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还是死门?

东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了马上就要到了,这场从新冠疫情中走来的奥运会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人类与病毒搏斗的场面,主角正是我们的邻居日本。

 

当全球的目光都投向日本时,可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焦头烂额又犹豫不决的政府,常常朝令夕改,上午颁布的政令晚上可能就撤回,今天说不可以的事情明天又原则上同意。我们可以理解举办规模如此巨大,标准要求如此之高,协调对象如此之多,又叠加疫情、核污染和高倍数的媒体曝光,日本政府有多难,但困难一来就如此拉跨,也是让人大失所望。

 

如今的态势基本就是被疫情压着打,开幕式倒计时每临近一天,感染人数就增多一些,日本政府就犹豫一次,最终日本政府与东京都、东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反复磋商,在7月8日第四次对东京都发布紧急事态宣言(适用期为7月12日至8月22日),正式敲定东京奥运会在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一都三县”的赛事以无观众的空场形式举办。

 

首先,日本是一个老牌的发达国家,组织能力不至于这么差劲;其次,办奥运会这么大的事是2013年9月申奥成功就定下来的,不是临时安排给日本的,有接近9年的时间准备,疫情虽然是个突发事件,但也给了日本一年的时间推演和决策;最后,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处处都有老大给开绿灯,在国际上可谓一帆风顺,还搞成这样,简直难以想象要是没有美国加持该怎么办。

 

500

(一)为什么要举办奥运会

 

国际政治领域曾抛出过一个问题,和平时期如何比较各个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得到认可较多的答案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

 

能够成功举办世界级的体育赛事,意味着这个国家拥有充足的经济实力、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军事保障能力、悠久的文化魅力,较广的国际影响力,同时还是社会治安良好、自然环境优美、人民热情友善、体育精神蓬勃的明证。

 

这就相当于评估一个国家的全面大考,成绩优异者就是拿到了含金量十足的权威认证,属于辛苦一次,受益终生,小亏即大赚的买卖,尤其得到国力处于上升期或需要刷新世界对自己认知的国家青睐。

 

日本正是后者,它太需要一场盛大的仪式来提振国家形象和国民士气了,就像1964年东京奥运会那样。那是奥运会第一次在东亚国家举办,被誉为“重生般的开始”,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东京电视塔、世界第一条高铁东海道新干线、环首都高速公路、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通过人造卫星首次在全世界进行实况转播,直接奠定了全世界人对日本先进、发达、整洁、有序的印象,至今颠扑不破。

 

日本人也正是通过那年的奥运会首次大规模接触了东亚地区以外的全世界访客,促进了日本的国际化,无异于一次意识形态的重塑。在2011年举行的一次关于“昭和时代象征”的民调中,排名最高的竟然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对于日本人来说,那真是个梦幻般的年代。

 

除了唤醒辉煌的历史记忆,日本政府的小心思便是借奥运推广氢能源技术。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闭幕式上,日本作为下一届承办国,在会上进行了时长8分钟的表演,通过科技元素结合动漫,将“东京8分钟”展现给了 全世界,其中对高科技的应用令人耳目一新,氢能源便是其中重点展示之一。

 

日本从70年的中东石油禁运事件后,便大力决心发展新能源,选来选去,日本选定了氢能源,过去数十年,日本在氢能源上投入巨大,但回报达不到预期,于是便希望通过奥运这个绝佳的平台向世界推广氢能源。

 

此次东京奥运,火炬的燃料是氢能源,公交车是氢能源,连奥运村的发电都是用氢能源,日本政府还觉得不够,打造了一个晴海人工岛,岛上一切需要能源的东西都用氢能,俨然一个氢能源小镇。试图通过这些举措去促进氢能源行业的发展,新增大量工作岗位。

 

如今的日本,整洁、有序还称得上,繁华却不再了。即便没有新冠疫情的冲击,日本经济的增长率也连续二十多年都停留在0.5%到1%左右。其实看GDP,总量和人均的意义都没有增长率的意义大,因为增长率代表着新兴的产业和新增加的就业人口。

 

总量大小是方便外界从宏观层面去判断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哪个段位,人均高低反映的是这个经济体是依靠什么产业驱动来使它处于这个段位的。总量大、人均高对于普通国民来说自豪一下是可以的,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惠及到每个人,相反,如果增长率低,意味着今年和去年没什么不同,去年能赚到钱的人今年还能赚到,去年赚不到的今年还赚不到,去年赚多少,今年还赚多少,因为行业格局、人才分布早已经定型了,没有流动了。

 

这也是为什么日韩这样的经济体,虽然面子上数据好看,是发达国家,但学习内卷、职场高压、生育低迷、养老焦虑的原因,就是没有新兴产业,以前牛逼的还是牛逼,起点不行的八辈子也追不上。辉煌只属于老年人,一茬茬的年轻人毕业后发现根本没有自己的位置,想过劳死也得先有岗位给你劳啊,连新增的岗位都没有,只能啃老躺平。

 

那奥运会能给日本带到生门入口么?死马当活马医。被中美两个大国夹着,日本不可能再靠发动战争来打乱社会格局了,和平年代能给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就是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新盖房子、新建高速、新修场馆、新增服装等各类订单……只要有新增的东西就有希望,哪怕是新增个景点售票处呢,也能解决几十人的就业。

 

有了就业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有了消费,有了消费就有了订单,有了生产,有了企业扩张和更多的就业,这是最健康、最长久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真实的GDP。

 

新冠疫情前,据日本政府自己估计,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能为日本带来3%的经济增长,这对日本来说已经足够令人振奋了。而奥运会对国家形象和国家实力的展示就是个最好的招商引资平台,等于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直接投在了全世界数十亿观众面前,光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上的长久回报就足以抵消那些举办赛事的成本了,何况那些真正在商业贸易上的投资?

 

(二)损失到底怎么算

 

由于新冠疫情突然在全球爆发,奥运会延迟了一年举行,如今疫情反弹,又面临空场举办,各方都在紧盯着盈亏负债表,给出相应的估算数字。由于各方传出的数字差异过大,这里还是以日本自己给出的数据为准。

 

东京奥运会举办经费总额为1.644万亿日元,其中东京奥组委将承担7210亿日元,东京都政府将承担7020亿日元,日本中央政府将承担2210亿日元。如果按原计划举办,举办费用为1.35万亿日元,推迟1年后,举办费用增加了2940亿日元,达到1.64万亿日元。

 

但随着第四次紧急事态宣言的发布,东京都和日本政府都需要再推出巨大的财政措施,用于新的防控对策、停业补偿及补贴等,会直接产生超过2000亿日元的支出。而目前东京奥组委的预收账款1183亿日元的三分之二都来自两年前卖门票的收入,如果空场举办,这部分钱要退给观众。

 

退票其实都是小事,更麻烦的是赞助商。

 

东京奥运会共有超过60家日本赞助商,其中等级最高的“金牌合作伙伴”——同时也是赞助费最高的团体几乎都是日本名企,包括NTT、朝日啤酒、佳能、ASICS等15家品牌。其次是32家奥运会官方合作伙伴,包括三菱电机等知名日本公司。东京奥组委从日本国内企业获得总额3500亿日元的赞助费,如果空场举办,赞助商会要求撤资,这个才是大头。

 

当然这只是账面上的投入,如果连账面外的也算上,就远不止这个数了。比如2016年法国当局在调查一项金融犯罪时发现,东京奥林匹克竞标委员会的一家咨询公司(名为“黑潮“,注册地和总部在新加坡,现已停业)在2013年9月日本首都被选为东道主城市期间,向有影响力的国际奥委会成员拉米·迪亚克及其儿子在俄罗斯的账户上转账了4267万日元。

 

借新加坡注册的公司向俄罗斯账户汇款,为的是左右来自非洲的奥委会成员投票来帮助日本竞选,最终被法国查了出来,可以看出做得相当隐蔽。不知道如今亏成这样的日本,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不惜行贿来竞选这个举办资格。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木内登英测算,接受一半日本国内观众,大概损失734亿日元;接受1/4日本国内观众,经济损失大概有1101亿日元;无观众的话,经济损失大概有1468亿日元。

 

本来借奥运而起的酒店业、旅游业、餐饮业等民营经济者还寄希望于日本本土观众的光顾来弥补海外游客缺失带来的损失,一个紧急事态宣言加空场举办的命令直接将这些老板们拍死在沙滩上,现在比东京奥组委退票办事处还忙的恐怕是那些往返于“一都三县“的民航退票办事处。

 

除了经济账之外,还有不可估量的政治账。从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到2021年7月奥运会举办,日本政府一没有控制住疫情,二没有确保疫苗的接种率,三没有对海外输入病例实行控制闭环,导致奥运会空场举办的巨大损失,其在日本国民心中和全世界媒体面前都表现出两个字——无能。

 

巨大的财政预算、血亏的民营经济、全世界面前丢脸,这样一来,东京奥运会不仅没有成为日本的生门,反倒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了彻底堵住日本国运的死门。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