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 滴滴能扫黄,也能拉皮条

DD“全家桶”被下架的事还在发酵,本来想缓缓再谈,毕竟官方并未公布DD做了啥,只是说有“严重的非法收集与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二狗子有没有拿老百姓的资料到皇军那领赏,还需进一步确定。

但这几天发生了些有意思的事,又让人忍不住想说说。

01

全家桶、宅急送

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经过,6月30日,DD光速在美上市,仅过了两天,网信办宣布对“DD出行”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又过了两天,也就是7月4日,DD因“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等行为被强制进行App下架。

500

5天后,国家网信办官宣,下架“DD企业版”等25款App,于是,现全家桶式“凉凉”。

就这样,DD成功收割多日热搜,成为全城热点。

期间,市场反应挺有意思。DD凉凉并没导致之前大伙担心的,司机失业、老百姓出行不便等问题,相反,整个市场沸腾了。

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沸腾了,美团、同程、飞猪沸腾了,司机们沸腾了。

500

短短几天内,市场仿佛又回到当初各类平台竞争的年代,而且和上次不同,这次几乎没什么试探,各路互联网大佬倾巢出动。

这至少说明两点:

一是只有时代里的DD,没有DD的时代。长久以来,一些互联网公司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是它们创造了时代。

这种错觉让老百姓误以为没有它们历史就会倒退,它们自己似乎也这么认为。

这样的结果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放弃了对市场、对老百姓的尊重,变得傲慢、强势,开始肆无忌惮收割。

市场监管者似乎也变得小心翼翼,担心管严了引发社会问题,畏手畏脚。综合起来给人一种“大而不能倒”的幻象。

可如今看来,没有谁是必不可少的,就算没了DD,网约车也不会消失,其他平台也会很快崛起。网约车模式之所以在中国爆发,是因为中国移动互联覆盖,基础设置过硬,市场供需错位,而不是DD多么牛逼,天降猛男,凭空创造。

同样的道理,诸如某宝、某鹅,它们只是时代的产物,并非创造时代。

二是资本的欲壑永无止境。长期以来,DD有个非常魔幻的现象,那就是绝对垄断,却一直亏损。2018年、2019年及2020年,DD分别净亏损150亿元、97亿元及106亿元。

DD在网约车市场一度占据九成,还几次以亏损为由提高抽成,抽成高达30%,司机怨声载道,乘客也被各种套路。

结果,出现一个奇葩现象。老百姓出行成本未降,司机收入未涨,DD年年亏损,钱去哪了?

500

如今看看“全家桶”,似乎有些明白了,DD就像一只饕鬄,这些年来,它在不停吞噬、扩张。

今天的DD投资覆盖客运、货运、自行车、金融、社区团购等等,只要能插上手的,它全部涉猎。除此之外,它还在16个国家,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

所以,这些年来,它拼命在司机身上吸血,不断压榨他们,利用大数据杀熟,套路乘客,最终全用来填补它永无止境的欲壑。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DD下架后,其他巨头会疯狂进场抢筹,网约车平台真是台印钞机啊。

有钱赚,却不肯让利,一味滥用市场主导地位,压榨司机,盘剥乘客,这就是垄断的恶果。资本的欲壑永无止境。

其实上面两个问题可归结到一点,那就是DD膨胀了。

02

资本改变初心

DD刚成立的时候,或许有着帮助老百姓解决出行难的初心,但随着资本介入,一切变了。

2014年,柳传志的女儿柳青空从高盛离职,空降DD,出任首席运营官,第二年升任执行总裁。

同年,柳传志的侄女柳甄空降DD最大竞争对手Uber,担任Uber中国负责人。

2016年8月1日,在柳青和柳甄主导下,DD完成了世界出行领域最大规模的合并案,明目张胆垄断市场。

500

1个月后,商务部宣布对这一合并进行反垄断调查。

然而,互联网平台是新兴事物,国家在法律层面根本找不到依据。

对于法律问题,柳家太清楚了,柳传志的父亲是拿002号律师执照的新中国第一代律师,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创始人、先驱者和积极参与者。早在1984年就在香港创办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专门帮国外品牌在国内打专利官司。

柳家在法律界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国内法律烂熟于心。

要想通过法律途径断定DD垄断是不可能,所以,商务部无从下手,反垄断调查至今也没有结果。

不知是不是这段经历给了它勇气,在法律灰色地带,DD越走越远。

2012年开始,美国证监会要求中国赴美上市的企业必须提交审计底稿。

包括各类数据、会议资料、各种文件,甚至包括所有电子邮件,以及拟上市企业与政府部门往来的所有机密信息。

这是要脱光了让他们检查。

到了懂王时代更过分,他不但要求拟上市公司要提供底稿,而且翻旧账,要求之前上市的也得提供,否则就从美国退市。

于是,前两年,一些中概股纷纷私有化,从美股退出,转投A股和港股。

当然,也有甘愿脱光了让美帝检查的,毕竟那边估值高,造富能力强。

为了防止国家核心数据丢失,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出台,计划于2021年9月1日起全面施行。

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6月11日,DD及时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申请,仅仅过了20天,也就是6月30日,成功上市,速度是一道光。期间,DD没有发布任何文告、也没有官宣、更没有发布敲钟照片,刻意低调,欲盖弥彰,十足鬼子进村,打枪的不要。

但此时低调有什么用?当大伙傻吗?这不摆明了想钻法律空子吗?

有人说这是机关算尽,但我认为这就是膨胀,膨胀到可以不再考虑市场感受,膨胀到自以为将法律玩弄于股掌之中,膨胀到无视国家核心利益。

03

扫黄与拉客

大数据究竟能干什么,很多人可能没体会。

从事银行数据研究的网友“Danlores”曾介绍过大数据扫黄的例子。

移动支付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将我们的消费情况记录在案。

对于数据分析师来说,利用银行大数据扫黄,so easy。

第一步,排查凌晨活跃账户,毕竟大白天营业的还是少数;

第二步,标签特殊数字,例如“398”“498”。这些数据背后可能是其他的名称,诸如“XX便利店”之类,但没关系,这都是“羊头”,人家卖的是“狗肉”,冠冕堂皇的“便利店”背后,可能是搞黄会所、按摩店之类。

第三步,梳理统计,如果收款方有很多此类纪录,例如一个月几千单,那么这个地方大概率是涉黄场所。把这些场所梳理出来,提供给公安部门,一抓一个准。

那么怎么抓那些光顾者?DD数据登场。

如果某人半年内有4、5次前往上述场所的出行记录,可标签,此人大概率搞黄。数据提供给公安部门,结合其他记录,顺藤摸瓜,精准定位。

当然,聪明如你肯定想到,上述数据如果不是交给公安机关,而是给搞黄大队,那大数据就可用来拉皮条。

前段时间,有个大号找我约稿,问我能不能写写某平台给用户推荐淫秽小卡片,充当黄色端口的事。

我回复他们说,不想写,因为写浅了被内行人笑话,写深了会连累他们。

其实大家稍微留意一下就会发现,现在很多互联网平台都有涉黄问题,有的端口甚至明目张胆。

其实,这背后是一张巨大的利益网。

对于平台来说,真要清理搞黄并不难,按照上面的分析,掌握大数据,分分钟可把涉黄者封掉,或者将数据移交公安部门,连根拔起。但一些平台为了自己的利益,表面上在封锁,实际上却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找“客户”,他们不但没扫黄,还把数据提供给搞黄大队,完成定点推送,定向拉皮条。

这就是网络平台搞黄屡禁不止的原因。

当然,无论是扫黄还是拉皮条,在国家安全面前都不值一提。

今天的DD,年活跃用户达到3.77亿,拥有1300万司机,最高峰时占了网约车9成市场。

这意味着它的车辆覆盖全国各地,数据准确、全面、及时,再加上前两年强制安装音视频监控设备,DD事实上是个完整的测绘系统。

对于数据分析者来说,它所拥有的数据简直就是个金矿。

军事、政治、经济,都可以从中找到所需要的资源。

500

马道长说,大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他这种说法是站在资本的角度,其实大数据应该是主权的一种,它和领土、领海、领空一样,是国家资源,同时又神圣不可侵犯。

日本、美国,挖空心思想获得中国的各类数据,就跟他们挖空心思想侵占中国其他主权是一样的。

如今却有人想方设法逃避法律监管,心甘情愿献上,为什么?

因为在他们眼里,国家利益并不是最重要的。

04

买办的梦想

其实社会上一直有一群所谓的“精英”,他们已膨胀到凌驾于国家之上,以“世界公民”自居,动则人类社会如何,你们中国政府怎样,反正不把自己当中国人。

这种人过去我们叫他们“买办阶层”,今天叫“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些人或许并不缺钱,他们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不是积累财富,而是实现个人价值。

在他们看来,成为世界顶级财团的顶级合伙人显然比获得国家荣誉勋章更能体现个人价值,成为最牛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远比帮助中国贫困地区人口摆脱贫困更能体现个人价值。

什么国家利益?他们不在乎,或者说永远不会放在第一位。

对于那些喜欢把国家利益摆在首位的人,他们不屑一顾,他们自认为站在了全人类的高度。

这些人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只要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拿国家利益去交换。

“买办”改头换面,自我标榜为“世界公民”,横行于中国大地,出卖国家利益,是今日之中国存在的,残酷而冰冷的现实。

很多人奇怪这次DD为什么会这么没“觉悟”,在这个节骨眼上跑美国去上市?而且代价极有可能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全民出行数据。

你来看看它的股东组成就会明白。

2014年,DD和Uber合并后,很多人以为是前者吞并了后者,可事实上呢,合并后,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Uber分别持股20.1%和11.9%,美国Ube才是合并案真正的赢家。

DD早已成为一家主要股东是美日投资者的国际公司而非中国公司,它的前十大股东分别是日本软银、美国Uber、高盛中国、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淡马锡、阿里巴巴、腾讯投资、蚂蚁金服、中国人寿,境外资本占据绝对主导。

这就是买办们运作的结果。

500

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赴美上市?因为这是买办和境外资本达成的最终协议。

对于买办来说,如果出卖国家利益能获得高额的个人回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出卖。

永远不要觉得买办傻,其实他有可能极其坏。

大概率上来讲,已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接下来,国家都不得不按照“核心机密已泄露”的背景调整预案,尤其是一些关键部门。

扫黄是扫不成了,还是想方设法提防皮条客吧。

不过,好在买办的梦想貌似要泡汤。从去年叫停蚂蚁上市开始,买办们联合境外资本收割中国的企图就被不断拍死。

政治、经济、金融、国家安全,买办们不惜用这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和魔鬼交换,但注定会碰的头破血流。

这场事关国家利益的战斗中,铲除买办阶层和境外资本对中国的渗透、破坏,DD不是第一个,相信也不是最后一个。

全文完,谢谢阅读。

文章首发于个人公众号“观云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