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中国人可以更从容

“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对于新发病毒,世界上的专家数量为零”……当前中国社会针对新冠疫情的认知或讨论,基本都还是从西式思维出发。

西方式思维的特点是只着眼于微观、着眼于外在、着眼于对抗,而不看整体、不着眼于内在、不关注平衡。如果对中国传统智慧和祖国医学给与更多信心,我们对新冠疫情的防控和治疗可以做得更加从容。

病毒的概念来自西方现代医学,我们当然可以参照借鉴,但是如果一味从杀死病毒的对抗性思维来解决疾病,那么可以说相当被动。纯对抗性疗法的副作用令人痛苦,而且病毒一旦变异就会令人惊慌失措,原有疫苗的效力也要再接受检验。

《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自身有充足的正气,病毒就没法侵入人体。祖国医学给出了防病治病最根本的指导性思路。中医药为什么在新冠疫情防治中起到强大的效果,正是因为中医药着眼于增强人体正气和免疫力,及时驱除病气,乃至让病毒压根侵害不了人体。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新冠死亡率很低,与中医药密不可分。

西医将新冠定义为“自限性疾病”,而等着病毒“自限性”消亡,几乎丧失了面对病毒的自主性。而如果从提升自身正气出发,主动权更多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新发病毒,世界上的专家数量为零”,类似的表述都是出自当今中国顶尖的科学家,但是因为隔行如隔山,不了解中医思维,其说话的大前提就是偏颇的。所以这句话需要改一下,“对于新发病毒,好中医就是专家”,好中医一定能辨证施治拿出有力解决方案。

正如之前在一片“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的叹息声中,清肺排毒汤被证明了是新冠特效药(方)。在中医思维中,是不必管什么具体病毒的,任何外来的病毒都只是“外邪”,只要让身体具足了正气,外邪必然从身体中排出。中医有这种自信,中国传统智慧有这种自信。

由于一百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的打压,中国人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思维和文化自信,而接受了西式思维,并反过来否定自己的文化。这种现象也明显体现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这种文化思维上的偏差,是当前中国社会亟待纠正的问题。

新冠的防治,应是祖国医学复兴的一次重要契机。应对新冠疫情,中医介入的力度比非典时要大,但是还显得很不够。广大医务工作者,如果能从祖国医学体系中更多汲取智慧,照顾自己和病患就可以更加从容。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艰辛地照顾病人,时刻要防止被感染,医护人员在令人敬佩的同时,也令人心疼。但是,从已有的很多例子来看,只要用中医的方法,医护人员不仅可以保护自身不被感染,也能够比较轻装上阵。邓铁涛老中医当年带领团队治疗非典,就是只戴一个口罩,但是实现了医护零感染。去年新冠肺炎期间,河南通许县医院用喝中药预防方和艾熏等中医方法,实现1200多名医护零感染。

然而最新消息,扬州有3名医护人员在治疗病人过程中感染了新冠,而且国内其他地方也在发生院感。试想如果充分采用中医的预防方法,大概率应该是不一样的结果了。

有了祖国医学的智慧,民众面对疫情也可以减少很多恐慌。民间的防治,除了接种疫苗以及戴口罩等措施之外,大锅熬药茶供民众预防、佩戴香囊增强免疫力等措施,都有很好的扶正祛邪效果。如果这些中医预防的措施在高风险人群、密接人群乃至更多民众中能够普及,近期疫情的扩散程度应该会减轻。

根据中医本能论思想,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身体内部气血运行通畅,保持身体内环境清爽,是不容易感染邪气或病毒的,或者感染了邪气也容易恢复。通过充足的运动、合理的饮食等措施,保持大小便和汗腺的通畅,让身体内部的废物质随时能清除出体内,身体就能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如果更多民众能主动保持“三通”以增强自身的正气,那么面对疫情会更少恐慌,更多自信。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