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会让人心态失衡的思维习惯,很多人每天不知不觉都在做

  策划 / fufu

  撰文 / fufu、Shirley

  专业支持 / Shirley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朋友找我诉苦,说自己的生活仿佛“走错了轨道”,这让她闷闷不乐:

  我啊,就是做错了太多选择了,自己弄丢了很多本来可以很好的生活……

  我当时应该仔细研究课程再选择学校的,我后来才发现录取我的另一所学校可能更适合我……

  也不应该因为害怕异地恋和他分开的。现在想想,周围那么多人异地恋都成功了,异地恋也没什么可怕的啊。如果当时撑过分离的时光,现在的感情可能会更好……

  现在的事业也是。聪明人都知道第一份工作要找能力范围内最好最出名的公司,以后发展更好。我毕业却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还傻傻地“为了梦想”,太天真了。

  以旁人的角度来看,我并没有觉得朋友过得有她口中说得那么糟糕。她毕业于不错的学校,拥有稳定收入,还有充足的休闲时光。

  可是这些似乎并不足以让她快乐,因为她“本可以过得更好”,而现在的生活,在她自己看来,仿佛一潭死水。

  我想了很久终于明白,她为什么经常不快乐。她有一种思维模式,因此注定常常陷入负面情绪。

  这种思维模式就是——过度地思考“what if”。

500

500

  “what if”的思维模式,在心理学中属于一种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字面意义,就是去思考和想象与实际发生的事情所不同的结果。

  小到日常生活,大到人生选择,what if无处不在:

  如果今天早上再提早五分钟出门,是不是就不会迟到了;

  如果复习的时候多刷十道题,这次可能也不会考砸了;

  如果入学时选择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现在的大学生活也会轻松有趣得多了吧……

  “what if”的思维方式常常会让我们意识到,如果自己当初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可能会获得比现在更好的结果。

  将不完美的现实与这些想象中的可能性进行对比,可能会对现在的生活逐渐产生怀疑和失望,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

  也就是说,许多关于“what if”的想象,是以我们的快乐为代价的。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思维毫无可取之处——

500

  虽然“what if”思维往往让我们感到不快乐,但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有时候进行“what if”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发现,考试失利之后,越善于思考“自己本可以怎么做”的那些学生,制定的提高成绩策略也越多。这样的复盘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主观控制感,也能切实地提高ta们日后的成绩(Nasco & Marsh, 1999)。

  “what if”就像是我们大脑中的一种自我学习机制,通过回溯和反思,分析过去行为与决策的局限,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对我们未来的行为进行调整。

  而能够促使这个机制顺利运行的,就是我们对于各种未发生的可能的好奇心,即“反事实好奇心”(counterfactual curiosity)。

  心理学家Lily FitsGibbon (2018) 在学龄前儿童中发现反事实好奇心的普遍存在。也就是说,“what if”的思考方式,不一定是后天习得的,而极有可能是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属于人类认知方式的一个部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方式,我们才能不断从自己的不足中学习和成长。

  从这个角度看,为了“what if”牺牲一些快乐也是值得的。

  不过,如果让反事实好奇心反客为主,“what if”思维反而会成为我们的阻碍——

500

500

  理想状态下,反事实好奇心服务于我们自我成长的需要。但实际生活中,反事实好奇心却成了“驾驶”我们“what if”思维的主人。

  FitsGibbon等人(2021)设计的实验中,邀请被试玩一个给气球打气的游戏——打的气越多,可以获得越多奖励,但如果气球爆炸,则会什么都没有。

  在游戏结束后,研究人员问被试想不想看气球的打气上限——即什么程度可以赚取最多奖励。得知了这个信息,被试就会清楚“自己本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由于每轮游戏设置了不同的打气上限,查看上一轮的上限对之后的游戏并无帮助,还得牺牲一部分ta们赚取的奖励大部分被试还是选择付出代价来获取这个对ta们并无帮助的信息。

  在得知了打气上限后,被试们纷纷开始后悔——“如果当时多/少打一些,我能赢更多。”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们的后悔就像是“自找”的一般——明明是知道了无益的信息,ta们还是出于好奇付出代价,而在得知之后,真正“收获”的,只有那些后悔情绪。

  有些人在生活中的状态,也与这些被试相似。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确切地知道未发生的结果会更好还是更坏,但在反事实好奇心的不断驱使下,我们反复进行“what if”思考,并逐渐填充出了看似很明确的答案——

  如果当初选择了一线城市,现在的事业会更成功;

  如果当初两个人不分手,现在的感情就会更坚固;

  如果早点开始努力奋斗,自己的人生会比现在更丰富……

  将现实与这些可能性对比,不仅无法改变现实,还会“收获”自我折磨般的后悔情绪。


500

  “what if”的思维中,常常隐含着一种对现实的自以为的掌控。

  我们会以为自己的选择是自由的,如果回到当初那个时刻,有能力做出更正确的决定。

  然而,心理学家Leon F Seltzer(2016)指出,一个人的决策往往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么自由。我们的决策,由一整套“内在机制”决定,这套机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其中包含了我们的风险厌恶程度、价值排序等各种因素。

  我们在某个时刻做出的选择,其实存在着受限于我们这套内在机制的必然性。

  即便时间重来一次,如果你还是那个时刻的你,你很可能还是只能做出一个同样的选择。

  换句话说,所谓的“what if”其实并不存在,也没有“本可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未来。发生的即是必然。

  而那些此刻我们看来不够正确的选择,促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内在机制的局限,从而有了成长和改变的机会。

  也可以说,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曾经的不足,本身就是自我发展的证明。

500

500

  很多时候,“what if”的思考方式被我们的大脑自动化了。因此即便我们意识到这种思维不好,大脑也常常会习惯性地将我们拽入那些并不存在的可能性中。

  想要改变自动化的“what if”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练习来改变我们大脑的这种“坏习惯”:

  写写“what are”日记

  我们可以记录下发生在生活当中那些不在我们预期中,但我们很喜欢的一些事物和细节。

  比如,在一所不是很满意的学校里结交了有趣的朋友、在不太喜欢的城市中找到了街头无与伦比的美食,又或者是因为一次错误的转弯而在路边遇见刚开的花。

  生活会不断地让我们经历失望,也会让我们获得惊喜——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真的能找到它。

  捕捉生活带给我们的惊喜,是一种珍贵的能力,需要我们能够回到当下,打开感官,去捕捉此刻美好。

  而正念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控制念头和注意力,将注意力安放在当下,把握和享受发生在此时此刻的时光。这里,我为你准备了「发现此刻的美好」的冥想练习,点击左侧文字,在冥想中放下过去,拥有发现此刻美好的能力吧~

  出现what if想法的时候,可以“叛逆”一些

  如果我们察觉到自己陷入了“what if”的思考方式,却很难从中逃离出来,不妨试试养成反驳“what if”的习惯。

  换句话说,每当我们出现“要是当初……就好了”,我们都可以用一句“幸好当初……不然”,来进行对抗。

  “要是当初更努力一点,能够进大厂拿高薪工作就好了。”

  “幸好当初没进大厂,不然我可能会自愿牺牲自己的健康和时间去换金钱,而忽视了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500

  学会“驾驶”我们的好奇心

  在我们每一次感到自己被好奇心驱使时,需要警惕好奇心会带我们走向何处,并且练习有意识地给我们的好奇心下指令,无论是停止还是继续。

  比如,我们可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去思考的这个问题对我未来有什么参考价值吗?如果有,都是哪些呢?”

  只有当这些问题得到了肯定且清晰的答案,才去允许好奇心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里说的“让好奇心发挥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发展良性好奇,抑制恶性好奇”。想要了解更多二者的区别,可以参考旧文:为什么明知会后悔,还是忍不住好奇心?丨研究:知道越多,就想知道更多)

  这一步的练习会比前两种稍微有一些难度,不过它起到的作用也是更深层的:握有对好奇心的主动权,能够在摒弃那些无价值的“what if”思考的同时,让有价值的“what if”思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成长。

  很多时候,那些无价值的“what if”非常吸引人,因为它展现给我们一个未曾发生过的美好幻想。

  但选择另一个选项后是否真的能变得更好,我们永远无从得知。

  未知并不比已知有更多的确定性,不要以快乐为代价,去构想那个不会发生的“本应该”。

  把那些平行世界中的可能性,留给平行世界的你去面对吧~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