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他人高考志愿,将负何种法律责任?
据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7月9日消息,7月6日,辖区高考考生周某(化名)及其家属来阜城县公安局城镇派出所报案,称发现其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经查,确定吴某(化名)篡改了周某的高考志愿,现在已依法对其进行行政拘留。
那么吴某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呢?这取决于吴某篡改周某的高考志愿,造成了何种后果。
1.如果后果不严重,则应当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处5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吴某对周某的高考志愿的篡改由于发现及时,周某又更改回原来的志愿,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河北省衡水市公安局给予吴某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
2.如果后果严重,则可能触犯《刑法》,受到刑事处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规定,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中与此有关的犯罪是侵犯通信自由罪和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
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行为。吴某篡改周某高考志愿,就属于非法开拆他人信件和进行毁弃的行为,如果造成周某志愿不能恢复等严重后果的,则可以以侵犯通信自由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以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吴某通过非法登录周某的高考填报志愿的网站,非法获取了周某填报志愿的个人信息,可以以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
3.从民事法律关系的角度,吴某篡改周某高考志愿,是一种侵权行为,周某有权要求吴某就自己的损失进行赔偿。
