还是有些感受的。
其中最大的感受是任何单一的感情都很难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特别是爱情!现在社会,男女都有工作,双方独立性都很强,男女之间爱的最大敌人不是恨,而是淡漠和疏远。
常说有七年之痒,其实就是说男女双方该玩儿的也都玩儿过了、双方的热恋在时间长河的冲刷下,慢慢失去新鲜感,变得习惯,这时候如果没有新的刺激或者引入新的变量,男女双方感情的淡漠是显而易见的!
这时候孩子的出现就会对夫妻双方的感受都是一个新的刺激,家庭也会变成一个新的形态,三个甚至更多的家庭成员就会对家庭形成更稳定的支撑。
孩子对夫妻双方来说除了男女感情外,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支点,这种感情完全不同于男女之情,也因此能对夫妻之间的感情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缓冲和牵绊,是夫妻关系的长久稳定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次见到他其实没啥感觉,就觉得好丑,脸上皱巴巴的,还一只眼张开一只眼闭着,除此以外真心没啥喜欢或者激动的情绪。我当然会关心他,但那是因为我明白这个社会强调孩子对父母的重要性,作为父亲我有义务对他好,而不是因为我对他有什么喜欢和爱。
半个月后……真香
一个月后……哎呀,我的大宝贝
一年后……儿子,快快快,给爸爸抱抱
10年后的现在……无神论的我都准备去接触接触道教,因为我想说服自己,人是有来世,这样我就可以相信下辈子我还能和我家孩子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