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70后,我们小时候没有学区房的概念

【本文来自《“学区房”这条恶龙,只有它能杀死》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名70后,我们小时候没有学区房的概念,没人掏钱炒房,没人掏钱择校。无它,没有重点中小学而已。所有的小学、初中没有教学成绩的比较,只有是否离家远近,是否上学方便的比较。

本质上义务教育内的学校教授的知识都是一样的,都是那几本书。但是,后来有了比较,先是升学率的比较,马上升学率高的学校开始封神,其实我们都明白只有好老师+好学生才能有好升学率的出现,但是锦上添花这种人类心理通病导致资源聚集效益越演越烈,好学生被好学校掐尖,导致好学校的升学率更高,而更高的升学率导致更多的资源聚集到好学校,循环往复,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家长择校心态愈演愈烈,学区房价格越涨越高。

正本清源。

学区房的源头就是重点中小学制度。取消重点中小学的评定,撤销重点中小学的招牌,把向重点倾斜的政策根除,从资金支出上一视同仁,把原来重点学校的师资全部打散分散到所有的学校,把义务教育就是普及教育的理念确立好坚持好。只要没有了重点中小学,那所有的带学籍的房子就都是学区房了,上哪所学校只有距离差异而无质量差异,这样才是解决的办法。否则,只要有差异存在就能发展出需要,而只要有需要存在就一定能发展出权力寻租、暗箱操作、金钱买卖等各种不公平现象。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