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走出地球?

问:为什么要离开地球移民去火星等环境恶劣的其他世界?

答:根据西方现有的理论猜测,人类发源于炎热的非洲(有中国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本文假设这种说法成立)。

在非洲不穿衣服也不会冻死、在丛林里遍地是热带瓜果,不种粮食也饿不死。可以说非洲丛林,然而先人们为啥要走出非洲,去气候相对寒冷、食物没那么充足的其他地方,全球化扩张?

如今条件得天独厚的非洲过得好还是寒冷的北欧、加拿大过得好?

当人类的祖先还在非洲的丛林里生存的时候,其实这个自我淘汰的竞争就已经开始了,甚至今天也在动物世界这种节目里面,可以看到一个黑猩猩部落对另外一个黑猩猩部落进行有规律的屠杀,抢占地盘和食物。

当时被淘汰的,被迫走出丛林来到草原,这有一部分它们很幸运变成了人类的祖先,而来到草原的这一波人类也开始变化,因为有一个族群他被驱逐了,因为它们好像出现了基因的突变,导致身体发育之后开始直立行走。

它们被赶离了原来的族群,甚至更晚之后,这些被赶出来的会直立行走的人,又赶走了另外一部分人,因为他们不想让他在这里接着跟他们抢夺食物和资源,而逼着他们直接到了欧亚大陆,这些进入欧亚大陆的人,又把一些人逼入了尼安德特人的生活区域,他们被迫跟尼安德特人进行竞争。

所以这是无止境的,而且即便进入了文明阶段,我们也看到人类在迅速的分化,因为宗教信仰不同,就激发了在欧洲数百年的十字军东征,很多很多人死亡了,而因为政治见解的不同,欧洲各国就能组织七次反法同盟,誓要驱逐拿破仑。

而单纯因为利益的驱使,诞生我们祖先的非洲人,就被后来的欧洲的族群贩卖到美洲,成为奴隶。而各国又因为殖民地和利益打出了两次世界大战,杀戮无数。

目光要长远,走出地球不是为了急着追求更舒适安逸的生活,而寻找新机会、新生活、建立新文明。

地球的自然环境是比太阳系其他地方好,然而地球也有危险:

1) 地球上有太阳系其他地方所不存在的可怕灾难——人祸。

到地球以外其他区域建自给自足的新文明能躲避野心家、疯子、极端主义者、地缘和民族以及宗教历史冲突争端问题等的麻烦。

注意历史上没有一场天灾的死亡人数和毁灭性比得上二战恶劣的自然环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之间互相残害,人祸最恐怖。

地外新文明能躲地球上的人祸,闷声发大展,如同避难所、诺亚方舟。也许有一天地球文明因为核战争导致文明大倒退。在地球之外的新文明能传承火种,成为人类的灯塔,避免宝贵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失传,帮忙重建地球。

再强调一下,对于未来不能停留在地球上大国博弈、五常游戏的旧思维里,必须考虑地外新世界崛起的人类新文明。如同现在美国、澳大利亚等无法被忽视一样

2) 小行星撞地球

对于人类生存的终极思考,比如说,作为一个物种的人类,最有可能毁于一旦的是什么?大洪水、黑死病,艾滋病,埃博拉病毒?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核战争,小行星撞地球?

从古自今,从宗教到哲学,从政治到科学,都在试图解答这一终极命题,宗教领袖、先贤大哲、政治强人、科学泰斗,也都在各尽其力,避免人类濒临这一步。

但在行星天文学家眼里,这一终极命题来自于天外来客——近地天体的撞击。尽管多数人认为「这不过是在杞人忧天,天文学家没事找事」。

不过呢,正如科学界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说法,科学往往都是反直觉的。真实世界的发生、发展,从来都不在乎人类怎么看和怎么解读。

75年8月,河南降雨超过1000毫米,仅过36年,河南又遭遇千年一遇的大暴雨。以至于有人强调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因为现代文明太脆弱了。

这就像6500万年前的恐龙帝国再怎么威武强大,小行星都不在乎,撞击地球不手软,灭掉70%物种绝不手软。

1908年6月30日,西伯利亚发生著名的小行星空中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爆炸威力相当于2000万吨TNT炸药,摧毁2150平方公里森林,并非神话。

2002年6月6日,位于地中海介于希腊和利比亚之间的半空中,一颗估计直径10米的小天体发生爆炸,爆炸威力相当于一颗小型核弹。

2013年2月15日,一颗直径约有15米小天体,在俄罗斯的车里宾斯克上空爆炸,间接造成1200人伤亡。在天空中形成大约10公里长的轨迹。

这些事实都在敲打着人类——飞来的横祸,绝非杞人忧天——不是已经发生了,就是未来必然发生。

为此,行星天文学家经过严格精算和科学评估,给出了一份近地天体撞击地球的估算表:

500

这就是悬在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至少天文学家这么看,NASA也是这么看待的,美国国会和白宫,都是这么看待和准备预案的。

除了实时监控直径1000米以上的近地天体,一旦有不轨征兆立即警报之外,就是要想办法提前把小行星赶走,让它偏离撞击轨道。可以肯定地说,目前人类还没有这个能力。

当然,这还只是考虑近地小天体,对于那些神出鬼没的太阳系外小行星、流星、彗星和未知天体,有朝一日要是突袭地球,人类毫无防备,毫无所知。

3)超新星爆炸

在我们周围几百光年范围内,存在着诸多颗随时都会出现——超新星爆发的末日恒星。

最壮观的是,超新星爆发形成巨大的冲击波,足以跨越4光年以上。随后逐渐冷却形成绝美的超新星遗迹。

就像著名的M1蟹状星云,就是典型的超新星遗迹(或叫超新星残骸)。

500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距离地球足够近的末日恒星,比如红超巨星、蓝超巨星等最终爆掉,就会出现近距离的超新星爆发。

足够近,是多近?

大约1000光年之内,对我们地球生命可能造成影响,甚至致命一击。

超新星爆发本身并不会直接毁掉我们或者地球生命。而是爆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伽马射线,以光速辐射到地球大气层,引发化学反应——把氮分子转化成氧化氮。

由此,消耗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这会导致地球生命直接暴露在太阳风、宇宙射线等有害辐射下。

根据科学家估计,如果距离我们26光年的一个II型超新星爆发,将会破坏一半以上的地球臭氧层。

所有大质量恒星最终都会成为II型超新星,是宇宙间很普遍的一种超新星,也叫核塌缩超新星。

1987年发现的大麦哲伦星系内SN 1987 A,就是一颗典型的II型超新星。

事实上,比II型超新星更危险的是极超新星爆发,爆炸能量相当于普通超新星的100倍。

尤其是伴随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对于地球生命来说,更是致命杀。

因为它具有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往往在几秒时间里释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几百个太阳一生中释放能量的总和,它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间最猛烈的电磁暴。

1997年12月14日,观测到的一次伽马射线暴,距地球120亿光年,爆发一两秒内,亮度就达——除它外的整个宇宙一样明亮。

它在50秒内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银河系200年的辐射总量,比超新星爆发还要大几百倍。

地球生命曾经遭遇过这种突如其来的天灾吗?

科学家们通过检测地球岩层中的金属同位素,来追溯超新星是否改变了地球生命。

2009年,科学家在南极冰核中发现了硝酸盐,测定年代约为1060年代,而古人在1054年发现的一颗超新星SN1054(M1蟹状星云就是它的残骸),恰好就是实证。

因为此处的硝酸盐,显然来自超新星爆发的γ射线所形成的氮氧化物。

更加叫人吃惊的是地球生命史上共有五次大灭绝事件,排名第二的奥陶纪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导致当时85%的地球物种灭绝。

2005年,由NASA和美国堪萨斯大学共同研究结果显示,这次大灭绝事件很可能是由一颗极超新星释放的伽马射线暴导致的。

整个过程仅仅持续了十秒,却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致使太阳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表大量生物死亡,从而破坏食物链。

就像小行星撞地球一样,这种天灾发生概率有多少?

通过天文学家建立的超新星演化模型得出——

距离地球100光年半径范围内,发生超新星爆发的机会是860万年一次;

200光年半径内,发生机会是100万年一次;

660光年半径内,发生机会是10万年一次;

1000光年半径内,发生机会是8625年一次。

目前天文学家认为,对我们地球生命构成最大潜在危险的是——

位于飞马座、仅仅距离我们150光年的一颗红超巨星,名叫IK PegasiB——随时都可能爆发。

最可怕的是,有迹象表明,它一旦爆发很可能伴随产生伽马射线暴!

所以,关键是要探测到伽马射线暴,及时、准确,才能高效预警。

因为伽马射线暴之所以足够狠,足够亮,关键是它像激光那样,把所有能量都集中在一个方向,而不是像普通光源那样像各个方向辐射到太空。

也就是说,伽马射线暴要想危害到我们的地球,也必须是像激光那样扫射到地球大气层,这当然是小概率事件。但从当今现实看,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结束语:

什么样的人才能走出地球呢?

从生物学角度看,一些不适应当前状态的种群,可能会在大灾难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就象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清除了恐龙,使哺乳动物得以发展。

从历史看,是在地球竞争中的失败者会走出地球,从而创建星际文明。

从《三体》看,不适应地球生活的云天明,进入宇宙后反而如鱼得水。

所以笔者反对“末位淘汰”的制度,反对西方文明对美洲文明实施的种族灭绝的政策。

如果我们相信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有助于保护地球生态的话,那么我们也有理由应该给予那些看上去不适应地球生活的种群以走出地球的权利和自由,只是希望他们能带走我们文明的记忆或火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