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注定要输给这群「致命女人」

作者|   她姐

来源|   她刊

  七月太美好了,七月最后一天太棒了!

  相信昨天的新闻大家已经看到了,吴亦凡涉嫌强奸罪,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

500

  网友说的很对,这次是女孩救了女孩,是不断的女性发声,才能揭露出这次罪恶。

  而这太需要勇气了!

  她姐一直有关注吴亦凡事件,在刚发生的时候写了一篇《他再不糊,我都替娱乐圈脸红》,后台就收到了很多恶臭留言,说女生和吴亦凡发生关系怎么可能是被迫的。

500

  后来她姐又写了一篇《吐了,快让吴亦凡式白马王子消失!》,试图讲清楚什么是男女平等的恋爱关系,后台又再次炸了,指责女生就是想红,一定会举报这篇偏颇的稿子。

  还好还好,一切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

  我的评论区都能如此,难以想象那些发声的女孩们会收到多少辱骂,但她们还是一个个的站了出来,告诉全世界:

  你们堵不住女孩的嘴了!

  这个七月,从吴亦凡事件、河南暴雨到奥运会,发生了太多大事,而每个事件中她姐都认识了太多勇敢睿智美好的女性,忍不住想把她们分享给你们。

  七月,是属于女性的!

500

  先来讲讲最近报道比较少的河南暴雨,其实灾害还是很严重,大家也没有停止自救。

  前段时间她姐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闻:

  郑州荥阳,一对母女因山体滑坡被困。

  7月21日下午5时,救援人员救出了一名三四个月大的女婴。

  获救时,她已经被埋了一天一夜。

500

  遗憾的是,22日下午,女孩的妈妈被找到时,不幸身亡。

  救援队员说:

  「是孩子妈妈用自己的身体当支架,保护着怀里的孩子。」

500

  生死攸关,母亲用双手举起了孩子生的希望。

  有位网友留言,瞬间泪目:

  「孩子,你未来的人生路可能不会太平坦,但一定要记住,你最美最伟大的妈妈,给了你两次生命。」

  母亲,一个伟大的角色!

  女人,一个伟大的名字!

  不管是身为人母还是生而为女人,女性都在用自己方式,保护着身边所有人。

  她们的付出,不该被忽视。

  7月20日,郑州地铁站。

  一个休克的女孩被救出,清醒后听到周围有人呼救:

  「有没有医生?」

  有位女孩撑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答:

  「我,我是医生。」

  随后加入救援,志直到奋战到凌晨,然后悄然离去。

  面对夸奖,秦杰林说:

  「我是一名医生,不管遇到多危险的情况,救死扶伤都是我的第一选择。」

  脱下白大褂,她是需要休息的受灾群众;

  穿上白大褂,她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

500

  7月20日,一个名为《待救援人员信息的文档》出现在网络。

  这个文档,从刚开始一条消息,变成了成千上万条救援信息。

  有人被困、失联;

  有孩子被困水中;

  有人被困车里;

  有孕妇羊水破裂……

  24小时里,这个普通的表格成为民间救援平台。

  实时更新,随时救援。

  创建文档的女孩叫李睿,是上海财经大学学生。

  她说:

  「我想要做一个能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事实证明,关键时刻,女生体力能救人,脑子也能干大事。

500

  7月21日,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大规模停电。

  医生护士为了孩子能平安降生,只能打着备用灯接生。

  小宝宝的第一声啼哭震碎了所有人对洪灾的恐惧。

  希望,永远是黑暗中最亮的光。

  参与接生的护士姑娘在朋友圈写道:

  「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世界的洪水猛兽。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们也要尽全力为你点亮,为你保驾护航。」


  这些平凡的姑娘,正在做着拯救生命的大事。

500

  新闻里、热搜上我们看了太多扛沙袋、蹚洪水的男人,他们很棒。

  但其实在你看不见的背后,也有一群姑娘,正弯着腰扛起沙袋堵洪口。

  这些女孩也很棒。

500

  还记得郑州地铁五号线吗?

  7月20日下午,女孩孙聪姗下班后,她和朋友杨家宝、杜霞打算一起回家。

  但是列车被洪水阻断,水流得很快,肉眼可见地涨起来,车厢里只剩顶上一点空间。

  晚上7点多,车厢里人很多,有人在哭,有人在打电话求助。

  杨家宝转头看到站在人群中的孙聪姗,她还在指挥大家:

  “大家不要敲玻璃……那边有人摔倒了,大哥你帮忙救一下……”

  她鼓励着身边的人:

  「不要怕,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指导救援队赶来,所有人被救出,但没人知道孙聪姗去哪了。

  7月21日一早,32岁的孙聪姗被确认死亡。

  那个在灾难面前帮助别人走出危险的女孩,自己没能走出地铁站。

  她和她心爱的包,一起留在了洪水里。

500

  7月17日河南暴雨,公路干线多处坍塌。

  刚做完手术还在养病阶段的养护科副科长白晓平,拖着病体,加入防洪救灾队伍。

  她安排人员公路抢险。

  作为技术人员,她走在抗洪前线,哪里危险去哪里。

  抢险现场,她的身影异常高大。

  不幸的是,在抢险中白晓平被洪水激流冲走,因公殉职。

  年仅49岁。

  她去世的时候,不知情的女儿还在家里喊着:

  「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想她了!」

500

  灾难面前,女性从没掉过链子。

  货物运输车队中,有一半都是女司机;

500

  救援队的女队长,一车一车抗物资,从不喊累;

  女外卖老板,自己做好饭往一线送,吃多少送多少;

500

  还有女警察、女公益人、女渣土车老板、女挂车司机...…

500

  许多许多女性,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

  这些力量即便是微光,也应该被铭记!


500

  河南暴雨救灾,她们在场。

  东京奥运会拼搏时,她们也在场。

  东京奥运会第一天的三枚金牌,都是女孩获得的。

  21岁的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枚金牌,这也是本届奥运会的首枚金牌。

500

  获得首金没几个小时,在中午,女子举重选手侯志慧就拿下了第二金。

  这枚金牌,她等了5年。

  2016年里约奥运会,侯志慧因受伤无缘比赛。

  当时19岁的她哭了。

  她说,那是自己最绝望的一天。

  但这一次,她终于完成了梦想。

  侯志慧穿着一件时间“错位”的里约奥运会比赛服。

  为了弥补五年前的遗憾,她用身上的狠劲儿,6把试举全部成功,打破两项奥运纪录夺冠。

  侯志慧说:

  「东京的这枚金牌,是我2016至今的全部信仰。」

  不得不佩服,中国姑娘,「举」世无双。

500

  还有4:0打败伊藤美诚的女乒选手孙颖莎,像美人鱼一样优美的中国跳水队,碾压夺金的赛艇四朵金花……

  截止发稿前的23枚金牌中,16枚都是有女孩参与获得的。

500

  有人说:“她们太美了,有的留寸头、干劲十足;有的浑身肌肉、充满力量;有的性感飒爽、手持重剑;有的戴可爱发卡、做珍珠美甲。”

500

  这些中国女孩们正在证明着,女性的美,可以多种多样。


500

  为什么这些女孩她姐觉得有必要再多讲一遍。

  因为以往当荣誉赛事结束后,女性运动员的成绩似乎在新闻报道里,没有那么显眼。

  因为以往当令人揪心的抢险救灾告一段落,我们开始歌颂抗洪战士,却无意中忽视了女性劳动者的功绩。

  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刺耳的声音。

  “抗洪、抢险、救灾一线,果真还是要靠男人。”

  “女性别上前线,自己照顾不好,还给组织添麻烦。”

500

  还有人是这样赞美的——

  “中国男儿在家抗洪救灾,中国女儿在外为国争光。”

500

  虽然都是夸奖,但也一竿子抹掉了女性在抗洪中的贡献。

  抗洪女战士不被看见,下次再遇到同样情况,又得面对相似的刻板印象——

  “冲锋陷阵是男人的事,女人负责在大后方顾家就好了。”

  这样的叙事,我们明明刚经历了过一遍。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去往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中,女性占三分之二,医生中的女性比例超过50%,护士更是超过了90%。

500

  女性医务人员上前线前被剪掉秀发的照片,相信我们都还历历在目。

500

  第一个意识到病毒可怕的人是一名女性,她叫艾芬。

  第一个上报疫情的人也是女性,她叫张继先。

  10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见证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工地现场的男女工人比例达到了1比1,那些女工被尊称为「火神山的铁娘子们」。

500

  还有医务工作者怀孕9个月坚守一线,她说这是「最好的胎教」。


  还有成都女孩独自驾驶大货车一天一夜,运送31吨酒精去武汉救急。

  还有每天往返方舱医院的公交车司机王金兰,每晚等到医务人员全部上车,一个都不能少。

500

  还有女警察孙晓丹主动请缨去火车站卡点一线执勤,“当了18年警察,性别从不该是我工作的阻碍”。

  女性在疫情中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拍到电视剧里,却是另一番光景。

  《最美逆行者》里,组织抗疫团队上前线,领导发话:“报名的都是男同志,是不是女同志也出一个呀?”

500

  在医院治病救人,明明急缺人手,主刀医生(性别男)对女医生说:“你一个女同志,在旁边配合就好。”

500

  看到了吗,女性劳动者的功绩就这样轻易被抹去。

  她姐不愿这种恶性循环再次上演。


500

  有的性别歧视,总是以保护之名出现。

  譬如这两个经典的刻板印象——

  “女性不适合干体力活。”

  “女性不适合上一线。”

  看上去是体谅女性更弱小、更需要保护,粗活重活由男人来扛。

  但实际结果,却是让那些正在干体力活、正在一线奋战的女性「被隐形」。

500

  不可否认,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上存在差异。

  普遍意义上,男性的体能素质高于女性。

  但如果一个奥运健儿(女性)跟一个普通男性拼体能,谁会赢呢?答案显而易见。

500

  女子游泳队又夺一金 

  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不要用简单的男女去区别分工,而是用统一的标准,无论男女,只要达标就可以。

  用“女性不适合体力活”这句社会规训,一竿子打死所有女性,是傲慢的。

  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农民工占到34.5%,并不低。她们很多都活跃在建筑工地,拿着更低廉的小工工资。

500

  纪录片《变迁》里,修路的劳动妇女们,甚至一边背着孩子一边干活。

500

  而且女性劳动者古来有之,科考发现,在明初就有女性工匠参与城墙修建的足迹。

500

  去年,一支平均年龄50+的阿姨团参与过抗洪。


  她们说:“广场舞也没心思跳了,就组团来堤坝装沙袋、做后勤。”

500

  这次的河南抗洪更是如此。

  只要经过专业训练,女武警、女兵、女救援队员、女工程车司机、女渣土车司机……没有哪一个在前线救灾中缺席。

  「看见女性劳动者」,这是对人的尊重。

  她姐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国家曾经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毛主席在1955年提出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的人民币上刻画有女性劳动者的倩影。

500

  那么21世纪了,我们更不应该抹去女性劳动者的功绩。

  无论是女性奥运健儿,还是抗洪前线的她们,亦或是勇敢发声对抗强权的女孩。

  她们值得被看见。

  她们证明着,女性不是某些人的性资源,女性可以靠自己做任何事。

  摆脱「柔弱女性」的刻板印象后,她们太美了。

  这让她姐又一次想到张桂梅女校的誓言——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女孩是由什么做成的?

  鲜花、戒指、八卦、果酱?

  那则经典的创意广告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500

  女孩是什么做成的,是鲜花,是钢铁,是一切的力量与美。

  为这个七月。

  为这些勇敢的女孩。

  监制 / 她姐

  作者 / 黄瓜酸啤 恶魔

  微博 / @她刊iiiher

点击「她刊」阅读原文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