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吃鱼到达一定量,死亡风险降低15%

文/陈根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据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到3.3亿,且处于持续上升态势。2018年心血管病死亡居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在农村的占比约46.66%,城市为43.81%。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做好日常药物和生活方式管理,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及死亡风险降低的有效措施,而饮食干预,是不可或缺的方面。

近日,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广州市第十二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发现,每周食用鱼类4-6份(每份50g;每天约29g-43g),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特异性死亡风险。

鱼类,作为饭桌上常见的菜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鱼的营养非常丰富,可以说全身都是宝。例如鱼肉,含有优质蛋白,容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低,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高蛋白质营养品;鱼脑,有黄脑黄金之称,含有不饱和脂肪酸DHA,有利于婴儿的大脑发育,也可以辅助老年痴呆症的治疗。

500

研究人员发现,每周食用鱼类4-6份或7-10份,均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每周食用鱼类4-6份,与死亡风险降低的关联更显著而每周食用鱼类≥11份,则并未与死亡风险降低存在显著关联。

每周食用鱼类4-6份,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降低相关,包括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5%、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23%、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降低20%、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5%、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降低25%,以及出血性中风死亡风险降低39%。

这是因为鱼类中含有多种心血管保护性营养,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α-亚麻酸),维生素D和硒等,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进而对全因死亡风险产生影响。此外,食用鱼类在女性中的益处更为显著,可能与女性能更好地将α-亚麻酸转为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关。

对于鱼类的烹饪方式,研究建议采用清蒸的方式,避免油炸。因为油炸会升高食物的能量密度以及饮食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水平,而这两者都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